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地理课堂教学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的特点,教学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在地理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地理课堂教学摆脱时空的掣肘,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论述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地理教学,以及教育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从而促进最佳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注重在教学中各学科的整合尤其是注重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集音响、文字、美术、动画、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投影、录像、视频、计算机、课件、网络技术、多媒体组合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地理信息的存储、检索、处理、交互、传授和创造方面,相对于传统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不单推动了现代地理教学手段和地理教学环境的革新,更能够丰富师生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巧用地理教学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如火如荼,在课件中恰当运用教育技术,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教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地理课件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可设置诸如邻座讨论、小组竞赛、男女比赛、知识抢答、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地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演示课件就是教师将地理事物、地理规律的动态变化作为重、难点内容加以演示,成为课本插图和教师讲解的有力印证,如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季风运动等教学内容,课件的动态演示比教师的讲解或书本的描述更为直观清晰和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通常,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课标要求,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课件图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学生间接观察地理现象、地理自然景观、地理人文景观、地形地貌、地理原理和地理演变的最佳途径,是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图像资料选择要有代表性,笔者上《海陆变迁》这节课,选择“南沙区黄阁镇小虎山海蚀岩地貌”图片,既联系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巧用Google Earth资源和数字星球系统
  现代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其中Google Earth地图搜索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为真实、最具时效的地理信息对辅助教学作用明显。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最先进的教学仪器之一,它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立体地再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与过程。
  Google Earth直观性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的一大原则。调整“俯视”“平视”按钮能调整地面的倾斜程度,产生立体图像,感觉就像小鸟在贴地面飞行,原来看到的是建筑的屋顶,现在能看到建筑的侧面,从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这个软件具有强大的地图搜索功能,能将众多地理事物信息直观的显现出来,可把抽象、平面的地图转化为直观、立体的地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地球表面上的相关知识点,平面的图片和枯燥的文字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那么我们可以利用Google earth三维模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大大降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从而理性地分析地理事物及其规律。按动鼠标,几秒钟之后,广州塔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再轻轻拖动鼠标,又来到了祖国首都北京——这是我把Google Earth介绍给学生时的一段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神情专注。利用Google Earth教学,课堂效果明显的好,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那种状态都像是在期盼下一刻将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地理现状出现。由于Google Earth所展示的图像生动直观,令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此,课堂中不必再出现挂图,因为学生都喜欢上了Google Earth,更喜欢上了地理知识的学习。
  三、巧用视频资源
  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视频资料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视频资源的使用可以真实地再现现实当中不易感知的一些自然现象,如讲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选择《狮子王》主题曲视频、《极地地区》选择《帝企鹅日记》影片和讲授《印度》选择旅游宣传片《不可思议的印度》,都能够生动直观表现教学内容。流行歌曲和地理知识有效结合高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疆域》选取了《小苹果》版的地理教学视频《大中国》:“山东山西分两边,广西广东左右站,两河两湖还在中间”,学生跟着神曲哼唱,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不知不觉中就被记住了。利用视频和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简短完整活动全过程制作成微课,能契合初中生阶段的认知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制作精美、趣味性较强的微课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对美的追求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巧用动画资源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特别好动,喜欢观察,而不愿长时间地坐着被动听教师讲解。他们对天文奇观,对环境的污染,对火山,地震等动态的地理现象非常感兴趣,而动画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减少了课堂上的抽象费时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便于理解地理知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利用动画给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地震、火山喷发的过程,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的过程等,都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声形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也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当然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电脑动画模拟它们的复杂变化过程或将微细结构局部放大等,使抽象和直观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巧用交互式白板
  交互式白板集合了黑板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课堂提供更好的资源整合方式与交流方式。交互式白板对师生互动、生生活动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渠道,学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读图填写答案,将自己与多媒体的互动及时反映在白板上,更加便于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讲解《认识地图》一节时准备政区图、交通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地形图、电子地图等各种类型的地图。课堂上不仅可以通过白板展示,还可以利用白板辅助工具来标注重点、填绘、缩小、放大,引导分析,使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一目了然,并在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还能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对活化地理教学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但也需适时适度,否则会主次颠倒,有喧宾夺主之感。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时要全面地考虑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不要机械地使用各种教学技术,这样就使得课堂没有实质内容,出现混乱状态。这需要教师要下苦功钻研,不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与地理板图、板演等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地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赵静.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
  [2]朱浩东,初娜娜.以教育技术建构“学”的空间[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3]蔡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教育技术装备.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生活实际情境、关系情境、问题情境等方面的教学,论述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创设情境的常见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合作探讨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
摘要: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关系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德学,促五进”思政教育模式,是在丰富的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形成的适合民办应用型高校实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育人模式。它具有坚定而简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稳定而立体的思政教育结构框架,具体可操作的活动程序与方式。这种模式研究既是对思政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提升,也是对思政教育价值的深思
【摘 要】“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思想。笔者结合自己“研学后教”的实践体会,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研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从研学案的编写、教学情境的创设、做好适时的导、组织好展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情境;引导;展示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就不会产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每个人都会顺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侧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忽视或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导致课堂中设计的很多教学活动都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采取情境创设、留白想象、小组活动、提问设疑、图文助力等措施,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
【摘 要】励志故事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或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像一把钥匙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激活思维。大量阅读励志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想象、净化心灵,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励志故事;感染情感;净化心灵;德育  故事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类智慧
【摘 要】朗读能力即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出声阅读的方式和能力,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笔者针对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达到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小学;朗读能力;策略  朗读能力是一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方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在课堂上,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样就对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实施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这个信息万变的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
【摘 要】当前全国推行“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识字数量;读透教材,组织自学,提供识字方法;交流研讨,提高识字效率;反馈检测,巩固识字效果”,有助于提高单元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研学后教;识字教学;读透教材;交流研讨;反馈检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存在着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上,表扬、说教、批评、惩戒都是教育手段,在农村小学,实施“惩戒教育”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也许能起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起到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時,要讲究时效,要注意掌握好惩戒的度,要做好疏导等善后工作,通过科学的惩戒,使“惩戒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惩戒教育;农村学生;教育效果  在学校教育上,惩戒与表扬、激励、批评一样,都是教育手段。2008年,教
【摘 要】探究能力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由此可见,探究能力是语文学科所应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