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及塑造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企业家精心培育和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基本价值假设。它用以指导企业今后的经营方向及经营理念,从而构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经营哲学。这些价值假设集中表现了企业家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在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微观企业文化,它强调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员工潜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生产力、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一样,它的要素是由物和劳动者人构成的。物的要素要与劳动者人的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物的作用,物的要素只有在劳动者人的支配下,才能充分发挥物质力量,劳动者人的要素在生产力中是最革命、最活跃的能动要素。企业文化正是在文化意识上,去激励和鼓舞劳动者人的思想取向和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劳动者人的精神力量,使之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2、企业文化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走向现代管理最新方法的原动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是企业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企业的原有基础弱,与现代管理方法的差距很大,这就要求企业的起步要高要快,如何改变传统管理方法,转变好企业经营机制,上一个高的新台阶。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现实条件,要按照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职工在新时期的行为规律办事,当然,也需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大胆开发物质资源、物质力量的同时,大胆开发精神资源、精神力量,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新方法,建设中国式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在发展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上具有强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从企业来说,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既有物质追求,有谋生的愿望;又有发挥聪明才干,取得成就、追求事业、追求理想的愿望。同时,还有主人翁意识,有取得理解,得到尊重,得到激励的愿望。广大职工的这些追求和愿望,是全方位的,只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会引入歧途,祈求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从实际出发,把广大职工的追求和愿望同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结合起来,使广大职工有了共识、有了认同、有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和归属感,广大职工才能真正感到自己所在的企业能够实现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和自身价值,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的极大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有聪明头脑的企业家,把企业办成既是企业成员谋生的场所,又是企业成员实现追求、实现愿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就是要靠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现代管理新方法,通过企业文化来凝聚企业成员的向心力,激励企业成员的奋发精神。因为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并在企业价值观引导下,形成被企业成员认同的,具有企业独特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精神。在这种企业精神鼓舞和激励下,将极大地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成一种高昂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汇成一种万众一心、生气勃勃的氛围,合奏出惊鬼神、动天地的旋律。
  4、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从思想上对增强企业成员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具有指导功能和导向功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如何处理好企业与成员、企业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关键在于企业为企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共同理想中,创造一个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的良好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使每个成员产生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企业成员相信个人价值在企业价值实现中得到体现,相信企业成员个人的才能在完成企业目标中表现出来,相信企业成员个人的潜能和抱负能够在企业活动中被容纳和发挥出来。由此,对企业成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出广大职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之自觉地关心企业的前途命运,关心企业的荣辱兴衰,关心企业的利益成就,从而凝聚成强有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凝聚成强有力的群体合力,同心同德、协力拼搏、齐心共进,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目标,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的塑造
  
  1、满足职工雄心,建立激励机制。①建立确定目标岗位。当企业职工感到所从事的工作不利于他实现雄心,企业也认可这个原因时,有责任帮助职工找到适合他的目标工作岗位。②找出目标岗位的岗位常模。确定目标岗位后,要找出该岗位的岗位常模,衡量是否合适于这个人。③情商。就是衡量一个人会不会做人,这是现代企业衡量人的新的重要标准。一般包括人的性格、品德、专业、为人处事的能力等。④对职工进行岗位常模测评。用心理测评法和坐标轴法对职工进行岗位常模测评。⑤实现雄心最终是职工自己的事。职工树立了雄心,也找到了合适的目标岗位,企业可以帮助实现,但绝不是包办代替。⑥实现雄心的过程就是最大发挥职工潜能的过程。有些企业担心实现了雄心的人才会流动出企业。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般来讲企业中会有7%的人才外流,但更多的人才还是忠实于企业,为企业服务。并且那7%的人才在实现雄心的过程中也已为企业发挥了自身最大的潜能。
  2、企业文化要传承和发展民主、智慧、科学的领导风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中的企业领导风格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出现较大变化。现今我国企业文化中的领导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应该体现民主、智慧和科学的风格。领导与员工要在和谐友爱和团结一致中共事,领导要给予员工实施民主的极大空间,使员工对企业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领导在民主的基础上做出某些决策和发出指令性部署,这样,领导的意图方可成为员工们的行动,从而形成一种力量,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领导智慧集大家智慧于一体,如果领导独断专行,员工袖手旁观,再高文化水平的领导也难形成智慧型的领导风格;另外,企业文化必须迅速推出领导的科学风格,不仅领导思想上要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而且在行动上也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
  3、借助于核心竞争力来强化,塑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专长或核心能力,它是企业独特拥有的,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从文化角度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牵引力,企业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内动力,企业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那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因为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并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主观方面努力,而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是主观努力的重要方面和条件;其次,企业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第三,集中资源,通过对本行业的持久忠诚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能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与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别,保持优势,创造优势。第四,注重构建企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是抓好相对成本优势,并构建支持这种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第五,塑造知名品牌。知名品牌由于市场覆盖面广,社会知名度高,以及巨大的市场穿透力,能够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在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企业文化的一些有形体现,如厂(店)名、厂(店)徽、厂(店)歌以及企业对外公示的承诺、品牌标识和合约签订等。从某个方面讲,这些有形体现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以及在服务中百问不厌、百问不烦、周到热情和微笑服务都是企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不仅要有口号、宗旨、方针和纲领,还要有可行的措施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企业文化是群众的意识和行为的模式,离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失掉群众基础。因此,必须把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视为发动和动员广大员工的过程,区别文化建设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逐步形成群众习惯,逐步把企业的若干小的群体,形成企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部分,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力量。
  塑造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不断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才能完成。一个成熟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其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文化魄力一定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和企业信誉名扬四海。
  (作者单位:青海大柴旦锡铁山分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的素质在逐步提高,对执政集团和执政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腐倡廉工作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陈云同志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要想巩固执政地位,搞好反腐倡廉工作,所有执政党必须利用好宣传舆论这一“喉舌”,积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不但要不遗余力地进行反腐倡廉宣传,而且还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关键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与党中央保持政治
在新经济条件下,环境复杂性和多变性日趋激烈。面对如此的环境条件,企业不仅要使自己变得更具适应性,而且要主动地进行环境互动,构建对环境感知敏锐、条件反射式的企业环境反应机制。企业通过制定竞争性战略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主动适应和改变环境变化。企业具备这样一种敏锐的感知系统,保持与环境变化的互动性、及时性,从而增强环境反应能力,减少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反应能力作为一种难以流动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如何选择你所需要的人才,以及如何使用人才。选拔人才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第一步。选才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科学把握,在于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用人才是管理核心的第二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在于在对人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把人的优势看准、用对,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立企业文化。完成这一系列的关键人物是基层管理者。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选才    企业
风险投资公司在确定了被投资企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促进风险企业管理层高效地运用风险资本,实现风险企业的最大增值。因此,考虑风险企业特点、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管理层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随之产生的代理问题,并探讨风险企业管理层激励约束制度的设计很有必要。  一、风险企业的特点  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日益紧迫使一大批风险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产业的摇篮。风险企
目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其本质、核心和灵魂。要把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不管其规模大小、业务性质特点如何,都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的情形不容乐观。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症结 
一、牵住成本这个“牛鼻子”——把成本控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生存、发展、获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市场价格企业不能左右,但控制成本的主动权却在企业自身。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后,未上市企业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我们面临“大市场、低效益”局面的原因是价格低,这是事实。但价格的到位,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退一步讲,即使有一天,价格真的提高了,那么成本同样需要控制。在低价格
中国作为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的解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经过近几年几次实质性的期刊整顿(省级以下政府办的期刊要做到人员与政府机关脱离,财务与政府拨款脱离,发行与政府行为脱离)后,我国期刊数量已相对减少,保留下来的期刊因"三
“营销管理乃是发生在当一桩潜在交易中至少有一方正考虑着如何从另一方获得所渴求的反应时而形成的那些目的和手段的过程”。营销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和科学,它需要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顾客。按照“商场如战场”的认识,把总结了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智慧的兵家“圣经”《孙子兵法》所包含的科学思想贯通到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去,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