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朝大学者魏伯珪的实学思想

来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2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十七世纪初,朝鲜李朝时期产生的实学派,在朝鲜学术思想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对朝鲜社会政治改革和进步以及哲学、文学和科学的发展都有过很大影响.魏伯珪是继实学大家李瀷之后又一位具有特色思想的实学家,他提出救济弊政,安定民生,改善民风士习等一整套治国安民思想,有着很好的历史借鉴意义;他具有鲜明唯物论性质的真知实践论,是其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其他文献
我治学的四点体会是:广读书,勤思考,多写作;做学问应该提倡怀疑精神,在"不疑处有疑";论文要论述而不是叙述,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写论文要有水磨工夫,反复修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为我们的身心带来愉悦,但灵魂却像被榨干.艺术具有对抗技术的独特作用.艺术是不会终结的,文学评论也不会消失,它永远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对生
以戏剧的冲突,人物,语言等为构架.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古典戏剧和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的差异.展现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困惑和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所
近代来华传教士作为来华西人中的特殊群体,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郭大松教授继2008年出版译著《中华育英才——狄邦就列传》(中国
崔明德教授是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关系研究的专家,已出版《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和《隋唐民族关系探索》等多部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专著,其中《中国古代和亲通史》被选人“代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占有特殊地位的文化典籍,在西汉时开始被收入史志目录.本文就汉至清代史志目录对<尔雅>的归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尔雅>在历代史志目录中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