走向后集体主义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992年以前,中国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政治文化高度同质,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 集体主义是大学生文化的当然价值取向。90年代以来,随着独特的大学生文化的形成,传统 集体主义观受到大学生的不断质疑。中国大学生文化正在走向强调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 后集体主义”,各类学生组织正是沟通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中介以及形成新的集体主义精 神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统集体主义;后集体主义;学生组 织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1-0029-04
  
   正如文化不可能被简明定义一样,大学生文化也是难以定义的。格尔茨认为 ,文化“就社会互 相作用发生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意义和象征的有序系统”[1]。那么,大学生文化 就应该是大 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经验的意义构造系统,包括信仰、价值观、仪式、传说等等。并且,“ 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社会的,或是规范的粘合剂——基于共享价值观和信仰——这使得组织结 合在一起”[2]。正是通过大学生文化的粘合作用,使得校园组织结构变得稳定, 并塑造了 其中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而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又是大学生文化的核心,也是实现大 学生共同发展的整合机制。那么,作为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取向是什么呢?本 文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调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立和失落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计 划经济体制。由此,整个国家成为一个大集体,各社会机构成为集体中的“单位”,集体主 义精神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全国各单位共同遵循的道德原则。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干部,属 于这个高度计划性体制内的一员。从此,中国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政治文化高度同质,建立在 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成为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当然价值取向。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集体计划涵盖了个人生活、学习的所 有方面。有的学校规定学生自修计划也必须保持与整个集体的一致,如1955年华中工学院 规 定“教研室和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生自学指示图表。教师如任意改变,应受到适当的批 评和坚决制止。”[3]这种只强调集体对个人的控制,忽视个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 的集体主 义可以被称为是“机械的集体主义”,与迪尔凯姆的“机械团结”相似:机械团结是由于彼 此相似或相同而形成的团结。同一团体的成员彼此相近或相似,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感情, 坚持同样的道德准则,承认同样的神圣事物。社会是“协调一致”的,因为个人之间还没有 分化。机械的团结之所以有可能,乃是以集体湮没个性为代价的[4]。王海明认为 ,这种机械 集体主义是一种绝对的、极端的整体主义,是一种排除了个人的集体[5](P25)。并 且这种集体主 义只关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忽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这样的集体主义理论指导 下,当时的大学生群体虽然看起来是高度统一的集体,但却是一个个个体对集体的服从,各 个个体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各种私人情感甚至是遭到蔑视和打击的。因此,在五、六十年代 一波接一波的运动中,为表明对“集体”的忠诚老实,同学、朋友之间相互揭发、批判的现 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遭到极大破坏。可见,随着单位体制的形成,体制内的严格 计划性与个人选择空间的极度狭窄是同伴相随的,这种机械的集体主义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 ——计划经济一样,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却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8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传统集体主义在大学生中受到质疑。1980年《中国青年 》第5期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的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信。潘晓这 封信的发表首先引起了广大大学生的讨论,进而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 中心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命题[6]。自建国以来,学校教育所强调 的“无我 ”的利他主义道德原则开始受到质疑,个人与集体、个性与服从的关系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 大学生思想领域的中心议题。
  简言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学与整个社会高度同质,集体主义是整个社会唯一合 法的价值取向,也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核心。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多元化 ,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受到质疑。当代大学生作为80后、90后青年,被认为是背叛集体主义 的一代青年,被贴上的标签是“垮掉的一代”、“精神缺钙的一代”[7]。但正如 武汉大学 党委书记顾海良指出的,由于这一代大学生成长、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在道德观念、人 生态度等方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教师对“80后一代”的不满只是因为对这一代大学生特 点的不理解[8]。高丙中也认为,“所谓道德危机,往往是适应的危机,也就是社 会结构的变化与其社会规范和关于它的观念尚不协调的问题”[9](P113)
  现在大学校园里有没有道德危机呢?当前,确实有教师抱怨学生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工 作 很难开展;学生干部也抱怨工作难做,想开展活动也没有多少同学“捧场”;同时,也有很 多学生抱怨“上面”的限制太多,学校不关心学生。似乎大家都对现状不满,传统的班级等 集体形式确实已在逐渐失去普遍团结的作用。集体主义精神真的过时了吗?笔者认为,主要 是 因为当前师生对集体、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前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集体主 义,常常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集体建设。这种传统集体主义精神以“螺丝钉 精神”为典型,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的需要。对个人来讲,按照卡尔•曼海姆对理性 的分类,这种按外在的统一目标来协调行动的理性属于“功能理性”,即个人理性只是实现 外在目标的手段。功能理性的结果就是个人放弃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化个性。他日益习惯于 受别人领导”[10]。这种缺乏个性,强调服从的价值取向已难以满足随时需要自主 选择的当 代大学生活。随着大量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以及网络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方面的深刻影 响,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可选择范围极大地增加。面对选择,学生需要发展“实质 理性”——“明智地洞彻诸事件在给定情境中的相关关系的思维活动”。随着基于自主思维 、自主选择的实质理性的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与个体责任的承认就同时出现。因此,在这 样一个选择的时代,基于相似性建立起来的集体主义传统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
  
  那么,在传统集体主义被怀疑、被批判后,作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和道德核心的价值观取向是 什么呢?什么又是当代大学生所珍视的呢?在实际调查中可以看到,尽管大学生对“上面” 安排的强制性集体活动有很强的抵制心理,但对各种自发组织却有很强的参与欲望和奉献精 神。可见,在一些传统集体形式逐渐失去吸引力和整合作用时,大学生并不是不需要集体, 而是趋向于自主选择、建设自己需要的集体。换言之,当前大学生所需要的集体不是外在于 己的、强制性的集体,而是能够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有机的集体,这种个性和社会和 谐发展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珍视的。这种“己他两利的集体主义”被王海明称为集体主义的完 备形式[5](P4-5),也被周怡认为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社会整 合的“后集体主义”[11]
  笔者倾向于使用“后集体主义”的概念来指称当前大学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整合机制。从集 体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集体主义是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 起来的一种价值理论体系。集体主义所强调的秩序、统一、规范,是大工业社会时代无产阶 级在与资产阶级的对抗中处于弱势地位所要求的。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 (又称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后现代社会),社会变得多元、开放,加上市场经济的 发展及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理解。而“后集体主义”就是在新的社 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集体主义的超越。
  由于新的知识型态、新的技术手段一般都是先在大学校园产生和普及使用,大学成为对后现 代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最早反应的社会机构之一。而大学生在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方面又 是如此的敏锐,他们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也极大程度地与这个后现代社会同构。大学生社会也 变得越来越多元、开放,并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强调同质、统一、 稳定、内聚的集体主义精神已不足以整合这个多元化的大学生社会。需要有更重视个体、更 宽容的“后集体主义精神”来整合大学生社会。这种后集体主义精神并不是对集体主义的否 弃,而是对传统集体主义精神的超越,即在重视集体、组织对个体的关心、引导和情感归属 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公正、平等、民主和个性,是一种包容多元的有机整合。因此,当前中 国大学生并不是抛弃了集体主义,而是需要有一种新的、更符合现代社会特征和发展方向的 集体主义精神。而对这一点,大学师生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这也使当代大学生与教师、大 学管理者之间在关于道德、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
  
  三、后集体主义精神的实现形式
  
  后集体主义精神以个人的实质理性为基础,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但在尊重个人的 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的同时,如何才能不陷入个人主义、相对主义的泥淖,而是实现个人与 他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都认为个人自主性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的无序,把个人 自主发展与集体主义相对立。但实际上,“私人自主性与公共自主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理 论上是必要的联系。”[12]只有个人人格得到更自由、更充分的发展,才更有可能 在社会中 形成个人愿意遵守的公共规范和道德准则。这种建立在个性自由发展和沟通理解基础上的公 共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再是外在强制性的,也不是个人自由发展的限制条件,而是个人更加自 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涂尔干所描述的转型成功的复杂社会:更自由的个人与更团结的 社会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这种社会就是“有机团结”的社会[9](P113)
  这种个人自由与社会团结的相辅相成如何才能实现呢?涂尔干认为,社会团体、群体是连接 个 人自由与社会团结的基本要素,“如果在政府与个人之间没有一系列次级群体的存在,那么 国家也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这些次级群体与个人的联系非常紧密,那么它们就会强劲地 把个人吸收进群体活动里,并以此把个人纳入到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9](P114) 。在大学校园里 ,各类学生组织应该发挥涂尔干所指称的“次级群体”的作用:大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各类学 生组织表达自己多方面的意见和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各种学生组织组成的学生公共意见又与 教师、学校管理者之间进行对话、沟通,以达成一个共同认可的公共规范。哈贝马斯也主张 以“沟通理性”为基础的行动取向,并且沟通理性不仅仅是要达成“理解”或“解释”,更 重要的是要提出一套“规范性的要求”[13]
  学生组织在实现个人自由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组织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汉娜•阿伦特认为,由自发社团组成的公共领 域 正是“专供个人施展个性的。这是一个人证明自己的真实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唯一场所。” [14]学生组织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自我 认同的形 象。泰勒就特别强调“一个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与其他人的参照关系中,才能真正发展 和界定自我”[15](P62)。学生在各类学生组织中自由地选择角色扮演及自主建构 与他人的关系能 够使学生多方面地认识和界定自己。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通过20多年的跟踪调查,也认为“大 学 时代是用来实验和检测各种新角色、新态度、新观念和新行为的时期,是一个人能够把全部 精力用于变化和发展的时期”[16](P58)。并且,“对大学生发展来说,认知准备 是必要的,但非 充分的,认知的或情感的冲突是发展的关键”[16](P45)。正是在各类学生组织中 ,学生能够经历 来自各个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并通过自主处理、协调所遇到的各类冲突而促进认知、情感等 个性全面发展。
  其次,学生组织是学生学习民主参与和集体协作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组织作为志愿组织, 其基本组织原则是平等、民主原则,每个组织成员都享有组织的“公民资格”,能够参与组 织决策。在一些大型学生组织中,如大型学生社团,已形成了专门的管理阶层,对于这样的 组织,如果底层成员参与受挫,一般就会选择离开。因此,通过参与各类学生组织活动,大 学生能够学习并发展一套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关于动员、组织、谈判的技术,这种技术不论是 在民主实践还是在民主制度建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通过参与组织的活动,学生不断地实践着民主、协作的生活方式,并进而形成团结、 宽容、诚信等美德。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就认为,个人在公平的原则下作出选择的过程,也 就 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过程。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社群主义者认为,奉献、牺牲、博爱等美德只 能 在集体生活和集体经验中形成,善和美德的意义和标准也只有通过特定的组织生活才能得到 界定[15](P5)
  综上所述,在打破了以牺牲个性为特点的传统集体主义观以后,后集体主义并不是要求绝对 的个人自由,而是强调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有机统一。在大学校园里,各类学生组织,特 别是学生自发组织正是沟通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中介以及形成新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关键。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者,需要对集体、集体主义精神有新的理解:并不是只有 班、寝室这样的官方组织才是集体,各类学生自发组织同样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培养学生团结 、协作精神的集体,并是促进整个校园实现有机团结的基本要素。因此,更好地引导学生自 发组织的发展,并通过整合各类学生组织以形成校园内的公共规范,进而形成适应社会发展 的、公认的道德准则就成为新时期以“后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实现形式 。这样,当师生在关于集体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问题上达成更高程度的共识后,大学生文化和 道德整合也许会达到更高程度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美]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甘华鸣等译.沈阳:辽宁 人民出版社,1988.41.
  [2]George D. Kuh and Elizabeth J. Whitt, The Invisible Tapestry: Culture inAmer 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ure Defined and Described, College StudentAffairs Administration. Simon& Schuster Custom Publishing,1997.126.
  [3]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关于贯彻高等教育部“关于研究解决高等工业学校学生学习 负担过重问题 的指示"的决议(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八日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A].华中理工大学 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8.89.
  [4]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5]王海明.集体主义之我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
  [6]郑确辉.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关注的若干文化热点现象之回顾[J].青年研究. 2001,(4):34.
  [7]?陈蓉.北青网.“80后"——精神缺钙的一代?[EB/OL].http://msn.ynet.com/ev entmsn.jsp?eid=11116768.
  [8]堵力.大学校长称“8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N].中国青年报,2007-1-25.
  [9]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
  [10][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M].张旅平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3-48.
  [11]周怡.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华西村急剧分化之后的整合逻辑[D].香港中 文大学博士论文,2003.
  [12]汪晖.导论[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1.
  [1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5.导言:20.
  [14][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刘锋译.文化与公共性[C]. 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3.
  [15]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T. Pascarella; Patrick T. Terenzini.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C].Jossey-Bass Pulishers .San Francisco.1991.
  (责任编辑 李震声)
  
   Towards Post-collectivism
  ——A Valu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Culture
  
  CHEN Li
  (School of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China)Abstract: Chinese undergraduate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 were highly homogeneo us before 1992, its value was collectivism based on planned economics. With the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society since 1990's, the traditional collectivism hasbeen challenged by more and more undergraduates. The value of current Chinese un dergraduate culture is going towards the post-collectivism with the emphasis on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collective. Various student organizatio ns are the important intermediaries between individual freedom and public rulesand the key to the new spirit of collectivism.
  Key words:undergraduate culture; traditional collectivism; post- collectivism; student organizations
其他文献
[摘要]欧林工学院教育项目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界近几十年来最大胆的试验。它提出了“欧林三角”这一独特的课程理念,并将跨学科教学设计和“基于项目”的教学贯通全学程,尤为关注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能力的培养,首次在大学内不设“系”,并首次摒弃教师终身聘用制等做法,使得欧林试验在美国工程教育界独树一帜。欧林工学院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
期刊
[摘要]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重视深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必须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注入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中,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具有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现代性;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
期刊
[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戴艾芳(1985),女,山西临汾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研究。  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西部地区某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为对象,分析了该校学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与看法以及影响其对待免费教育政策态度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关注度及认可度都较高;家庭经济状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的语境关怀既是适应学术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语境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语境主要包括话语的历史文化环境、篇章语境和篇章内语境;将语境纳入到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坚持: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尊重客体语境客观性与规避主体语境原则;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的区别与综合原则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
期刊
[摘要]人是寻求意义的主体,教学作为育人事业,有责任引导学生迈向意义世界,获得精神上的充盈,生命活力的激发,自我素质的超越以及人的主体性发挥的自由创造感。本文将教学置于人与世界的角度,认为教学作为意义世界,具有文化性、生成性、关系性和情境性特征。基于教学意义失落的现状,从思维方式的转向、文化教学和回归生活世界等方面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教学;人;意义世界  [中圈分类号]G64Z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过渡阶段的殖民地学院管理;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的“知识工厂”式管理;20世纪的“超级市场”式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专卖店”式管理。“专卖店”式管理模式体现为三个特征:消费者成分日趋复杂;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物美价廉;网络教育异军突起,很可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专卖店”。美国高校“专卖店”管理模式虽有不足之处,但对中国的高校管理仍有不
期刊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四本CSSCI期刊2006~2009年的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作者群的成熟度。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业已形成学术集中地区,但学术成果产出机构性质比较单一;高等教育研究作者队伍规模庞大,但新、老作者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群;非教育学科背景作者对高等教育研究介入较少;高引文率显示学科内部联系相当密切,但研究者
期刊
[摘要]通过对全国69所高校500余名硕士生导师就研究生招生、培养及质量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学制过短,学生未能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知识,科研方法训练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为此,应适度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实行差异化的学制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改善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确保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切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
期刊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崭新的、活泼的、开放式的,处处渗透着实践性、合作性、愉悦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是突破传统的,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整个课堂就像一台演出,教师角色是多面的,扮演着编剧、导演、演员等不同角色。由于各个角色的要求,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是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博士的访谈录。在访谈中,道格拉斯博士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对于建立一个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建设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功不可没,为加州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总体规划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将来不同机构之间的使命与任务分配将会有更多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总规划;美国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