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冈电子信息学校教师、共产党员赵爱宝,以她天生的诗人气质,天真、活泼的个性特征,合体又不失时尚的装扮,微笑中流露出的羞涩,打动了记者。
赵爱宝祖藉河南唐河,毕业于湖北黄冈电大文秘专业、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系,又获北京天琪艺术学校声乐证书。
她担任该校艺术中心主任,文工团团长,负责音乐舞蹈的编导、教学和组织工作。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5310部队70分队“军营文艺”的辅导员和黄冈市基督教歌舞团教练。
她噪子如金,曾以一曲《青藏高原》夺得黄冈市“金桥杯”歌曲大奖赛一等奖;她的蒙古舞《天堂》令评委们啧啧称奇,荣获教案入选大赛一等奖;由她编导的黄冈舟桥四营部队大型舞蹈“桥板舞”,在旅团组委评比中获得黄冈广场文化大赛一等奖;她还编导了获奖的歌伴舞《号角》,成为中央授旗表彰的抗洪抢险模范旅,纪念受表彰十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的主要节目。
为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和自身的文化修养,赵爱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写出大量的论文和诗作。荣获一等奖的论文佳作有《论音乐作品审美与企业主办演唱比赛方法》、《音乐怎样提高卡拉OK演唱技巧》、《论班主任工作管理及多功能艺术》、《论以就业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教研体系研究》、《论职业院校音乐舞蹈合作办学》以及《课程设置计划》等;多篇优秀诗词获北京世纪文坛之星金星奖,获弘扬中华文化终生荣誉奖,获中华汉语研究会、国际诗词协会最高创作奖。被北京艺术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名列《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等几十种辞书。但她却谦虚地说,对这不虞之誉,我在愧领之余,并不在乎,因为荣誉只说明过去。记者很看重她的才能,更看重她的优秀品质,她骨子里有一种令你感到佩服的东西,在困境中不甘心,不明哲保身。
赵爱宝所在的学校原来是所寒酸的实验技工学校,从她当年兴致勃勃赶到自己将要立足的学校报到开始,到她在学校办学的困难时期,主动出资创建学校音乐舞蹈演讲培训中心(现更名为艺术中心)。继而又成立文工团为止。她知道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具有为人类提供精神需求的功能,增长智慧、涵美德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提供正确导向、丰富社会生活。要想干好教育,老师必须“高才硕学”,而不能是“庸谨、“守常”或“空疏愚陋”之辈。作为艺术中心和文工团的当家人,她肩负着学校发展重任。
刚开始工作,她走路总是低着头,看得出步子是那样沉重,也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但她不怕困难,下定决心,与领导一起订措施,带头实干,她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创编、备课,一年教出两年的课时(加班课时达1500多节),也不要加班费,从2000年起至今,已为学校的创收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了老师后,她除睡眠外几乎没有“休息”二字,工作基本上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学生和同事看见的是她上班兢兢业业,看不到的是她没空照料病危的母亲,直到匆匆送走了慈祥的老母。20年来她爱岗敬业,为学校、部队和社会团体编导文艺节目。为演出化妆、摄影、制碟,也亲自参加歌舞演出。指导艺术中心学生,社会专业器乐组和专业独唱人员,以歌抒情,以舞抒怀,现已教练、编导各类型文化艺术节目1200多个,演出100多场次。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和各类型管理骨干,首创了技校艺术教育的典型。
她一心扑在事业上,才有了艺术中心和文工团今天的辉煌。否则,学校可能还在大锅饭中磨蹭,甚至在困境中煎熬。但是赵老师却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重视教育的领导、有关的老师和广大学生,以及市教育局和部队的支持,离开了这些,她说,都不可能有学校的今天。
作为老师她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她对学生就像对待孩子,让他们常在家同吃、同住、同乐,学生可以穿走老师自己最喜爱的新衣裳,包括演出服,她还特意买几十件棉大衣送给贫困生,并适当给些生活费,学生的文艺汇演,她还常常自掏腰包添制演出服、购买道具(如脸谱、蒙古头饰等),还替学生放大演出剧照,免费赠予。她在学生中有问有答,谈笑风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她一人教四个班级,长期超负荷运转,也毫无怨言。在她组建的文工团里,生源以学生自我申请,班主任批准为主,以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的内部招生形式组成。坚持学生干部带队,由授课老师创编,以点菜单教学方法,提高艺术的创新意识,制定出以培养多才多艺人才切实可行的六种教学方法。
教改纲要关键在于落实。面对当前教改难以突破的瓶颈,赵爱宝说,教育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不可放弃在教育上提升并向弱势生倾斜的社会公正。学校应维持公正、诚实的学风,没有官场市侩习气,老师敬业、认真,具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为学校创造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知识和人文教育的良好环境。不允许学校在私利驱动下,成为一块任何人把玩的橡皮泥!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教育问责主体、对象、内容、处罚、类型、申诉与处理等,从而遏止教育领域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赵爱宝就学校行政化、教育功利化及监管,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她的话尽显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也类似“钱学森之问”的无比沉重,强烈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她在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成功后,紧接着又要走实践另一个更艰巨的奋斗目标。
赵爱宝祖藉河南唐河,毕业于湖北黄冈电大文秘专业、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系,又获北京天琪艺术学校声乐证书。
她担任该校艺术中心主任,文工团团长,负责音乐舞蹈的编导、教学和组织工作。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5310部队70分队“军营文艺”的辅导员和黄冈市基督教歌舞团教练。
她噪子如金,曾以一曲《青藏高原》夺得黄冈市“金桥杯”歌曲大奖赛一等奖;她的蒙古舞《天堂》令评委们啧啧称奇,荣获教案入选大赛一等奖;由她编导的黄冈舟桥四营部队大型舞蹈“桥板舞”,在旅团组委评比中获得黄冈广场文化大赛一等奖;她还编导了获奖的歌伴舞《号角》,成为中央授旗表彰的抗洪抢险模范旅,纪念受表彰十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的主要节目。
为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和自身的文化修养,赵爱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写出大量的论文和诗作。荣获一等奖的论文佳作有《论音乐作品审美与企业主办演唱比赛方法》、《音乐怎样提高卡拉OK演唱技巧》、《论班主任工作管理及多功能艺术》、《论以就业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教研体系研究》、《论职业院校音乐舞蹈合作办学》以及《课程设置计划》等;多篇优秀诗词获北京世纪文坛之星金星奖,获弘扬中华文化终生荣誉奖,获中华汉语研究会、国际诗词协会最高创作奖。被北京艺术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名列《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等几十种辞书。但她却谦虚地说,对这不虞之誉,我在愧领之余,并不在乎,因为荣誉只说明过去。记者很看重她的才能,更看重她的优秀品质,她骨子里有一种令你感到佩服的东西,在困境中不甘心,不明哲保身。
赵爱宝所在的学校原来是所寒酸的实验技工学校,从她当年兴致勃勃赶到自己将要立足的学校报到开始,到她在学校办学的困难时期,主动出资创建学校音乐舞蹈演讲培训中心(现更名为艺术中心)。继而又成立文工团为止。她知道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具有为人类提供精神需求的功能,增长智慧、涵美德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提供正确导向、丰富社会生活。要想干好教育,老师必须“高才硕学”,而不能是“庸谨、“守常”或“空疏愚陋”之辈。作为艺术中心和文工团的当家人,她肩负着学校发展重任。
刚开始工作,她走路总是低着头,看得出步子是那样沉重,也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但她不怕困难,下定决心,与领导一起订措施,带头实干,她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创编、备课,一年教出两年的课时(加班课时达1500多节),也不要加班费,从2000年起至今,已为学校的创收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了老师后,她除睡眠外几乎没有“休息”二字,工作基本上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学生和同事看见的是她上班兢兢业业,看不到的是她没空照料病危的母亲,直到匆匆送走了慈祥的老母。20年来她爱岗敬业,为学校、部队和社会团体编导文艺节目。为演出化妆、摄影、制碟,也亲自参加歌舞演出。指导艺术中心学生,社会专业器乐组和专业独唱人员,以歌抒情,以舞抒怀,现已教练、编导各类型文化艺术节目1200多个,演出100多场次。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和各类型管理骨干,首创了技校艺术教育的典型。
她一心扑在事业上,才有了艺术中心和文工团今天的辉煌。否则,学校可能还在大锅饭中磨蹭,甚至在困境中煎熬。但是赵老师却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重视教育的领导、有关的老师和广大学生,以及市教育局和部队的支持,离开了这些,她说,都不可能有学校的今天。
作为老师她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她对学生就像对待孩子,让他们常在家同吃、同住、同乐,学生可以穿走老师自己最喜爱的新衣裳,包括演出服,她还特意买几十件棉大衣送给贫困生,并适当给些生活费,学生的文艺汇演,她还常常自掏腰包添制演出服、购买道具(如脸谱、蒙古头饰等),还替学生放大演出剧照,免费赠予。她在学生中有问有答,谈笑风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她一人教四个班级,长期超负荷运转,也毫无怨言。在她组建的文工团里,生源以学生自我申请,班主任批准为主,以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的内部招生形式组成。坚持学生干部带队,由授课老师创编,以点菜单教学方法,提高艺术的创新意识,制定出以培养多才多艺人才切实可行的六种教学方法。
教改纲要关键在于落实。面对当前教改难以突破的瓶颈,赵爱宝说,教育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不可放弃在教育上提升并向弱势生倾斜的社会公正。学校应维持公正、诚实的学风,没有官场市侩习气,老师敬业、认真,具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为学校创造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知识和人文教育的良好环境。不允许学校在私利驱动下,成为一块任何人把玩的橡皮泥!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教育问责主体、对象、内容、处罚、类型、申诉与处理等,从而遏止教育领域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赵爱宝就学校行政化、教育功利化及监管,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她的话尽显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也类似“钱学森之问”的无比沉重,强烈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她在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成功后,紧接着又要走实践另一个更艰巨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