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教育精神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广泛的爱;教育者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我斥责那些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些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育精神特质在于以爱使人成其为人。对教师而言,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操守,是一种敬畏。
  
  一、爱使教育成为可能
  
  教育源自爱,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取决于对教育的爱有多深。没有爱为基础,教育可能成为混饭吃的一种营生;没有爱,教育活动可能成为一种强制灌输,成为一种压迫、压制的反教育行为。爱之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无爱之教育,如同失去生命与活力的无水之池。
  “有爱的地方,就有天堂。”有了爱,教育活动成为春风化雨般的沐浴,优秀者更优秀,孤独者不再孤单,贫弱者不再贫弱,问题学生可能成为优秀学生。“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曾深情地写道,“要不是老师对我的爱,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要不是同仁、学生对我的支持,我的成果不会这么多;要不是我的亲人对我的爱,我也将一事无成。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回报所有为我付出无限爱心的人们。”[1]是爱激励他不断追求卓越,他同样以爱回馈他的事业和学生。
  陶行知曾有语:“好的教育可以使人成龙,坏的教育可以使人成蛇。”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坏的教育,它将教师与学生摆在对立位置,成为一种压迫人的反教育行为:教师有知,学生无知;教师思考,学生是思考的对象;教师作出选择,学生依从选择;教师选择课程内容,学生顺应这些内容;教师演讲,学生听讲;教师执教,学生受教;教师把知识的权威性与他自己职业的权威性混淆在一起,使他处于学生自由的对立面。[2]这种教育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习者被动、服从、缺乏主见和进取心等与身心发展背道而驰的结果,成为一种压迫活动。“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则知得之人。”(《孔子家语
其他文献
王奶奶的老伴很久前就去世了,儿女们都很忙,过年才能回来一次,王奶奶一个人在家,孤独地过着后半生。……我们来了,王奶奶多了欢笑,少了叹息。没想到人老了会这么孤独,回家让爸爸妈妈多抽时间看看姥姥、姥爷、爷爷、奶奶。    上面是昌乐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刘蕾同学在完成了班里布置的“走进社区——关爱社区老人”活动后所写的感想。  一开学,昌乐县实验小学的教师就给自己的学生们布置了每个学期的实践活动“大餐”
单位组织去春游,由于妻子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丈夫便执意要背着妻子游览整个景区。没想到他们竟成了景区的一大亮点,游客纷纷为丈夫的举动称赞。  家住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靳庄村的梁彦丽,是天水天祥集团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在她9个月大时,一次感冒高烧不退,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不幸降临到小梁彦丽的身上,但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对她的救治,到处求医问药,保住了她的生命。可是,无
今年是黄济教授90华诞,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我与黄济同志认识已半个多世纪。自从1956年我从苏联回国,分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我们一直同事到今。当时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教授,副主任就是黄济同志。他们两人都是从华北联合大学并入中国人民大学,又从中国人民大学调整到北京师范大学来的。  解放初期,国家实行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50年开始就请苏联专家来
有一次我带9岁的儿子去理发,进门就跟理发师说尽量剪短点。儿子抗议,说不要太短。  我说听我的,越短越好。结果就差不多理了个光头。我觉得好清爽,但儿子当场就哭了,说太丑了。  回去的路上我俩一直争,我说好,他说丑。  结果第二天上学,他一进门同学就都笑了。他很尴尬。之后的一周,上课时都一直带着帽子,老师让摘他也不摘,因为一摘下来同学们都笑他。  他屡次抱怨:“都怪你,让我总是被同学嘲笑。”我不以为然
L姑娘是同事的朋友,她时常来等同事下班,一来二去,我和她也成为熟人,便知道了她的故事:百日追爱记。  她喜欢的人是一位医生。3年前,她父亲病重,他是主刀,将她父亲从生死线上抢救了回来。自此,她就爱上了他,颇有点古人“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的意味。  我问她:“医生多大?”L姑娘如实道:“70后。”作为“85后”的她,有颜值、有房、有车、有钱,可谓单身贵族,她自认以她的条件去追医生,至少算是配得上。可
刘新成,1952年生,北京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主委,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世界历史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第二批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2009年4月,《中国教师》在首都师范大学专访了刘新成校长。     关于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    张瑞芳:刘校长,您好!近几年,各师范院校都在进行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水平参差不齐的班集体——后进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人意,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极大,是良好班风建设的最大障碍。如果说优生是明亮的珠玉,那么后进生则是暗淡的泥沙。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如果能适时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会让你取得意外的收获。 
《中国教师》5年来除了对“特别关注”栏目的全力打造之外,还精心策划了“走近名人”、“教海钩沉”、“古典文化专栏”、“字里乾坤”、“舞文弄墨”、“科学与人文”、“品古酌今”、“读书”等旨在提升教师人文素质的一批栏目。经过5年的打造,这些栏目逐渐走向成熟,表现为栏目作者队伍的稳定和栏目内容的系列化。  “走近名人”栏目,5年来登载了名人访谈录(或回忆性文章)30多篇,受访者是各个领域的卓有成就的大家,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筑牢广大妇女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思想根基  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不断提升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能力  打造“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品牌  激发妇女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建立引领服务联系基层工作机制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甘肃省妇联正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凝聚起全省妇女力量  为实现巾帼脱贫攻坚书写绚丽篇章巾帼家美积分超市  从一个积分到一种美德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巾帼家美
在彩色宝石的大家族中,碧玺绝对算得上是“风云人物”,它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在珠宝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份额,打出了一片自己的江山,这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叹。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碧玺的成功呢?   原来,碧玺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颜色,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几乎都可以在它的身上找到,所以碧玺也被美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同时,碧玺的价格相对其他贵宝石来说比较亲民。   关于碧玺的来历,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其中流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