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栽培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书带草、绣墩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块根因入药而出名,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润肺止咳、养阴生精、强身健体、抗疲劳及衰老的功效,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精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胃阴不足,心烦失眠等症状。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麦冬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地麦冬栽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加强研究,从而进一步促进当地麦冬产业的发展。
  1三台县麦冬栽培现状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川麦冬”、“绵麦冬”、“涪城麦冬”的重要出产地,其种植历史悠久,全国第一个中药材市场梓州药市就位于三台县境内。目前,三台县麦冬种植面积稳定在0.2万hm2以上,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其主要集中在涪江沿岸冲积河坝区,并且涉及芦溪镇、永明镇、老马镇、灵兴镇、新德镇等6个乡镇,据统计,三台县麦冬总产量在6 100 t以上,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占中国麦冬总产量的94%左右。2005年,“涪城麦冬”注册商标获批,2006年“涪城麦冬”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通过了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认定,填补了国内中药材国家标准的空白,2009年被认定为全国精品农产品。2018年,三台县获得“出口麦冬生产基地”称号,麦冬产业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麦冬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2.1育种研究技术落后
  麦冬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每年7~8月开花,10月结果,但结实率低,因此,当前三台县在麦冬栽植时通常采用分株繁殖方式,这种栽植方式在长期的应用中也导致麦冬品质特性和植株抗性衰退,且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如今市场上对麦冬的需求量较大,分株繁殖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改良品种,但目前麦冬栽培的育種研究水平还比较落后,影响了麦冬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2.2栽培措施不完善
  2.2.1施肥技术不成熟
  麦冬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对N、P、K 3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比较大,通过实验检测,可发现麦冬块根中含有大量的Ca、Mg、Fe、Mn、Cu等微量元素,这是农户为了促进产量不合理施肥的结果。
  2.2.2生长调节剂应用较少
  麦冬的地上部分是产品产量的重要生物保证,可保证茎叶的生长也会促进块根的增粗增重,据调查,麦冬叶片生长量越重,贮藏根生长量也会越发达,因此在麦冬栽培上可使用生长调节剂,但目前相关部门缺乏对麦冬生长调节剂的研究。
  2.2.3生长周期长,投入劳动力大
  麦冬生育期较长,麦冬需要栽培1年,一般块根膨大深度在20~35 cm,采摘方式单一,只靠人工手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2.3麦冬的须根应用不重视
  麦冬须根可提高红细胞电泳速率、调节免疫功能、抗辐射和抑制发热,且无毒副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仍比较重视块根的经济价值,忽视须根的药用价值,甚至在收获时直接丢弃须根。
  3麦冬发展对策
  近年来,中国生物学、医药学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需提高麦冬栽培质量及生产水平。
  3.1加强对麦冬生长过程中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
  麦冬块根内的药用成分含量决定了其药用品质,因此需要加强对麦冬生长过程中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从微量元素、生理生态、遗传、地质、气象及其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提高麦冬产量与药用品质的技术手段,从而为其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2研发新型栽培品种
  麦冬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优良生物特性正在退化的现象,因此相关科技工作者应加强研究,结合野生麦冬品种的优良特性,不断培育出优良品种,以期提高麦冬产量与品质。
  3.3开展无公害栽培
  三台县麦冬种植面积较大,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栽培及设施栽培,但是一些地方仍采用原始的耕作技术,没有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种植密度、土壤条件均不适合麦冬生长,且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危害,使麦冬品质和产量受到不良影响。因此,要进一步促进麦冬的规范栽培,推广无公害栽培,并结合生物防治、应用基因工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麦冬的品质与产量。
  3.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农作物特性、产量及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应用于药用植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化学调控技术来增加其有机物质的含量,因此需要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升麦冬品质。
  3.5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也是麦冬栽培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趋势,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应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研究各地麦冬植物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以此进行组织培养和脱毒复壮等工作,对培育麦冬新品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还应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利用“诱导子技术”,提高麦冬品质与产量。
  3.6麦冬产业化发展对策
  3.6.1以技术培训为基础,实现标准化种植
  应该转变种植户观念,加强技术引导,使其能够深入了解农药、肥料等方面的科学应用知识,科学合理进行栽培管理工作及绿色病虫害防控工作,从而提升麦冬品质。
  3.6.2以专合组织为纽带,提高产业基地组织化程度
  通过专合组织能够实现农投物(药、肥、种等)的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统一田间档案记录等,还能够避免恶性竞争,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3.6.3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加速产业发展
  积极引进麦冬收挖到脱水干燥等环节的初加工设备,改变人工初加工方式,提高麦冬标准化生产质量。同时,还应该做好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提高麦冬的市场价值。
  3.6.4以加工企业为牵引,延伸产业链,巩固产业基地
  应大力发展加工企业,积极发展麦冬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麦冬药用功能与保健功能,增加麦冬产业附加值,提高种植户的收入。
  3.6.5发挥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麦冬已经成为三台县主要经济作物,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产业体系等,促进麦冬产品的研发,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尹小辉)
其他文献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无污染,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农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栽培技术、种植管理方法及种植环境等因素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应用上都具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种植技术和流程要符合相关规定,这是农作物无公害种植的核心要求。无公害栽培的首要前提是要保持良好的种植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土地类型,种植合适的农产品。施肥以施加
期刊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感染病虫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防治和合理施药,会对蔬菜产量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蔬菜食用安全。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施药,随着蔬菜种类的不断增多,病虫害种类也在增多,需要采用合理的施药技术,提高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水平。目前,在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用药品种、施药流程不规范等,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施药效果,种植户应当学习合理的施药技术,从而提高蔬菜病虫
期刊
中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茶叶的质量要求,需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管工作。茶叶生产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施肥对茶叶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合理科学的施肥措施有助于提升茶叶质量和产量。但根据目前茶叶生产情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施肥方式不当、氮磷钾的比例不合理、肥料品种单一等。针对茶叶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针对
期刊
1宣威市柑橘品种简介  温州蜜柑(也称温州蜜桔),以早熟蜜川、兴津品质最好。树冠矮小而紧密,萌芽发枝率较高,枝条较软,下垂,果实扁圆形,中等大小,具有品质好、早熟、丰产、耐寒及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椪柑树势强健,树直立,果实长扁圆形,果皮橙黄色,皮厚中等,粗而脆,果肉脆嫩化渣,味甜、汁多、品质好。  2柑橘栽培及管理技术  2.1园区建设  双河乡辖区内山高坡陡,在山地建立柑橘园,需修建倾斜梯地,梯面
期刊
随着湿地观光景观建设和研究热潮的兴起,其规划设计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为了满足人们观光游览需求的同时又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对湿地景观绿色设计的重视,本文通过剖析湿地观光景观要素的绿色设计,探讨了里下河地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苏里下河地区是一个碟型低洼的天然沼泽湿地,有着“水乡泽国”之称,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也极具观光利用价值,目前已开
期刊
玉米生产中,种植技术是否规范、栽培管理是否到位、病虫害防治是否及时,均会给玉米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种植效益。因此,研究分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做好整地工作  玉米种植前,认真做好整地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深翻土壤,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残留物,避免影响玉米生长。不仅如此,深翻土壤进行晾晒,有助于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及病菌,有效降低病
期刊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为实用菌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天然原料,将其应用在食用菌的栽培中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促进秸秆的高效利用,减少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农作物秸秆在利用食用菌栽培中涉及到原料准备、场地、拌料、袋装、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  1农业秸秆利用现状  农业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
期刊
1柑橘园区建设  柑橘原产于亚热带森林边缘地区,喜温暖潮湿气候环境,既不耐旱也不耐寒。在柑橘生长过程中,对有机质要求较高,因此,要想实现柑橘节本增效栽培,就必须为其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一,需保证柑橘种植地块空气及水源未受污染,严禁将柑橘种植于低洼地。尽可能选择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柑橘适宜的栽植土壤为黄壤土或黄壤土夹杂碎石土。也可将柑橘种植于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超过1 m的平田中。在柑橘种植前
期刊
中国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实现农民脱贫与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基层中,做好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则成了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中国从事养殖业的人口众多,且养殖动物品种多样化,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众多疫病的威胁,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不仅能够为养殖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还能降低疫病在养殖过程中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益。但就现状来看,畜牧兽医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
期刊
林下养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鸡模式,具备绿色化优势,鸡肉及鸡蛋品质更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當前林下养鸡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选址不合理、防疫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林下养鸡效益,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林下养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下养鸡常见问题  1.1防疫意识淡薄  目前,林下养鸡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大部分养鸡户是农民,不具备较高的养殖技术水平,没有接受专业化的养殖技术培训,缺乏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