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双因素理论提高班干部工作积极性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根据双因素理论原理,通过激励因素授权、认可和赞扬、成就感、奖励和进步、榜样来提高班干部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班干部;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27-001
  
   美国心理学家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管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1]。该理论指出,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不外乎两种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2-3]。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辅导员)开展班级工作的助手。得力的学生干部能积极支持和配合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工作,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激励班干部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建设优秀班集体而言非常重要。
  一、利用激励因素,激发内在动力
  1.充分授权,信任班干部
  优秀的班干部喜欢工作中独立的感觉,他们希望被委任一项任务或充当一个角色,并让其独立完成,希望班主任(辅导员)信任他,对他充分授权。作为班主任(辅导员),要想让班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就必须充分授权,鼓励他们。
  2.用工作本身做激励因素,体会工作中的成就感
  对成就感的渴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班干部对成就感的满足是班主任(辅导员)需要特别关注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每个班干部都希望工作富有意义,自己能够承担更多责任,能力得以施展,并且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这是班干部工作的最大动力。所以班干部成就感的培养和满足就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特别的关注。
  3.对班干部提供奖励和进步的机会
  奖励是对优秀同学在班级里突出表现的一种回报。班干部在班级活动中做出了不少贡献,为了班级的事情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因此,班级的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在相同条件下,对于班干部要适当倾斜。给他们发一些奖状、证书或者奖品,这是对班干部付出的一种回报,会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4.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励班干部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面旗帜,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班干部中间选择成绩突出、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同学作为大家的榜样,也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实施保健因素,消除管理中的制约因素
  双因素理论指出,保健因素虽然激励效果不明显,但是可以防止人们对工作不满意造成的损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干部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对工作表现出懈怠、不认真等情况。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辅导员)不应该一味地对班干部进行批评指责,要跟班干部一對一地展开交流,了解班干部的情况,有的放矢地为班干部解决实际问题。
  1.制定班干部管理办法,使班干部工作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成立班干部队伍之后,班主任(辅导员)首先要让班干部明确班委的职责,使班干部了解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这样才能在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下,各司其职,有序地开展班级工作。其次要依据本班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干部管理办法,对他们提出工作要求,并要求他们认真履行。
  2.完善班干部监督体系,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无论一个班的制度有多严、多细,缺少了监督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让制度得到落实,让班干部得到真正的锻炼,带领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在班上形成一种由老师领头,众人参与的监督氛围。老师可以对各项管理进行随时抽查,同学可以对各种班级活动和经费开支提出质疑等,并采用老师意见箱的形式给老师反应情况,让老师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3.解决认识问题,帮助班干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班干部是班级学生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级管理中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辅导员)非常有必要对班干部进行岗前培训,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班主任(辅导员)对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要予以指导,避免班干部盲目蛮干导致的系列不良后果,挫伤班干部积极性。
  4.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惩罚
  胡萝卜加大棒是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引申到我们的班级管理当中,惩罚和鼓励相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惩罚对班干部来说,毕竟是一种挫折,能因受到挫折而更加奋发者毕竟不多,因受挫折而产生逃避或抗拒心理的,却属常见。因此在惩罚犯错误的班干部时,不适合在班级公共场合下进行,会使班干部的自尊心受到较大的伤害,通过口头的或私下里进行的方式,保护了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形象,也减少了因受惩罚带来的挫折感。
  5.对班干部进行情感关怀。
  班干部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助手,他们也是一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家庭贫困、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产生困惑。作为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与班干部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激励因素,对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一个拉动作用,而保健因素则又起到一个推动作用。这样,实施双因素理论,一拉一推,使得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地带动了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对班主任(辅导员)实施有效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2]孙健敏.管理中的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1月
  [3]王建辉.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生干部队伍[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6):94-95
  [4]罗光文.浅析班主任工作目标管理的实效性[J].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2):36-38
其他文献
截止到1993年8月底,我国已有88个城市初步建立了人民警察巡逻体制,45,000名公安干警已走上街头巡逻.巡警究竟应当有哪些权力?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公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
摘 要: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主体)——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主导)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的智慧增值。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摘要:在建筑制图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增强专业制图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性,从而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情境 空间思维能力 理论与实际中图分类号:TO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100-001建筑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使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
摘要:本文对《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关键词:探究式;媒体教学;问题情境;发散思维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22-001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摆在制图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教研课题。本人在多年的制图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现把本人在教学中采用的具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1]。本文将以案例的形式,将任务型课堂教学引入职业学校专业英语——《饭店情景英语》的教学中,进行初探。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专业英语; 宾馆英语; 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10)7-124-002一、任务型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