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归因分析和策略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进行合理归因,并提出实施对策,以破解困局,找出当下开展学生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归因分析;策略研究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日趋重视以及办学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需求日益膨胀,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其中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归因分析
  1.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管理复杂化。受基础教育普及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思想德行、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不同院校的组合升级等原因,高职院校中中专、大专、成教等类型的学生较多。这样多层面的差异组合在一起,对过往的封闭式、开放式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2.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学生管理表面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常规管理承袭传统管理模式,大都关注考勤、卫生、纪律、就寝等生活方面,学生已经习以为常。这种管理扁平化没有涉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层面,缺乏实效性、教育性。
  3.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水平薄弱。分析当下的学生管理人员,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人员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剧增而按比例进行配置,缺口较大。这样导致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大,工作责任心下降,与学生交流的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由于管理工作的沉重,不少教师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学校虽然也能临时调配部分工作人员,但是培训、锻炼和提升过程较慢,管理能力也比较薄弱。
  4.精神状态正气不足,文化引领狭窄化。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学生总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发展意识淡薄,心理表现失衡。同时由于受功利化、世俗化、娱乐化思想的影响,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整体而言学习风气呈现群体负面效应。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实施对策
  1.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学生管理应该立足生情,将学生的素质提升和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要不断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观潜能,用正能量教育引导学生;同时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学生见贤思齐。我们可以设立“校长接待室”“心灵驿站”“学生信箱”“咨询热线”,让学生有诉求的渠道,畅通言路,从而主动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建构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强化学生管理网络建设。要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管理自治机构,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其次要发挥基层管理者职能作用。要敢于放权,并通过多种形式调动部、系、班级三级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有权实施自己的有效管理,做好权责对等。再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管理作用。要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共管、支部联动的管理机制。最后需要强化管理督查、考评激励制度建设,不仅要强化督查评比工作,还要把各类评优、奖学金发放、入党、考研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挂钩,让管理者和学生感到努力有方向、工作有信心、成长有机遇。
  3.打造业务精良的管理队伍。管理人才的业务能力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发挥。首先要严把管理队伍的准入关。要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辅导员和处室干部。其次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进修培训。要建立高职院校的干部梯队,从多个层面做好培训提升工作。再次要想方设法留住有用之才。要设立核心人才培养机制,让广大管理员工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安于本职工作。最后,需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管理队伍。可以开通微信群、QQ群、服务热线,建立交流平台,形成管理合力,形成强大的教育气场。
  4.创设自我成长的教育氛围。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会学生自主成长。因此,我们需要立足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一前提,努力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教育氛围。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欲望;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争先的正能量;再次是要引进层级竞争的机制。
  总之,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管理模式,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注重队伍建设,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自律教育,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开创学生管理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匡玉清.高職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2(4).
  [2]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3]梁亚宁,胡一乔.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2(8).
  [4]傅文庆.新升格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职业教育标准化是质量的保证。但是,我国各大高校主要依据自身对职业教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条件实施教学。职业技能大赛能帮助学校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全国职业教育平衡发展。正确对待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大赛将能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大推进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标准化;后效应  一、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标准化的重要性  2013年1月23日,
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匠人精神",而大匠工作室有利于培养工作人员的"匠人精神"。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本文基于大匠工作室建设的角度,从大匠工作室、"匠人
摘要: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素质教育,而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基于高职学生特点,高职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入手,让学生在经典文史篇章中探寻人的内核与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和发展自我环境,使其真正成为有文化、精专业、善思考、有思想的新一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自我学习
闭合性腹部创伤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严重的多发伤往往伤势严重,病情紧急而复杂,诊断难度大,急需手术治疗才能见效,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常导致严重后果.我科
1资料与方法选择腹部以下手术患儿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岁~14岁,ASA Ⅰ-Ⅱ级,无神经并发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30例,布比卡因组(B组)30例.术前药为东莨菪硷0.01m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地方培养师资的师范类高校在着重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学胜任力作为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手段之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具备的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的特征的集合。为达到教学胜任力提升的需要,学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多方协调。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教师;教学胜任
摘 要: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同时也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内容。通过让高职院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