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环境卫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着眼点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卫生管理是中小学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之所以这样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校里人员众多,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这不仅有失脸面,而且会影响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另一个是环境卫生治理活动承载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卫生习惯等多种德育功能,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多年担任初级中学政教主任,环境卫生管理自然是责无旁贷的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以下三个着眼点不可忽视:
  一、要着眼于培养师生正确处置废弃物品的习惯
  毫无疑问,卫生之所以在一天之内要清扫几次,完全是因为打扫之后的良好状态会遭到破坏,难以长久保持。破坏从何而来?一个是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主要是秋冬时节大量的枯枝败叶,其次是飘落的灰尘;另一个是人为破坏,随手乱扔废纸、废弃文具、食品包装袋,等等。谁都明白,大自然的破坏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能通过打扫予以改善,但人为破坏是应该能够避免的,避免的前提就是要培养起师生正确处置废弃物品的习惯,把垃圾管好。
  为了培养师生正确处置废弃物品的习惯,可以在以下几项工作上做持久的努力:
  1.转变观念,把打扫第一、保持第二的思想转变为保持第一、打扫第二。为什么这是首要问题呢?因为传统的观念是把打扫看得很重要,既关心打扫得及时不及时,又关心打扫得彻底不彻底,总而言之,就是围绕打扫这个环节做工作。尽管在打扫上花费的气力很大,但打扫结束之后大家都不太关注良好状态的保持,破坏接踵而至,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几乎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就连刚刚放下工具的值日生也不例外。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怪圈:认真打扫——随意破坏——再认真打扫——再随意破坏。细想起来,这实在是荒唐可笑的,但它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情况。
  2.两手抓,在不降低打扫质量的前提下狠抓保持质量。进入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后半段以后,树叶基本落尽,清扫的任务大幅度降低了,学校立即取消了早操以前和晚自习以前的打扫要求,只保留每天下午上课前的一次打扫,把“一日三扫”的频次一下子缩减到“一日一扫”。政教处除了检查这一次打扫的质量以外,针对人为的破坏,每周还抽查3次保持情况,以此推动保持工作的落实,收效非常显著。
  3.持续教育引导,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一方面政教处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吸引班级之间展开卫生保持竞赛,在全校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让随意破坏卫生的学生受到道德谴责。另一方面,开展给垃圾桶征集宣传标语活动。我校购买的垃圾桶上没有任何教育性的文字和图案,政教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一次“给垃圾桶贴标语”征文活动,把遴选出的标语佳作粘贴在垃圾桶上。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教育,活动的优秀成果又被展示在显眼的地方,持续发挥着教育引导的作用。结果表明,只要师生能做到正确处置废弃物品,打扫的次数完全可以一降再降,人力投入可以一减再减,成本大大降低。
  二、要着眼于提高卫生打扫活动的效率
  几十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一日三扫”,全校各班都要在早操前、下午第一节课前、第一节晚自习前清扫一次教室内外和校园责任区。然而,每一次都存在着延时问题,导致早操时间、下午第一节课上课以后、第一节晚自习开始以后都存在打扫卫生的现象,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干扰。经观察分析,延时情况的存在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落叶太多,清扫起来费时费力;二是班级所负责的区域是众人必经之地,师生们人来人往,对清扫活动的妨碍很大;三是学生把打扫卫生当做消遣,把很多时间花费在谈天说地打打闹闹上;四是积极性差,行动迟,进度慢,敷衍了事。
  为了提高卫生打扫的效率,优化教育教学秩,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开学,我们就提出了“课外活动高效率”的思路,要求全体学生提高课外活动的效率,一切行动都要迅速果断。具体到打扫卫生这一活动上,要求班级必须在早操前10分钟、下午课前和晚自习前20分钟完成,否则就视为违规,记入政教处对班级的检查考核。新规定推行以后,各班都狠抓了落实,延时打扫卫生的现象受到迅速遏制,进入后半学期以后消失殆尽了。
  三、要着眼于抓准难点,实施“文火慢炖”
  我校地处农村,占地31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师生1800多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我们注意到,和来自县城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卫生习惯上明显比较差,主要表现是随手乱扔废弃物品和随地吐痰,他们是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的难点人群。由于他们都在学校寄宿,我们就狠抓学生公寓的卫生管理,以此为着力点来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具体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建立宿舍内物品摆放的统一模式,只要是同一类物品,那么它在任何一个宿舍的摆放位置就是同样的,连续进几个宿舍以后就会产生“所有宿舍几乎一样”的感觉;二是狠抓打扫质量,不论是室内的地面还是室外的楼道和楼梯间,打扫结束以后生活指导教师立即实施检查,要求达到一尘不染的程度;三是学生在宿舍活动期间,由生活指导教师开展巡查,要求严格做好保持工作。
  尽管校园比较大,建筑物比较多,打扫与保持的地方很多,但保持的难点场所只有两个,一个是厕所,一个是餐厅。这些场所都属于失去外在约束的“放松场所”,学生言行举止会不受约束。但问题终归是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还是要积极采取教育引导,坚持不懈地解决思想问题。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细究起来,一些事情越常见、越琐碎,对学生的影响反而越大。单就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而言,如果只把它看做“打扫卫生”这么简单,那就是令人厌烦的重复;如果能够把它当做实施德育的活动载体,那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语感对于学生的外语能力的培养过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英语,教师必须通过使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那么,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   一、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训练,在实践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设计和组织各种旨在培养听说能力的各种交际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算法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如何有效教学、如何激起师生对它的兴趣?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摸索中,笔者有了一点感悟,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让算法披上游戏的外衣,亲近师生,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新课程改革中算法教学的现状  算法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学生对算法的兴趣远不及对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的兴趣,学生觉得算法枯燥,且实用价值不高。所以在学习单纯的算法,解算法题时,学生
构建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维持并不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对现代农业发展意义的论述,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评价指标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型网络管理与网站维护技能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技巧。以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均衡  新入学学生,少数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对部分课的学习没有太大压力;但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应用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形成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目标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激发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参与体育的乐趣,并从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高考与传统高考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要打好高考这场硬仗,需要任课教师不断优化高考复习策略,增强复习教学实效。本文结合教师的教学体会,浅谈了几点在新课程下高考政治课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复习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显现。高考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检验学生学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与财力物力的倾斜,职业教育突飞猛进。  我国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一、现实情况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城乡初中被“应试教育”淘汰下来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础知识差,不良习惯多,在毕业后进入工厂成为低端产业工人,要么自己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或者在家务农,再者成为盲流,成为社会极不安分的因素
语言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习汉语如此,学习英语同样如此。如何使英语教学得法,英语教学生动有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四点体会和做法,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提高。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位老师有好感,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并对这位老师的课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习这门课,因而会成绩优秀。反之,如果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步改变了面对面获取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Internet的网络教学模式交互性好,教学过程可以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可以使教学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并且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新模式,具有知识信息量大、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声像辉映、图文并茂等特点。下面笔者就学校的网络教学产生的背景、概念、方式及在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输入达到有效的输出,故阅读教学的输出取决于输入。阅读输出有各种活动形式,输入也一样。因为阅读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与词汇、阅读方法、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