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岔区施工后限速期间提速行车安全性分析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ge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万t列车通过重载铁路更换道岔、道床清筛后岔区须在现有限速标准下提速运行,为此制定了提速方案——将现有限速标准中第二阶段限速由45 km/h提至55 km/h,第三阶段限速由60 km/h提至65 km/h.在岔区选定两个区段分别进行更换道岔、道床清筛施工,施工结束达到开通条件后,5000 t、1万t、2万t列车通过,按“4h+24h+4h制”分四个阶段连续测试轮轨力和轨道静态沉降.结果表明:提速运行条件下列车经过更换道岔区段时轮轨力大于道床清筛区段,但其均小于限值;更换道岔和道床清筛施工稳定后轨道静态累计沉降分别为5.1、7.8 mm,两种作业工况都具备安全行车条件.优化相关运营标准时须将岔区道床清筛和更换道岔施工限行分开考虑,以实现精细化提速和运营维护.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大量铁路区间轨旁监测信息的传输通常采用有源方式,但其供电及传输系统建设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基于此,本文研究采用背向散射(backscatter)通信技术和无人机,设计远距离无源铁路监测信息采集系统,以降低铁路区间轨旁监测信息传输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研究结论:(1)提出了完全无源的背向散射节点架构,设计了能反射LoRa信号的低功耗调制方式,系统分析了背向散射节点的能量收集效率和工作功耗;(2)利用无人机机动性高的特点,在无人机上搭载信号源和接收端的信息采集模块,实现沿着铁路自主巡航采集传感器
为解决叩击法单参数识别衬砌脱空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参数投影面积变异比的脱空识别技术.该技术采用与脱空强关联的声谱频宽、最大频率、频谱波峰数量、频谱质心四项特征参数,并以同环境下无脱空特征参数信息为基准,计算测试数据的特征参数投影面积变异比,通过变异比值大小评价衬砌脱空情况.其中阈值是评价衬砌脱空与否的关键,要用大量的物理模型样本实测数据进行确定.本文以0.013为评价阈值,面积变异比大于该数值,评价为脱空,脱空模型的错报(漏报)率低至2.3%.该识别技术已应用于地铁道床脱空的检测中,在注浆前后分别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沉井基础就位后的沉降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数值仿真研究沉井基础长期水平位移和沉降对大桥的影响.结果表明:沉井在下沉就位后沉降呈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的沉井水平位移在1.485~2.971 cm,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沉井沉降为2.643 cm;数值模拟沉井最大水平位移和沉降分别为1.577、2.913 cm,与理论值接近,且均小于参考规范限值.根据TB 10093—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中相邻基础沉降差限值,
研究目的:广州铁路枢纽既有路网基本成型于十年之前.本文结合地方城市总体规划,本着助力建设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为目标,对广州铁路枢纽内客站布局、分工及改扩建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增加佛山站为枢纽辅助客站,方便佛山市域内居民就近乘车,缓解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2)调整枢纽内客站分工,广州站、广州东站共同组成中央火车站,棠溪站承担普速车作业,广州南站、广州北站、鱼珠站、新塘站、南沙站、佛山西站、佛山站按方向别负责动车作业;(3)客站分工调整后,枢纽内各通道远期能力可满足运输需求;(4)国内大型、特大型
研究目的:运营地铁隧道正上方作为轨道交通的特别保护区,为了减少对下卧隧道的影响,上方拟建项目设计方案多工序繁复、造价高且施工工期长.本文通过对某运营隧道上方新建桥涵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的综合研究,拟找到一种工艺简单、工程费用低,施工快捷且对地铁保护较好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1)基于基坑卸载回弹相关研究和时空效应原理,新建桥涵采用预制箱涵拼装方案,土体小块开挖、结构分块快速吊装回筑,施工过程配重快速动态荷载平衡等措施,可以减少隧道上方土体应力变化幅度、范围以及变化的时间跨度,有利于控制对下卧地铁隧道结构
研究目的:我国铁路电力供电电源通常优先采用外部公共电网中的可靠电源,但部分铁路接引公共电网可靠电源困难,或是接引电源线路过长、工程造价高、建设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由牵引供电系统供电的设计方案,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作为电力供电电源,采用集中式交直交电源设备将单相电源变换为三相电源为电力贯通线供电.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论证,获得集中式交直交电源设备使用情况下电能质量及其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规律和效果.研究结论:(1)基于集中式交直交电源供
针对有砟铁路道床缺砟快速无损检测需求,本文基于空气耦合探地雷达,建立了探地雷达理论分析模型,并同步设计对应的电磁仿真数值模型,从理论及数值计算两方面分析道床缺砟的雷达回波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雷达波与道床缺砟特征点位置相互关系判断表达式,从而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实现有砟铁路道床缺砟病害的快速无损检测.经一段有砟铁路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针对几何形状复杂的W型弹条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建模方法.根据弹条的正视图与展开图中的几何参数推导出右肢轴线及中肢轴线方程,利用对称性可得到整个弹条的空间三维轴线方程,并确定方程中的10个弹条基本参数.为了简化弹条建模过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弹条空间轴线参数化建模程序TTCSH.通过将TTCSH程序计算的弹条轴线俯视图、侧视图与实际弹条设计图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引入考虑弹条单位质量储存能量的指标W,计算现有三种弹条的力学性能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TCSH程序可大大提升弹条建模效
针对80 km/h钢轨探伤车B显数据中接头处二孔侧上方偏斜70°通道异常出波问题,以60 kg/m钢轨接头处B显数据为对象,分析了偏斜70°在接头处的出波特征,开展了前后轮直打70°发射、中间轮偏斜70°接收的超声声学推算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直打70°发射的超声波经接头端面、轨颚和踏面多次反射最终被偏斜70°接收,导致形成偏斜70°出波点群.结合一处近乎垂直的轨头横向裂纹附近偏斜70°出波给出伤损判定应用建议.结果表明,若探伤车B显数据中偏斜70°出波点群符合单通道偏斜70°二次波声程范围内出波且形成走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数据量的逐年递增,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存在数据的管理查询难度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总结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数据管理经验及项目实际需求,从技术选型、框架设计及模块研发三个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运营期间沉降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过程.通过项目应用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维度数据管理及分析,为高速铁路运营部门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