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标题的编拟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善,佳篇成一半”。近几年高考作文,无论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由拟题。考生要在下笔之前,多动脑筋,斟酌探索拟题技巧,拟出高质量的标题。打造文章第一得分亮点,高质量的作文标题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形象醒目
  
  拟题要尽量避免俗套的体例词语,如记、叙、说、论、议、感等。寻求形象的表达,方可让人看了眼睛~亮,精神一振,如“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藤索”指人们伸出的援助之手,是人们的帮助;用“藤索”使这一说法形象、生动、新颖,让人回味无穷。
  
  二、概括凝练
  
  好的作文题目,既能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又能让读者真正地一目了然,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年江西卷作文),行文紧扣标题。交代“爱你不容易”的缘由,向语文倾诉了自己的一片痴情。文章的标题即是主旨思想。
  
  三、精警诗意
  
  一个精警的题目,一个满蕴诗意的题目是对拟题的更高要求。精警的标题,能给人警醒,发人深思,自然能取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蓑烟草任江平”(2008年福建一作文题目),富有警醒世人的作用,点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它也是全文中心所在,这一题目告诉读者:繁华红尘于“我”如浮云,拥有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才是真。同样用凝练含蓄的诗歌语言为题,给人以诗的意境、美的享受,如“为‘伊’消得人憔悴”“青山寂寂水澌澌”,这些题目皆意境幽远,诗意斐然。
  要打造亮丽的标题,不妨借鉴以下技法:
  1 妙用修辞拟题法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的拟题上,便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1)比喻
  拟题常用的修辞格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比喻,比喻的功效是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有很多用比喻手法拟出的优秀作文题目,如“生命是朵常开不败的花”,一个形象的比喻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盎然的诗意;再如“一杯沧海”,把一本书比作一杯水,把人生比作沧海,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永不停息的河流”、“生如夏花”、“生活中的俄岁斯方块”、“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等。
  (2)比拟
  在标题中运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即把物人化或是把人物化,把甲物拟为乙物。恰当地运H{比拟可使标题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一标题,将语文人格化,把对语文的炽热、浓郁的情感真切地呈现了出米。
  (3)对偶
  对偶形式上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以“对偶”手法拟定标题,往往能出奇制胜,如以下作文标题:“雨润万物,馨香满天”、“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等,都采月{了对偶方式命题,既展示了文采,又突出了语言的创新,可谓一举两得。
  (4)对比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衬托、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更利于展示文章的内蕴。如“忘记与铭记”、“灵动与沉稳”等标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为辩证地分析问题确定了立足点。
  (5)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呼告这种修辞格拟题,开篇前即以强烈的思想情感冲击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父亲,我爱你”、“救救孩子!”等标题均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6)列锦
  即把相关或不相关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并列在一起做标题,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抒情。这种方法适宜于散文的拟题,如“诗人,明月,黄花”、“诗,酒”等都是列锦式标题的成功范例。列锦式标题通过意象的组合构成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而,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2 化用、引用拟题法
  古典诗词佳句、当今流行歌词、俗语、成语、名言警句、广告词等,经典、别致,引用或化用后以之为标题,既浓缩凝练,又可收到诗情画意、富含哲理韵味和幽默趣味等不同凡Ⅱ向的效果。
  (11引用、化用诗词
  浩如炯海的古典诗词、层出不穷的当代诗作精品中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和丰厚的内涵底蕴,以此米编拟题目,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学修养,又不落俗套,清新别致,韵味悠长。“怎一个“情”字了得”、“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等标题分别套用、化用了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文题富有文采,充满诗味。引用、化用诗句,使用整句,可使标题整齐划一,音节和谐,增加了含金量。
  (2)引用、化用歌词、广告词
  标题中恰当地引用或化用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歌词、广告词,既能收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的效果,也能彰显文章的情趣。
  (3)引用、化用俗语、成语、名言警句
  引用、化用这些生命力强、引用、化用这些影响力极大的句子来做文章的题目,暗含旨趣,妙化无痕,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从“江山易改,本性可移”一改约定俗成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为标题,则在立意上声势夺人,别具一格。这样的化用使标题别有洞天,自有道不尽的奥妙。
  (4)引用、化用名作
  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篇名)、影视作品名巧妙引用或改装,用经典之瓶装创新之酒,别出心裁,定有出奇制胜之功效,如“行者无疆”引用余秋雨的名篇,为文章点明“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永远不停息”的题旨作足了铺垫。利用熟知的名著名篇拟题,不但体现了丰厚的积累,也体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再现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学画面,实属难得。
  【范文】
  晋之殇,晋之商
  2009年山西卷高考满分作文
  煤炭,墨金,几亿年来埋藏于山晋大地之下。蕴涵着巨大的能量。黑色的金子滚滚流出,终于在近几十年来撑起了山西经济的命脉,但是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地下的空洞也越来越多。望苍天,灰津濛不见天日;看大地,光秃秃乌兽无踪。河流干涸,水位下降,空气污浊,古迹受损,以致呼吸道疾病蔓延。虽然煤炭开采伴随着巨大的财富,但是一桩桩、一件件不幸事件的发生,又怎能不让每一个山西儿女心痛如绞?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无疑是矿难。小矿难几难断绝,大矿难时有发生。三年来,山西换了三位省长,而有关新省长上任最大的新闻是“省长哭了”。为那死去的矿工。也为这多难的山西。小时候第一次看见矿工,他们坐在矿车上,我竞没认出来,黑黢黢泛着流光的炭隐着同样黑黢黢却干枯龟裂糊满煤灰的皮肤,只有一点白牙若隐若现。搏命的行当,沉重的苦难,却系着全家人的生计,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他们,这些搏命的人,又能说些什么呢?而全省大大小小多少煤矿,又有多少矿工能不抱侥幸心理抵挡暴利的诱惑?出事赔钱,可万一不出事呢?甚至官商勾结,欺上瞒下,这种事怕也见得不少了。
  晋之殇,伤断肠。
  然而矿藏终究是有限的,加上不舍理的发掘。现在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而内蒙、云南又发现了特大煤矿,逐渐转移着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优势。就像是被大灰狼追着的兔子。即使跑得再快,也总会有跑到河边无路可退的一天。没有了煤,我们还有什么?
  晋之商。可有一些就在我们不能再依靠能源之后,撑住山西的经济?扬吾所长,避吾所短。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详尽地叙述了晋商之兴、晋商之盛,从此全国一发不可收地掀起了晋商热。那确实是传奇。不过百年之后。大院犹在,山西能否缔造新的传奇?山西不靠海。不临水。外贸方面先天不足。但正值国家扩大内需之际,也许正是我们发展的良机。“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旅游业必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是啊。兔子不会游泳,但是学会打洞,依然能够成功地从恶狼之口逃生,
  中国三十年,举世瞩目。山西呢?乃至中部六省呢?该当如何呢?这只兔子是否能够学会新的技能绝处逢生呢?
  望山西不再哭泣。望山西重塑辉煌。
  点评:本文标题可谓醒目,主旨可谓深刻。晋商之殇,痛断心肠。作者关心时事,关注家乡发展,见解深刻精警,读之让人感叹不已!
其他文献
佛教造像是宗教雕塑艺术的一个类别,一般是指单独成件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佛教造像品类中,最受人瞩目的当数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
发展农垦粮食产业研讨会,于2004年6月17日在北京圆山大酒店举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向,一是侧重教义理论,二是侧重信仰实践。学者们将之总结为学理佛教和民俗佛教,前者以阐释佛教经典为中心,后者以经像崇拜为中心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4月13日下午,由河南轩辕书画院等单位主办的《诗情画意》新书发布会,在郑州升达艺术馆举行,河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韩锦峰等嘉宾出席。
本刊编辑部根据近期国际拍卖市场上宋瓷拍卖火爆的行情,于日前邀请了省会几位专家学者,探讨了宋瓷收藏研究方面的相关问题,出席座谈会的有原省文物局文管处处长赵会军,省文物考古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课程标准试验本)中,文学作品占全部课文的60%,并配套《语文读本》,使人文性逐步回归中学语文教育,这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同时《全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GMD)项目团队和美国导弹防御局已经于9月18日将第9枚陆基中段防御拦截器放置到阿拉斯加格里利堡(Fortgreely)的地下发射井内。拦截器放置工作使用一台专用
3月2日下午,天香问茶品茗会暨“2015名茶仙子同台表演中华茶道挑战世界吉尼斯”活动首次启动仪式在郑州正弘·蓝堡湾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郑州天香茶艺培训机构、中华茶文
唢呐    唢呐,你铜质的音调,飘散着太阳最初的光芒,仿佛一条流淌在乡村时间之上的河流,  唢呐,你这乡村的歌手,民俗的艺术家,吟唱着乡村千年的喜悦与忧伤。  唢呐,你的声韵响成一串串熟稔的乡情,挂在乡村古朴的屋槽,深入村民的骨血世代相传。  二胡  你的悲怆,在乡村的一间小屋。被一双粗大的手拉出了一条山溪,汩汩流淌在人们的心田,滋润孤独寂寞的灵魂。  二胡,你是一个乡村的抒情诗人,我是你最忠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