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fe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从本质出发,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其发展。本文简要概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指出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以期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许多弊端,低碳经济理念随之被提出,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新时期,如果仍采取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则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速度与要求,甚至还会浪费农业资源,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需要针对性转变农业经濟发展方式。
  1低碳经济概述
  从理论上看,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从技术、管理、制度、法律等多个方面转变及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低碳经济理念可满足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发展模式的科学与有效,促使农业经济逐渐朝着生态化与可持续化方向不断发展。
  2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较多,经过归纳与总结,将其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生产效率过低
  从严格意义上看,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水平会受到生产经营水平的限制,农民因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知识,通常采取传统的生产方法进行农业活动,但传统的生产方式效率较低,对自然环境的抵御能力也比较小。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留守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从事农业活动的多为中老年人,其技术水平较低,不愿接受新技术,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升级与转型。
  2.2农业科技水平过低
  对于部分地区而言,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业科技水平过低,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设备利用率较低,尤其在偏远的山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念仍旧存在,这样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与低碳经济发展需求背道而驰。此外,部分地区农业技术科普团队没有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农业推广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3环境污染过于严重
  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大多数农民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肆意施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及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部分药剂生产厂家在药剂生产与分离过程中排放废水,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新时期,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则需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做好能源与环境的治理工作。
  3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在新时期需要以低碳经济为主要背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经济的创新转型与变革。
  3.1树立正确的低碳发展理念
  要想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要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大范围推广低碳经济会遇到较多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村干部考核过程当中,不可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参考指标,而要从宏观角度入手,考察其资源环境污染程度、农业高新技术使用占比等。第二,要进一步改变农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环保理念与环保技术融入其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逐渐转变农业经营生产方式,让广大农民能够逐渐接受低碳经济理念下所采取的农事活动。第三,需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引导,积极改变农民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认可,并且还要对污染环境严重的区域加强治理,必要时当地政府还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机制与文件,鼓励农民在低碳理念下开展农业活动,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优势。
  3.2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在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有效转型。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积极降低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生产队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与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其掌握扎实的农业知识,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结合农作物发展现状引进相应的设备,以此提高农业生产力。
  对农业发展进行规划,促使资源合理分配。需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不同的方式促使农业生产逐渐朝着生态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引导从业人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规范企业行为。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农业农村局张爱美)
其他文献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为实用菌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天然原料,将其应用在食用菌的栽培中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促进秸秆的高效利用,减少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农作物秸秆在利用食用菌栽培中涉及到原料准备、场地、拌料、袋装、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  1农业秸秆利用现状  农业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
期刊
1柑橘园区建设  柑橘原产于亚热带森林边缘地区,喜温暖潮湿气候环境,既不耐旱也不耐寒。在柑橘生长过程中,对有机质要求较高,因此,要想实现柑橘节本增效栽培,就必须为其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一,需保证柑橘种植地块空气及水源未受污染,严禁将柑橘种植于低洼地。尽可能选择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柑橘适宜的栽植土壤为黄壤土或黄壤土夹杂碎石土。也可将柑橘种植于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超过1 m的平田中。在柑橘种植前
期刊
中国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实现农民脱贫与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基层中,做好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则成了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中国从事养殖业的人口众多,且养殖动物品种多样化,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众多疫病的威胁,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不仅能够为养殖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还能降低疫病在养殖过程中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益。但就现状来看,畜牧兽医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
期刊
林下养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鸡模式,具备绿色化优势,鸡肉及鸡蛋品质更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當前林下养鸡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选址不合理、防疫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林下养鸡效益,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林下养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下养鸡常见问题  1.1防疫意识淡薄  目前,林下养鸡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大部分养鸡户是农民,不具备较高的养殖技术水平,没有接受专业化的养殖技术培训,缺乏良好
期刊
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书带草、绣墩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块根因入药而出名,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润肺止咳、养阴生精、强身健体、抗疲劳及衰老的功效,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精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胃阴不足,心烦失眠等症状。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麦冬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地麦
期刊
近些年,中国果树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降低果品损失率,提高果品质量,避免药物残留,需大力推广果树绿色防控技术。食心虫是严重影响果树栽植的病虫害类型,传统的防治方式弊端较多,很容易引发生态污染和药物残余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果树产生抗药性或误杀害虫天敌。本文分析了果树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以期指导果树产业健康发展。  1果树食心虫物理防治措施  在早春时节对树皮进行清理,将隐
期刊
1福建省莆田市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福建省莆田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海域总面积1.1万km2,是陆域面积的三倍,拥有湄洲湾(北岸)、平海湾、兴化湾(南岸)三大海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以来,已形成鲍鱼、牡蛎、花蛤、缢蛏、对虾、海带、龙须菜、紫菜、海参等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是福建省主要的鲍鱼、龙须菜、海带养殖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鲍鱼、海带、紫菜育苗基地之一。  2019年,莆田市渔
期刊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被过度开采与消耗,耕地面积正逐渐缩减,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受土壤条件与气候影响,采用基层农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种植效率与农作物品质,减少耕地资源损耗。在推广基层农艺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充分考虑大型种植行业需求,按照基层农艺技术发展步伐,实施高效技术操作,不断提高农作物产能,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基层农艺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现阶段基层
期刊
林业引种是指将林木种子、幼苗和其他繁殖材料人为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和自然扩散潜力以外的区域,这是人类利用、转化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优良树种和优化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丰富当地的森林资源并改善自然景观,通常选择新树种或高质量并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进行引种。近年来,引进林业绿化树种,创建绿色城市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有效防止了有害生物的入侵,维护了生态安全。  
期刊
农业是中国经济基础性产业,农产品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来源,而环境是保障人类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与环境和谐发展[1]。农村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基地,同时农业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发展任务,推进农业走集约化生产道路。为改善西双版纳州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西双版纳州农业生产应在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基础上,强化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