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重度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糖皮质激素(GCS)抵抗的重度UC患者的药物拯救治疗效果,以及GCS难治性重度UC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06例重度UC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内镜、影像学资料和治疗用药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和Mayo评分的内镜下表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GCS难治性重度UC的高危因素.结果 106例重度UC患者中,慢性复发型95例,占89.6%.排便次数≥6次/d占73.6%(78/106),重度脓血便占51.0%(54/106),中重度腹痛占83.0%(88/106).广泛结肠占83.0%(88/106),Mayo评分的内镜下表现≥2分占87.7% (93/106).Hb下降占65.1%(69/106),PLT升高占48.1%(51/106),CRP升高占88.7% (94/106),血清白蛋白下降占42.5% (45/106).89.6% (95/106)的重度UC患者接受GCS治疗,诱导缓解达64.2%(61/95),有效占16.8%(16/95),无效占18.9%(18/95).GCS难治占35.8% (34/95),其中GCS抵抗为23例,GCS依赖为11例.10例GCS抵抗的重度UC患者接受了药物拯救治疗,其中采用环孢素A治疗5例,2例诱导缓解,1例有效,2例无效;采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5例,3例诱导缓解,2例无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贫血(OR=6.750,95%CI=2.656~17.152,P<0.01)、PLT升高(OR=4.032,95%CI=1.226~13.261,P=0.015)、白蛋白<25 g/L(OR=3.022,95%CI=1.236~7.390,P=0.022)是GCS难治性重度UC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部分重度UC患者存在GCS抵抗或GCS依赖.GCS抵抗的重度UC患者可采用环孢素A或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进行拯救治疗.重度贫血、PLT升高、白蛋白<25 g/L为GCS难治性重度UC患者的临床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pH监测阴性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体部蠕动中断长度(LPB)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35例pH监测阴性NERD患者,同时选取1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检测两组的食管体部LPB,pH监测阴性NERD患者同时进行症状评分.两组间食管体部LPB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pH监测阴性NERD患者食管体部LPB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骨髓干细胞在肝脏微环境中能分化为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和肝细胞再生,是肝硬化治疗的新途径.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1-2].介导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和介导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均由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现将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回输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报道如下。
期刊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以胰腺局部损伤为特征,继而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的疾病.随着目前对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救治模式的转变,由过去的外科手术为主转为内科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在AP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近期随
期刊
目的 建立HepG2脂肪变模型,探讨混合脂肪酸对肝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维生素E对脂肪变肝细胞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0.125、0.250、0.500、1.000 mmol/L)的混合脂肪酸(油酸∶软脂酸=2∶1)孵育HepG2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细胞增殖法测细胞活力.分别采用0.5和1.0mmol/L的混合脂肪酸孵育HepG2细胞,在12、24、48 h进行油红0染色和细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C级并发SBP患者的病死率可达62.65%[2].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方法[3].现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2年的1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
期刊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9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的GES1单层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损伤组、不同浓度(0.2、0.5、1.0 mmol/L)瑞巴派特联合阿司匹林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超微结构改变.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13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劳累后加重,伴乏力、腹胀,无发热、恶心、胸闷、尿黄、血尿等症状,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自觉水肿减轻.于当地医院查ALT 69 U/L,AST 40 U/L,ALP275 U/L,GGT 933 U/L,白蛋白27.3 g/L;尿蛋白(+++);AFP 6.32 μg/L.
期刊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400多种菌群,14个菌属,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肠道菌群不仅与一些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了一些消化道外疾病的发病机制.已有文献报道了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的关系,关于这些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步兴起和深入。
期刊
目的 评价含复方尿囊素四联10 d疗法对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并与含铋剂四联疗法进行比较.方法 173例经胃镜证实的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含尿囊素四联10d组(43例)、含尿囊素四联24 d组(46例)、含铋剂四联10 d组(42例)和含铋剂四联24 d组(4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胃肠道症状(上腹痛、腹胀、嗳气)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等
目的 探讨定量与定性粪隐血试剂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为平台,不改变原有筛查方法和流程,抽取浙江省海宁市的4个村40~74岁结直肠癌筛查应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初筛包括病史问卷和粪隐血试验,首次粪便采样分别用定量与定性试剂检测,间隔1周后第2次采样用粪隐血定性检测.病史问卷阳性或任意试剂出现1次阳性即为初筛阳性;初筛阳性者进行精筛(电子结肠镜检查).效果评价包括粪隐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