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音乐教学环境中,教师要科学借助“律动教学”帮助小学生认知音乐学科,掌握音乐知识,带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意识。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掌握音乐知识内涵,了解音乐学科带来的震撼与趣味。“律动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灵魂,通过律动过程,帮助小学生掌握音乐旋律与音色、曲调等的规律,促使小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带动意识感知思维,深入了解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大部分小学学校中,对于音乐课程的认知不足,音乐课程的存在大多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深度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素养。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音乐学科素养,教师借助音乐课堂律动教学过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程学习活动中去,打造高效、多元、创新的音乐环境,使小学音乐课堂发挥作用,深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合乎。教师借助“音乐律动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构建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课堂环境,引导小学生提升音乐学科素养。
  一、激发音乐想象力,培养音乐学习意识
  教师要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学习意识,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促使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对音乐艺术感知思维,科学运用“律动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音乐感知学习活动,促使小学生在“律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表达情感,促使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一只鸟仔》这首歌曲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小学生明确这首流传于台湾的儿童,以其生动的2/4拍、音域在九度以内的特点,促使小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充分了解“四乐句”的节奏,通过音乐律动过程,掌握《一只鸟仔》歌曲中的下滑音、称词等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意识,促使学生的音乐律动学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整体。另外,在进行律动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了解台湾民歌的特点和内涵,在响舌、鸟鸣器等的演奏下,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律动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意识。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音乐课堂效率
  教师要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思维,充分借助律动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探究音乐知识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曲调生成环境和背景,从而开拓小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促使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拓展、提升,为小学生创造音乐学习空间。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大雁湖》时,教师要科学借助律动教学过程,帮助小学生掌握这首鄂温克族民歌,了解鄂温克族的背景知识,深入掌握音乐产生的形式,感受歌曲中蒙古族舞蹈的豪放,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张力,从而通过不同速度、力度、节拍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从而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增强课堂音乐教学效率。
  三、发挥律动性优势,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教师要结合音乐律动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创新性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和节奏得到拓展提升,全面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体验意识,进而有效发挥音乐律动性优势,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中《外婆的澎湖湾》时,教师借助律动教学的优势性作用,鼓励小学生通过动作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体会《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的内涵,进而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感知意识和音乐创新思维,促使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融入到歌曲当中去,借助曲调、音色等变化,调动四肢运动,充分践行律动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是进行音乐律动,帮助小学生认识到音乐产生的价值,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意识,全面增强小学生在音乐课堂的表现能力,让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知識的学习形成内驱动力,全面增强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律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音乐课堂教学主题开展律动教学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动力,使小学音乐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主战场,让学生在律动教学中,感知音乐的艺术性,借助动感性十足的律动学习过程,提升音乐学习习惯、激发音乐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律动感知学习中去,借助身体的律动过程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增强音乐教学创新成效,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谈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9(4):149-150.
  [2]邓莉.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北方音乐,2018(6):112-1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小学阶段,语文这门学科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这其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有必要从阅读教学出发来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并且,在这其中,教师也需要将一些带有趣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着社会的进一步进步,而且也正在对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小学教育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数学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也是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和逻辑的发展,所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的开展,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或者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活跃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乡村地区的小学来说,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资源,根据现有的资源,引导小学生创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让小学生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为提升综合能力奠定基础。我们从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入手,探究在其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体育是一门情感养成教育,也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以室外课为主,本文在体育核心素养下,通过游戏规则、技能学习、评价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从而让体育更全面、更积极地融入校园,让体育品格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使得我们的体育课得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游戏规则;技能学习;评价引导;体育品格  体育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各种运动。在学校里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是通过体
期刊
摘要:新时期下的教育以不再满足于学生表面知识的教授与学习,而是需要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就小学数学的教育而言,现阶段对于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发展要求逐渐提上章程,以促使教师的教学需进一步加强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据此,本文将以一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为论点展开思考,以探索思维培养的多元方法,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一年级
期刊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游戏则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体育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能够增加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团队意识。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
期刊
摘要: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小学生,将相对抽象和困难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让学生在学习以及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中,以良好的兴趣去接收相应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入手,探究教师在其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以及具体策略,希望为小学的音乐教师提供相应的案例参考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特别是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为我们推荐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为了实现名著整本书深度阅读,使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我们以人物为线索进行了名著整本书深度阅读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大名著;整本书深度阅读;人物线索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经典性的文学作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要结合智慧课堂研究和实践的理念,挖掘学生的实际的学习学习需求,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该文则是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社会各界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
期刊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基础的思想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生的情景体验和生活实践,教材中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这些知识最后也要应用于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和生活化体验。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帮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