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成效的几点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理念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探究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活动,强化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提高物理教学的成效。
  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1.形象导入。物理学科是一门较为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内容呆板,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教师应当选取一些趣味性的内容作为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如一位教师向学生提问:“有谁可以用棍子撬起100吨重的石头?”学生面面相觑,没有人应答,教师语出惊人:“我可以,还可以撬起1000吨的石头。”学生大为惊讶,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探究欲望。
  2.加强互动。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强调单向讲授的形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师生双边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操作实验,师生一起动手,边实验边学习,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以致用。教学活动如果完全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应用小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抽水马桶中控制阀的原理,古代打捞沉船所用的“葫芦”使用的原理,等等,通过这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实例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效,提高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从“知识传授”向“全面发展”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性目标的实现上,而且应当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上述目标,物理教学应当从以往的单纯知识讲解向实施与能力并重方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实验操作训练、小制作创造、实际问题研究等方面,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2.从“单向灌输”向“引导探究”转变。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单向传授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当作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开展和互动,对学生强化思维探究指导。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思维方式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开展探究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收放自如,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坚决不插手,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是探究活动偏离正确轨道的时候发挥引导与纠正的作用。
  3.从“一刀切”向“尊重差异”转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统一要求模式,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在教学目标上,对优秀生与后进生区别对待,分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设计出层次不一的提问,为各个层面的学生留有表现的空间,提高学习成功的心理体验。在习题设计与测试上,也应当分层进行,让全体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开展学习。
  三、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强化预习能力指导。初中生应当具有较强的预习能力,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将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之前,节省学习时间,同时进一步明确学习重难点,加强学习针对性。对学生预习能力的指导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明确预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其次是强化预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通过“读、思、划、做”四步预习法来提高预习活动的成效。
  2.强化观察能力指导。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与观察基础上的学科,观察能力在物理学习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应当强化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观察能力着重要抓住“细心”、“耐心”、“专心”三个要点,细心就是观察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非常微小的现象,也绝不放过,许多伟大的实验发现就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体现出来的。耐心就是要沉得住气,全面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不要有急躁情绪。专心就是学习活动一定要深入思考,如观察水的沸腾时候,学生要认真观察沸腾前与沸腾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思考探究。
  3.强化归纳能力指导。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起前后联系的知识框架,可以采取图表式归类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掘其中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汇报交流、点评完善、梳理综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展物理小实验活动。对于一些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实验,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展物理实验。如验证惯性作用时,可以采取生熟鸡蛋实验的方式进行,取生熟鸡蛋各一个,在相同平面上进行相同速度的旋转,由于惯性作用,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而旋转平稳,生鸡蛋由于惯性作用摇晃不定,停止较早,很快可以判断出鸡蛋的生熟情况。
  2.开展物理小创造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积极运用到生活之中,如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出更加省力的撬棒,对校园电路设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提高创新能力。
  3.开展物理小调研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走访问卷等方式进行研究性调查活动,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地磁场”、“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题材,都可以作为调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既要注重教法的得当,又要研究学法的灵活性。在新政背景下,课堂教学多侧重于让学生展示思维,研究性学习法比较适用于思品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道德学习能力及德育价值观。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法 思品课教学 契合    一个千年飞天梦想终于在当代中国人身上得以实现,历史正是由梦想逐渐化为现实。我们的学生也有
摘 要: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而创新
摘 要: 本文针对分光计的调整实验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大大缩短了分光计调整实验的时间。  关键词: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 分光计 调整步骤    分光计是一种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其基本原理[1]是:让光线通过狭缝和聚焦透镜形成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进入望远镜物镜并成像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各种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得到光学参量例如折射率、
摘 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历史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解剖,可以使学生在对待类似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具有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对于中学历
摘 要: 播种习惯,收获成功。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     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初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课前很少提前预习,课堂上坐姿不端,精力不集中,不自觉地游离在课堂之外,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思考,不积极发言,不做甚至不会做笔记,课后作业也不能认真、及时完成。如果教师不引导学
摘 要: 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旅游地理教学实际,论证了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途径,阐明了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的必要性与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 旅游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即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  一、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无疑有助于促进物理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的理论深度不及本科教育,而更多的是强调实践化和职业化,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较为复杂;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十分强,就业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整个高职教育的核心,这些特点都要求高职的物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应当具备自己的特点。  近年来针对高职物理教育的改革已进行了多次,但缺乏一个核心的教学思想来引导这些改革。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职业化,这实际上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