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是经营性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占有绝对比重,它是保障和促进各项地勘单位各项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地勘地勘单位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资产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是经营性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占有绝对比重,它是保障和促进各项地勘单位各项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地勘单位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于地勘单位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能,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改革的转型期中,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近一段时期地勘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我国地勘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勘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上世纪后期,由于国家地质找矿任务不足,地勘单位从过去钱花不完发展到没钱发工资的形势,处在一种奄奄一息的状态。
  1.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交叉。近年来,地勘单位在管理上归地方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更是多头管理,有的归国资委管理,有的归财政上管理。地勘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处理上,更是一头雾水,不知是上报哪个部门。国资、财政上要求的固定资产报表统计口径不一,单位频繁接受不同上级部门的检查,导致单位管理人员工作重复,工作量加大,苦不堪言。
  2.核算混乱,在执行财务制度上不能统一。由于地勘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但是,地勘单位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成立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不同的地勘单位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体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很多固定资产已处报废状态,但账面价值却很大,甚至是购买时的价格。会计核算不规范,增加资产只作经费支出,不能及时、正确地账务处理,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接受捐赠的资产、抵账的资产,未及时办理入账手续,无法认定其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总量。
  3.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实物资产管理和账面资产管理,从购置、验收、入库、使用管理都应有一套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制度。但现实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潜在流失。单位固定资产不按财务规定核算。有的单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资产领用、保管、台账或记录不健全,无定期盘点制度或长期不进行盘点。
  二、固定资产管理对策与建议
  1.加强地勘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全新管理理念。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单位领导对此项工作的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首先,要实现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领导加强和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这样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有人抓,管理制度才能建立和完善,管理措施才能到位,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做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地勘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和客观要求,树立领导和职工资源共享、节约资源的现代资产管理理念,形成共同维护地勘单位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新理念。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增强有关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本单位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项制度细化,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购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要有明确的规定,明确资产的管理责任。
  3.强化资产清查工作。为保证地勘地勘单位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真实、完整,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这是管理的基础。因此,地勘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一是建立定期清查制度。各地勘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摸清“家底”,对盘亏、盘盈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理;对资产结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建立重点抽查制。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检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4.从人员培训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培训学习,进行考核,做到奖惩分明。第一,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责任感,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第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核算方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精确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结构。内部审计必须确保独立性、权威性。其作用包括会计账目的审核、稽核,提出更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领导人要帮助审计人员排除干扰和压力,从而达到资产的完整,提高社会效益的目标。
  固定资产是地勘单位的主要经济资源,也是地勘单位开展日常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改进和加强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地勘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固定资产管理原有模式与新的客观环境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状态,通过对现阶段地勘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与预算脱节,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流于形式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设立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分工负责、全员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新模式,是对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思考,也是当前地勘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人在一生中会碰到诸多不顺心的事情,有的会使人精神萎靡,性情孤僻.然而,幸福之中并非没有烦恼伴随,一切逆境也决非没有希望.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
期刊
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关注.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啥稀奇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考上硕士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崛起,房地产企业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性的产业。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笔者认为只有不断的在财务管理方式上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房地产企业是我
摘 要:本文从具体企业的全程物流管理的相关内容入手,分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该企业所采取的全程物流管理的特点所在,进一步分析全程物流管理模式同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关联,实现全面科学的认知,因此分析全程物流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程物流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影响  物流业主要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交通管理等组成的。因而不同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物流
期刊
例1,女,7岁.因纳差、腹胀、上腹痛伴尿黄8d人院.病儿0.5年前因皮肤巩膜黄染,肝脾大,肝功能异常,角膜可见K-F环,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D-青霉胺和硫酸锌治疗,约30d症状消失,
摘要: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各个岗位、业务和工作环节的详细流程和规范,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率目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企业模式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的概述,分析并提出如何强化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用和质量,促进和推动企业现代化、信息化
摘要:经济效益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问题。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现代企业制度日渐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资
科技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家政府政策体系中确立地位以来,科技政策本身随世界形势与格局的变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