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巧导入 激兴趣,增效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需求,“巧妙”地把新知识引入给学生,让他们对新知识产生“情感”,自然进入“角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悬念,引起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设疑的内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将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数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形象比喻,化难为易
  一个小小的比喻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设一些比喻,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要比喻设得巧,设得好,就能使本来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变得浅显明了,有的知识甚至能终身不忘,所以巧妙的比喻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中学生尚处于少年时期,他们好奇、好问,富有想象力,对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故事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和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
  四、联系旧知,温故知新
  “联系旧知,温故知新”就是要求教师:①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②根据学生的经历、体验、生活经验、思想方法、智力基础等组织教学。③重视学习方式起点。从教育意义看,在化难为易的过程中,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我能学,能学得好”,这是重要的学习动力和信心,使学生不仅知道新旧知识的联系,还要逐步学会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分析推理出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五、创设情境,诱发思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如果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然后揭示课题,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情景交融,师生共赏那“美妙的和谐”与享受到“无穷的欢乐”。
  六、探究发现,授人以渔
  数学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探究发现新事物的规律,“授人以渔”。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采用“发现学习”的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回忆与联想,让学生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从而让他们享受到探究发现真理的快乐,掌握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七、类比导入,归纳出新
  心理学认为,孤立的知识容易遗忘,而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也易于迁移和灵活运用。从整体上掌握知识,把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因素、方面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由表面特征的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对内部本质属性及规律的理性认识阶段。
  八、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一些新知识,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设置认知的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达成最终的目标。教师不断设置目标,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
  总之,方法种种,无非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集中有意注意力,调动无意注意力,激励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逐渐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很多老师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能够理解学生的好老师,我们天天喊民主、尊重的口号,深谙“一切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原则,目标是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但是,对学生的很多行为,我们仍然会充满暴风骤雨式的斥责。如对学生的早恋问题。  我遇到过很多有早恋苗头的学生,说心里话,我在内心是极力排斥眠从学生入学时我就直接声明自己对早恋持否定的态度。但有的学生会理直气壮地发短信给我,“老
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届”的开设,对于学校以及学生来讲,都是充满憧憬的。至此,就目前广州市的中职学校而言,几乎都开设有相关的专业课程,只是,其中涉及建筑专业层面的内容在慢慢减少,更多的是往艺术装饰方面发展。  走过20多年的教学路程,建筑装饰专业成就了许多新生代的设计人才,带给建筑装饰行业许多新鲜血液,丰富了建筑装饰行业的人才层次结构,目前市场上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人才需求还有
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就目前情况看,中学的教学活动大部分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就说明我们对教学过程复杂形态认识不足,所以把“传递—接受”式误以为是教学的唯一形式,因而导致了实践教学活动形态单一化的局面。  教学过程的构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因素。教是主导,是学的外因和条件,学是主体,其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材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理解、消化和应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正丏尊说:“教育,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爱”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在日常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用爱的主题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教版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总结出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积极情感因素的方法。  一、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力丰富活跃。  1.创设交际情境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把握三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是主导,
摘要: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为依据,系统讨论了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提出“教师角色、教学幽默、学会倾听和课堂合作”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师;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  一、学会做导演  新课改强调将综合探究性的学习实施于课堂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将课上成按部就班、秩序井然的课
摘 要: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淡薄,也长期被忽视,其思维开发和学习自主性无法展开。在如何促进学生提问这一步骤上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教师运用自己的灵感转化学生的灵感,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灵感进行捕捉和迅速转化,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灵动。不同的思想碰撞,不同问题的融合,能有效地促成动态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问题转化  
“老师,为什么音乐课要在教室上,而体育课却能在室外上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这样问自己,或许是课型不同,又或许是课程内容需要,各有不同吧!真是这样吗?孩子随意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其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小学起到现在,音乐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音乐课就该在教室上(自己给孩子们上课也一直是在室内)。其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能认为音乐课堂缺少像体育课
“在圣马克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也没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读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和先生一起来到了“海中的城”——威尼斯。与您一起细心观察异域风景,体验别样的风情,勾起我对欧洲的回忆。  七岁时,我去了欧洲。在威尼斯,我只迷恋于那五彩缤纷,花样繁多的面具。读了您的《威尼斯》,才发现我错过了著名的威尼
摘要:课前预设在整个新课程教学环节中是重中之重,只有课前用心准备好课堂预设,才可能使成功的高中化学课堂水到渠成。  关键词:课前预设;资源优势;教学情境;情感教育  从2008年到现在,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化学教师,我感触颇多。在课程内容上,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索性;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实践性。它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