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引领自主阅读之路的优秀选择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所阐述的“整本书阅读”,原本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读书方式,在被现代白话文下的“短篇课文”冲淡一个世纪后,在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观的强烈呼唤下,再次被“重新拾起”并逐步实现“自然化回归”之旅的语文阅读活动形式。尤其在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特质不断加剧的今天,“碎片化阅读”“信息化阅读”以及“快餐型文化”的强烈冲击现象,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阅读活动视野,试对此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引领;策略性分析
  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史上,“整本书阅读”是备受青睐且广泛推崇的阅读传统方式,主导着数千年以来的汉语言文化阅读活动。自“五四运动”白话文出现以来,在百年历史的“短篇语文”影响下,“整本书阅读”长期默默地隐藏在语文活动的舞台灯光背后。究竟什么是“整本书阅读”呢?整本书阅读的“重新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呢?如何在高中语文学科活动中构建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简述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简析“整本书阅读”基本内涵及其回归背景
  所谓“整本书”,即是指一部單独存在、独自著述或编排、独立成册且篇幅巨大的语言文化作品。如“四书五经”、《史记》、“四大名著”等,都是“整本书”现象。而《烛之武退秦师》对于《左传》、《荆轲刺秦王》对于《战国策》、《鸿门宴》对于《史记》、《范进中举》对于《儒林外史》、《林黛玉进贾府》对于《红楼梦》等,则是“选篇(或节选)”与“整本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现代白话文”发起前,“整本书阅读”不仅是“正统官学”还是“民间文学”阅读活动的主导形式。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整本书阅读被严重地“挤压”,“单文本”“短文本”语篇阅读成了绝对性主导优势。尤其在信息化社会大发展背景下,诸如“碎片化”“快餐型”语文阅读现象异峰突起,不仅进一步压制了整本书阅读,对现代语文阅读也到了“严重棒喝”之势。中华民族崛起非常需要历史文化的支持和支撑,以文化名著为主要形式的“整本书阅读”自然被时代“正位”,重新拾起。这种时代发展大潮流让整本书阅读在久违后又得以自然回归。
  二、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价值分析
  一是有利于掌握阅读方法,培塑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语文阅读活动在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教育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园也就没有了阅读。这不但不利于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甚至出现了“阅读障碍”现象。而“整本书阅读”既可拓展阅读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在系统化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为终身阅读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积极推动新课改精神的落实。就语文核心素养来说,需要从学生的语用与思维、审美与文化等能力上入手,逐步实现在学习与运用、传承与弘扬上的全面成长。“整本书阅读”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高度上来理解和感悟书籍,并且在把握语言特点、书籍架构和思想情感上有效改变语文教学“片段化、分散化”等现状;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语言文化海洋,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加契合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三是有利于营造阅读氛围,不断推进语文阅读的高质效发展。语文学习离不开课外积淀。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真正走入文字深处,更加贴近文字内涵。在形成互动良好的阅读氛围下,在阅读更多的巨幅书籍后,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自然得以提升,这对于形成良性读写互动同样是“红利”现象。
  三、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性分析
  在“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无论对于教师还是高中学生来说,不仅存在挑战性而且具有考验力。它需要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努力,更需要相应的智慧与艺术作支撑。
  1.需要应有情趣的涵养和滋润
  整本书阅读属于课外阅读现象,其主要目的即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素养,与“课堂阅读、教材阅读”并不一样。后者主要在于培养阅读能力,学生由于高考升学上的直接性压力,自然会在“形势逼迫”下阅读学习。换句话说,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挤压”课后时间主动进行,如果缺乏“情与趣”这两个元素的涵养和滋润肯定行之不远。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教材资源,通过整本书中的精彩片段或悬疑情节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深入探究的内在动力,引发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阅读状态。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提问:“纵观整个大观园生活,本文关于林黛玉初进的各种环境和人事关系描写对于她的最后结局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暗示作用呢?”让学生带着这种情趣式问题自动进行整本书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认真选择高质量阅读作品
  “整本书阅读 ”的必要前提和客观基础不在于其它,而是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的阅读作品。这一“诗外工夫”既很重要又很关键。所谓“高质量”,就是既要让学生感兴趣,更要能帮助学生树立“三观”,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有获得感和自信心。比如,教师设计“传承民族文化,阅读历史文献”阅读主题时,向学生推荐《论语》《红楼梦》等一些书籍,引导他们 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把阅读,教师还可设计“分享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围绕相关专题进行阅读探究和相互分享。以《红楼梦》为例。如“名著创作背景”“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木石同盟与金玉良缘的必然结局”“人物姓名的特点和映射”“我眼中的芸芸众美”等等。有了高质量的作品,加上教师的引导有方,能够充分引领整本书阅读活动。
  3.高度重视过程性阅读引领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整本书阅读来说,这种教学艺术的“激励、唤醒和鼓舞”集中体现在——如何进行“过程性引领”上。由于高中学习压力较大,如果缺乏有效的过程性引领,要么浅尝辄止,要么半途而废,要么事倍功半。反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把整本书阅读引向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一是在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内,引导学生同读一本书,或全班一起或多人小组一起,以便于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合作研讨”形式,深入交流、相互启发、和谐相生。二是教师要本着“因时而需”原则,适时适量地进行参与和互动,既可较好地掌握动态,又能进行必要性引领。三是认真捕捉阅读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即时给予认可和肯定。这对于当事者和其他人都大有鼓舞效能。这环节相当重要、不容忽视。
  4.善于设计多元化阅读体验活动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内容丰富,既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传统文学体裁,又要对论著、自然科学和新闻等文学体裁有个清醒认识。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推荐中侧重于“经典名著”,过于远离或忽视“传记、社科类”书籍。更须要强调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把阅读与丰富多元的“体验式”活动结合起来,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体悟与内化,又能从中赢得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与德智互动”效益。比如,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阅读体会交流与展示,开展经典名著阅读下的人物解析和故事讲述,针对某一主题开展“故事演讲”或“专题辩讨”,围绕某种现象开展社会实践和生活探究,开展整本书阅读“大推荐”……这些“体验式”活动,能够不断放大良好阅读效应。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阅读活动,既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只有在两者互动统一下,才能赢得实质性最优效果。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从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采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以来,“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已成为全国卷的必考,而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进行了微调,增加了“以×××××为主题”的命题形式,而有许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仍然按“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模式审题立意而忽略其“主题”对写作指向的限制,丢分严重。本文从高考“主题型”新材料作文题出发,试谈其审题难点与突破。   关键词 新材料作文;審
期刊
摘 要 语文素养是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起来,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整合语文元素,实施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知识、教法学法、阅读写作、实践运用等的有机整合,建构“阅读——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学体系,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素养;整合;阅读策略   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是“戏剧单元”,收录课文《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
期刊
最近有一本畅销书《爱、金钱与孩子》,这本书从家长的视角,用经济学的理论透析了当前家庭的教养方式。“鸡娃”一词并不是中文语境下独有的词汇,在美国也有盘旋于孩子头顶的“直升机父母”。《爱、金钱与孩子》写道: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常常闲逛到太阳落山,自己决定找哪个朋友玩,没有人会检查我们的家庭作业,大家都自由地玩耍且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但是在这样宽容环境下长大的父母后来更多的變成了“直升机父母”。所以家庭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体验、过程指导缺失等问题,可运用过程写作的方法展开作文教学,让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实现“真”与“实”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体验,提高写作素养。   关键词 过程写作;写作教学;写作知识;学习支架;评价与修改   早在十五年前,王荣生教授就明确提出: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1]在常见的写作教学
期刊
摘 要 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出现了有主题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的审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把它同无主题的材料作文区分开来;二是用追问主题的方法从材料中找到写作的抓手;三是如遇到关系型的主题还要揭示二者的有机联系。掌握以上审题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审题的准确性,但高考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要注意甄别,灵活處理。   关键词 材料作文;全国高考卷;写作教学   近两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有主题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的语文教材处理,要以革新精神创造开放形态,努力彰显课文特征、学科本色与教学个性:理解课文,在求异时直击特征;提炼课文,从规整中走向精雅;使用课本,于批判后实现重构。这样就有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材处理;求异显质;规整精雅;批判重构   开展语文教育,必须忠实施行反映新时代精神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植入革
期刊
摘 要 “大单元”的教学设计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综合课标要求与具体的文本特点,博观约取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明确思路,设置合理的学习项目。每一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博观约取定教学目标  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大处着眼,先分
期刊
摘要高中生在古诗词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读不懂和读不深。其主要原因是古诗词与学生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有效缩短这一差距,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助读作用,通过使用多元化的助读方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深入思考和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助读方法;阅读分析策略  高中古诗词学习是学生最难学习的内容之一,学生普遍存在读不懂的情况,阻碍着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中心开展文言文教学,并且在具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让学生正确掌握注释和工具书的应用方法,深刻理解文言文词句含义,有效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等。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向学生传递文言文的“文学味”。  关键词文言文;文学味;中学语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味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思维角度为分析点,从命题者思维、答题者思维及讲评者思维三个角度入手进行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解析比较命题者思维及答题者思维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失分来指导评讲者的授课思维,进而在全面分析认清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基础上,实现对高考题型及相关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引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 命题思维;答题思维;思维差异;纠偏策略   原题再现: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