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掌控班级“四诀窍”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职业高中的班主任,无论是接一年级新班,还是毕业班,若在刚开始的短时间内,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迅速了解、稳定和掌控班级学生,必须要争取到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深入到班级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笔者根据多年的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便与同仁们商榷。
  第一:制定班级目标和管理制度
  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方向,也是学生管理自我的航标和动力;而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准则,是保证班级奋斗目标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没有奋斗目标的班级会缺乏竞争力,而没有制度作保障的班级目标就成了空想。
  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首先要给学生宣讲学校施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如《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高中一日常规》等。然后,结合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讨论本班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细化。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是由全体学生讨论制定的,始终反映学生的共同愿望和要求,真正让学生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如去年笔者接手的计算机2班,在职中二年级是全校有名的“乱班”,纪律差,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原本有上进心的学生缺乏信心,任课教师很难上好课。学校安排笔者接手后,首先私下里笔者找班级学生一个个谈话,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诚心地告诉学生,老师是你们的朋友,鼓励他们树立个人和班级奋斗目标,并定为“力争上游”,又在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班级财物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值日制度》、《班级卫生条例》等,全班学生观点一致,慢慢地适应这些常规。后来,基本上班级学生都认真遵循,一改过去散漫的班风。实践证明,只有纪律严明的班级,才会有纪律严明的学生。
  第二:创建班级管理组织
  一个班级如果只靠班主任的个人力量是不行的,班主任必须要在班级管理组织中,全员参与,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笔者不仅设有常任的班委、小组长、科代表,另有班级事务监督小组以及小管理员,如公物管理员、四项竞赛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分工明确而具体,学生能做到有事做,积极参与。大家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这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作为监督者和指导者,定时召开各类学生负责人会议,过问班级的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平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能努力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荣誉感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尤其重要。其一,利用班会团队课、读写唱时间讲此类故事并进行评论,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无声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下列观念: “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都得珍惜保护好”,“我以班级而骄傲,班级因我而自豪”等。其二,以各类集体活动、比赛为突破口,进行教育。如学校艺术节、运动会、冬季三项竞赛等,鼓励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参与,努力拼搏。其三,严格实行《班级奖惩制度》,奖赏分明,让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是非感和责任感。其四,班级管理组织中每人参与管理与被管理,激发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以及集体服务意识和荣誉感。
  第四:争取学生和家长理解配合
  作为班主任,要有人性化关怀意识,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呵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想他们所想,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只有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家访是班主任联系家长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常用的有上门家访、电话访问、QQ聊天、定期家校卡联系、书信联系等。其中,开学上门家访尤其重要。它不仅能直观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等,而且可以使家长信任班主任,理解班主任对其子女的爱,从而能与班主任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我上门家访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对我们的孩子真的很关心,时刻在为孩子着想,真的很感谢。”可见,上门家访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记得上学年笔者带的毕业班班上有个学生张某,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时由奶奶管教,职高二年级时曾经因上网逃课受过处分,笔者在接班的第二星期就去他家家访。在与他奶奶的访谈中,发现他对他的奶奶和学校两头都说谎,拿了住宿费骗他家人在学校住,实际上一直住在同学处,晚上与同学一起上网。笔者马上与其父母联系,对其进行教育,说服其住校,并对其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习上鼓励帮助,又根据他的组织能力,让他当纪律委员,协助教师管理班级。一学期后,他有了很大转变,不仅成为笔者的得力助手,还被大家评为年级学习成绩和行为进步最快的同学之一。
  总之,班主任只有在不断努力中无限接近目标,才会实现显著的教育管理效果,才能构建一个文明积极向上的和谐班级。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素质的提高,是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观念上要破旧立新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评价学习结果的内容依据,甚至更狭隘的观念是将教材等同于教科书或教学媒体。这样,教科书就成了唯一重要的教材,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被僵化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话道出了语文课堂艺术的真谛。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生气,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是我们要重视和探讨的永恒课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魅力,在于鲜活独到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形成自己教学
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其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彻、不深刻,而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归纳如下.  一、二次根式化简不彻底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过程中,部分根式化简不到位,是初学者易发生的典型错误之一.  【例1】 计算:20-5 0.2.  错解:原式=25-5 0.2=5 0.2.  分析:二次根式结果中,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0.2
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探讨了信息社会下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
我们人类跨入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愈加发达,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提高人的素质的关键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满足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变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及书本知识为学生的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符合现代青少年心理、唤醒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能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的课堂导入技能,就更应体现其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