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坚守当作特色 让亮点展现创新

来源 :考试·理论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823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自己的风格,在坚守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在平稳中展示自己的变化,让亮点展示自己的创新,这就是2014年安徽卷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
  一、试题整体评析
  2014年高考是安徽卷进入新课改后命出的第七套试题,整套试卷延续了我省高考语文卷的整体风格:
  1.命题内容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命题更注重联系高中语文教材,试题命制中规中矩,没有出现偏、难、怪题的现象。
  2.语文试卷结构稳定,坚持五大题共21小题的形式,各小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一致,考点基本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3.命题选材突出安徽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文言文和语用20题,又关注联系社会热点,例如论述类文本和作文。
  4.试题难度适宜,较2013年试题难度有所降低,把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作为考查的重点。由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素养的各不相同,因此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能够较大地拉开得分差距。
  安徽卷高考语文试题较为平易,材料新鲜,文字浅易但试题能力考查有层次;试题命制立足基础,又在基础之上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样,试题能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恰当的发挥空间,又能够因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能力形成的不同而拉开得分差距,引导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突出强调学生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对于当下高中语文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安徽卷语文试题的特色:坚守与创新
  1.试题保持稳定性。保持试题整体的稳定性是安徽卷语文试题突出的特点。从整体结构看,试题没有明显变化,题目数量固定,题型相对稳定。今年,我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散文阅读,坚持了文学性作品阅读的设题规律: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每三年一次循环。作文试题继续考查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写作,命题把思辨能力作为考查的重点。名句默写坚持二选一,体现选考要求。
  2.试题增加了变化的内容。今年我省语文试题也增加了试题变化的内容:
  ⑴从试题考查内容上看:字音字形考查题在遵循以字形为重点兼顾字音的前提下,首次把语音和字形分别以两个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标点符号首次出现在语病修改中,要求考生能够辨别错误并能够改正,增加了考点的覆盖面;语用题第20题的情景对话的试题改换成图文转换题;文学类作品阅读虽考查散文阅读,但今年首次把外国散文作为考查内容,拓展了散文试题的考查范围。
  ⑵从试题考查能力的设置点上看: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识记、分析综合这两个层级的题型上各增加一个题目,分值分别由2013年的9分、12分增加到2014年的12分、19分;同2013年语文试题相比,除了理解和探究两个层级的分值没有变化外,“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两个层级的分值也出现了调整,命题趋向简易。
  3.社科文增强了时代性:今年的论述类文章阅读,命题人摘选了一篇刊载在2013年《新华文摘》上的一篇时文评论。命题人没有提供文章的题目,但通览选文,学生很容易把握主题是围绕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展开的。内容涉及当下娱乐节目中表现出的文化现象,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4.探究题突出自主性:今年安徽卷文学类文本考查,命题人选了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女士翻译的散文《独木舟之道》,该文选自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低吟的荒野》,文字清新优雅,翻译自然流畅。在试题命制上命题人最大程度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思维,加大了探究题型题目的考查力度(一直都是问答题)。第13题也改成了具有探究特点的题目,从维护文本内容的角度考虑,不难发现该语段在全文构思中具有的作用。但是如果学生认为可以删除,只要言之成理,也是不错的探究角度。第14题是安徽卷一直坚持的探究题,题干要点是“你所悟到的”,命题意图就是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注重考生的真实体悟;题干中“诸多”是个开放性提示,学生如从“自然之道”“探险之道”“生存之道”“宁静之道”“孤独之道”“心灵之道”等角度探究,都是很好的解读。题目命题意图明确,学生感悟广泛,答题内容丰富,是一道非常成功的探究题,它能激发考生的个性化理解,激励学生进行有新意的解读。
  5.在坚守中继续突出安徽特色:首先,选材体现了安徽特色。我省文言文阅读延续去年命题的特点,选两个语段进行对照阅读,尤其第二个语段选自桐城派大家姚鼐的《朱竹君先生别传》,这是姚鼐作品中的佳作,此题凸显安徽特色,可作为引导学生研究桐城派作品乃至安徽古代文化的依托,显示安徽人在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语言运用的第20题,命题材料介绍的是徽菜,引导考生关注皖南民风民俗,突出徽文化特点。把安徽特色的材料制作成试题,能引发考生对本省的风土人情关注,对安徽深厚文化底蕴的兴趣。其次,安徽特色体现在安徽卷试题命制的特色上。语言表达题坚持两年一改变,选材注重时代性。作文命题,保持审题难度,坚持突出思辨性等,都是安徽卷一直坚持的特色题目。
  三、安徽卷高考作文:思辨,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能顺应命题的时代特点:新材料作文为主导,立意角度的可选择性,立意主题的多元化;又突出安徽卷自己的特色——突出思辨性。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突出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首先,突出新材料作文命题的原则:选好角度,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两个标准,是新材料作文的标志。
  其次,提供多个立意角度。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可以选择的角度——表演艺术家、一位剧作家和演员,他们就是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但是,能够表现命题意图的角度,才是最佳立意。
  再次,新材料作文立意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但作文立意是有高下之分,从材料整体出发得到的才是作文的核心立意;其他立意,只能是相关立意。
  安徽卷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在体现新材料作文命题的特点的同时又突出命题的思辨性:
  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他接受剧作家的观点,是继承并表现了剧作家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思想;他否定剧作家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创新。但只有从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是最佳立意。
  从剧作家的角度: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拒绝表演艺术家的观点,是坚守;他接受表演艺术家的观点,是创新或者变通。但只有从坚守与创新、坚持原则与学会变通二者关系立意才是最佳立意。
  从演员的角度,究竟改变还是不改变台词,有许多主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他要根据各种客观情况做出决定,因此,立意可以是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客观情况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当然,还可以从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考虑:为人处世的方与圆,学会辩证分析,看问题应一分为二等。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材料表述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多,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能够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下。而且,今年的试题命制在命题技巧方面还是有所改进,材料内容的对比性提醒学生对比分析,人物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高下之区分,没有倾向性,给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避免了过度抽象的弊端,更接近于学生的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五四新文化倡导中,周氏兄弟留学日本,共取日本文化思想源泉。观照这个紧邻中国的国家的文化特色,周氏兄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和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周作人探诸中国的封建文学发现它的“非人性”,而从日本文化的学习当中他却找到一条健康向上的发展之路。有感于此,他积极倡导“人的文学”,鼓励不悖人情的文学。这样的倡仪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吻合,共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学校应如何顺应时代需要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使每一位青少年都成为新一代的守法公民,从而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学校德育 青少年 法律意识 合法权益 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已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先导。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淡薄
期刊
【摘 要】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电路的串联、并联问题,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往往会感觉到很难。本人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对于学生突破串并联电路问题障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分析电路 判断电路 画电路图 规律及方法    想要正确解答关于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就要准确地判断电路的连接方法,准确辨别串联、并联
期刊
【摘 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泛函分析》教学效果的若干举措,分析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泛函分析 教学效果 教学    《泛函分析》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概括了经典数学分析、函数论的成果,起源于数学物理中的变分问题,由于受到量子物理学、现代力学、工程学的有利刺激,发展非常迅速,在工程、方程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泛函分析主要研究线性算子,其总体思想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要靠创造教育来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者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学生参与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情况——动脑;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情况——动口;课堂上学生的操作情况——动手。从而明确数学教学中学生行为参与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行为参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促进数学教学中学生行为参与的策略。  【关键词】行为参与 数学教学 因素 策略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学生在数
期刊
学校管理“人和”是灵魂,质量是中心,队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一、“人和”是灵魂  学校管理求得“人和”非常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管理中“人和”就是谋大势;失去“人和”、则大势去矣。  为了实现 “人和”,管理上要求干部要关心教职员工,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切实把管理看成是服务;教职工之间大力倡导协作,互相帮助,坚决杜绝文人相轻,说三道四,影响团结的言行;师生之间大力倡导尊师爱生,加强感情沟通
期刊
【摘 要】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教学目的 知识 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
期刊
语文教师要善于细读文本,要潜下心去,沉入到文本之中,“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形成个性化的解读。不照搬教参,不人云亦云。在此基础上,找到寻常却可能关键的词句,进行深入细致地发掘、拓展,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邓稼先》一课时,发现“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个很平常的句子,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文中说“邓稼先
期刊
有幸担任了一场说课比赛的评委,对优秀的说课设计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现将比赛过程的感受梳理出来,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真诚敬业的说课态度  真诚敬业,这是我作为评委老师感触最深的一点。一参赛选手在工作人员喊“时间到”时,他马上就停了下来,脸上现出意犹未止的表情以及未有表述完整的遗憾。不过根据需要,选手在“时间到”之后可以再延续一二分钟,于是我们示意他可以继续。参赛选手就在我们示意之后的那一瞬间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