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为何坚持不下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8日,长春市一家酒店内,厨师制作单人份菜品(许畅/ 摄)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分餐制”重回公众视野。毕竟,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中,已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
  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时,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
  为何分餐制未能坚持下来?落实的难点究竟在哪?未来如何“走得更远”?《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调查。

分餐制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餐桌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吃饭的场所,更与各种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息息相关。中国人吃饭讲究热闹,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合餐象征着团圆、美满,更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流情感。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中国人“同盘共享”的传统用餐方式引起大家的反思。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指出,传统的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教授吴安华表示,疫情期间很多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发生,都与共餐密不可分。
  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通过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播;同时,分餐可以较好把握食物摄入量,减少食用过量和铺张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
  在北京,“公筷行动公约”发布,引导市民就餐时使用公筷,并拟将倡导分餐进食、公筷公勺的文明生活方式纳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浙江省十个部门联合倡议在单位食堂、餐饮行业、居家生活中,全面推进“公筷公勺”;江苏泰州3月9日出台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对公筷公勺的使用方法等进行规范;3月初,成都五部门联合发出的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要求餐饮企业服务人员温馨提醒引导用餐者使用“公筷公勺”。
  专家指出,每当一次流行性传染病暴发,分餐制都会被大力倡导。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中国饭店协会专门制定《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但随着“非典”疫情的结束,分餐制也逐渐被抛在脑后。
  “我记得很清楚,‘非典’时国内兴起过一阵分餐‘公筷热’,但总体坚持并不好,到目前也只有自助餐和部分高档餐厅提供公筷公勺。整体而言,分餐、使用公筷的习惯并没有培养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萍回忆说。
  长沙一家高档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之前,餐馆在每道菜前都放一把公勺或一双公筷,但据她观察,使用公勺、公筷的情况并不理想。
  不少专家指出,“算上这次疫情,我们已经太多次提倡分餐制,又太少去思考为何难落实了。”

落实分餐制究竟难在哪里


  提了这么久,为何落实这么难?本刊记者采访发现,随着餐饮企业陆续恢复营业,各地不少餐厅响应倡议,推出分餐服务,提供公筷公勺,但在落实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掣肘。
  首先就是健康意识不足。李萍认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少數人有分餐意识,而很多人没概念,想分餐或使用公筷反而显得“另类”。据新华网对近2万名网友的问卷调查显示,四成网友赞成分餐制推广,而三成网友则表示反对。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孙女士说,一直合餐习以为常了,“也没觉得合餐有健康风险。但这次疫情也是一个警示,以后会主动劝家人和朋友分餐或者用公筷夹菜”。
  很多人没有建立起使用公筷的习惯。赵婷在长沙经营的餐饮品牌于2008年开始营业,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包间内的每个餐位上放两双筷子。“但大多数客人都没有将两双筷子交替使用,有时吃着吃着就忘了。”赵婷表示,对餐饮企业来说,推广公筷的成本不会很高,且无须破坏菜品外形,但之前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没采用“公筷制”,主要因为经营者觉得“反正不会用”“放了也是白放”。
  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制约分餐制的重要原因。吴安华认为,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有见外之嫌”。“很多老人受到观念的影响,一时也难以接受分餐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难度较大。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分餐制能真正落地生根,不要再“雷声大雨点小”。“当我们再次谈论分餐制时,希望谈论的不再是它的‘兴衰史’,而是‘正在进行时’。”

  还有一些企业担心,分餐制会提升餐厅成本,一些特色菜品不宜分装。多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厨师或服务员分餐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且一些需要雕花、摆盘等特殊技艺的菜品需确保上菜时的完整性。
  关于分餐制的宣传教育未能及时跟进、推广。就读于北京市八一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王同学告诉记者,此次疫情期间,他才偶然了解到“分餐制”这一概念。“这段时间,我们同学会轮流每天在班级微信群里,分享自己比较关注的新闻,我前段时间找主题的时候,在新闻报道里看到了‘分餐制’,之前并不知道什么叫‘分餐制’。我在群里分享完后,《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还带着我们一起讨论,同学们基本都表示愿意接受和其他人吃饭时用公筷。”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疫情之前,不少地方都出台过关于推进分餐制的指导政策。但多位受访者表示,大多数政策内容缺少统一、明确、与时俱进的标准和规范,致使较多餐厅只能“凭感觉”实行分餐制,一时“找不到北”。
  此外,业内人士担心,由于此前关于分餐制的指导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规定和倡议最后不了了之。

“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建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此次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合餐存在的健康隐患,疫情也成为推广分餐制、提升“舌尖上的文明”的一次契机。
  吴安华认为,要避免分餐制叫好不叫座,相关部门除了发出分餐倡议外,还要制定相关餐桌文明行为规范,号召群众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习惯。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是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在乡村发起“餐桌革命”,逐渐帮助农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用餐习惯。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明确餐饮规范制度,持续跟进监管,定期开展餐厅安全卫生检查,例如,将是否提供分餐或公筷公勺服务纳入餐厅评级指标,并对落实情况较好的餐厅给予激励。
  多位从事城乡文明建设的工作者建议,还可以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健康科普与宣传,在社区和农村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识,将分餐知识广而告之,提高群众对于分餐和公筷的接受度。
  受访者还表示,可将分餐制理念纳入中小学文明礼仪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从小培养分餐意识,助力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同时学校在教授相关课程时,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鼓励学生家长做好分餐制的实践“导师”。
  北京一家火锅店的负责人指出,提供公筷公勺是实现分餐制的便捷、有效途径。例如,火锅店可以推出“一人一锅”的小火锅与配备公筷的大火锅并存的模式,供消费者选择。引导顾客,商家责无旁贷,同时更重要的是,希望顾客能更加理解、配合。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分餐制能真正落地生根,不要再“雷声大雨点小”。“当我们再次谈论分餐制时,希望谈论的不再是它的‘兴衰史’,而是‘正在进行时’。”
其他文献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西岭雪山成都杜甫草堂成都都江堰南橋
搜索关键词明明看到文章却打不开,点击文章发现文不对题,污点不断的新闻人物铺天盖地都是正面报道……这些蹊跷事的幕后推手就是传说的“网络水军”。  湖北、福建等地警方近日相继破获“网络水军”团伙犯罪案件,揭开了“网络水军”非法经营的手法和套路。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网络水军”明码标价,通过删帖、发帖,有的用几十万元就能“操控”舆情。删除、屏蔽、替换  湖北省公安厅近日通报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跨8省市特大“
2019年8月8日,工作人员在对自主巡线无人机进行监控测试。无人机可以用5G网络实时传送高清数据图像、飞行控制信号,实现数传和图传合一(徐昱/ 摄)  如果说过去几年里数字技术是在“润物细无声”,那么在抗击疫情的过程里,整个中国社会则空前体验了一次数字技术的生动应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防疫抗疫里的患者诊疗、疫情地图、人群追踪,还是缓慢复工期间企业云办公、学校云授课和无人配送物流等,数
广州亚洲美食节开幕式文艺展演(庄小龙/摄)  1982年,可口可乐副总裁哈利来广州签约。彼时黄埔大道还是条泥泞的烂马路,可乐浓缩液跨越太平洋来到黄埔码头,在珠江边的灌装厂分装打包后用大货车运输到珠三角各城市。货车驶出工厂大门,马路尘土飞扬。  6年后,宝洁进驻广州,落户在广州开发区三角形孤岛上黄滘河之南。根据后来的报道,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马睿思的回忆里对“当时的广州城市景观完全没有提及”。  2
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在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现场创作书法作品  如果说唐诗之路是系于中国诗坛的一条金带,那么金庭就是绾结这条金带的一枚蝴蝶。蝴蝶这么一别,金庭便有了吞吐百川的洒脱,倾泄万壑的风韵。  如果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那么金庭就是嵌在这高峰上的一颗宝石。宝石这么一闪,金庭便有了光耀千年的底气,浩荡万里的张力。  如果说嵊州是中国越剧的摇篮 ,那么金庭就是这个摇篮中的婴儿。婴儿这么一啼,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18年中国新餐饮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成为餐饮商家关注的焦点。2018年新中等收入人群外出就餐消費频次2018年外出就餐最愿选择的等位方式外出就餐时忍受上菜时间的“临界点”男性在意性价比,女性吃饭不将就外出就餐时通常使用的支付方式(多选)
扬州市道路两侧色彩斑斓的水杉树(孟德龙/摄)  盛夏时节,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一带,绿荫之下显现出丝丝凉爽。瘦西湖风景区东门对面,仅隔一条马路,便是宋夾城体育休闲公园的西门。  7月正值旅游旺季,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西门的停车场上停放着不少车。“很多去瘦西湖的游客,都会先将车存在这里,在游览过传统园林景观后,再顺路来到宋夹城,感受我们扬州本地人的‘公园生活’。”宋夹城风景区管理处主任田跃萍对
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 互联网”建设,在许多城市内部,原有的行政藩篱被打破,企业与市民的办事效率与便捷度大幅提升。可以说,全国各大城市内部推进“一网通办”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一次,国务院会议将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
公共钢琴落地启用仪式现场,莫志蔚在弹奏(周建平/摄)  2019年8月,120J海伦立式钢琴,宁波书城。  任何来书城的游客,想弹就弹,书香从来与音乐更配。  这是第一台公共钢琴,然后是宁波图书馆新馆1001pages 咖啡厅、东部银泰城、江北音乐港星街坊、银泰百货东门店、北仑读一书店、鼓楼地铁站甬城惠客厅、鄞州万达广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越来越多的公共钢琴让城市街头随时随地传来琴声。  琴声背
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吴桥获奖作品凌云狮秀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里,年近古稀的老艺人高福洲一边敲锣,一边唱着锣歌与观众互动。  吴桥杂技大世界位于河北省吴桥县县城西部、京杭大运河东岸,是一座以杂技文化为载体的主题公园。一年四季,这里都热闹非凡。  吴桥杂技大世界展示了中国杂技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