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困境与对策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客观必要性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成效取决于其社会认同度,现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本文以心理接受通道假说为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困境和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认同 心理接受通道假说
  基金项目:本文为泸州医学院2013年校级课题“心理接受通道假说的完善与心理学论证”;2014年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课题“心理接受通道假说的完善与心理学论证”,编号:CSXL-143006;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辅导员专项)课题“心理接受通道假说视角下的医学生生命教育途径创新研究”、2014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网络负性信息统计学调查及成因与对策研究”,编号:201410632043等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俊,四川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科长,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周云刚,四川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医学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81-02
  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国民对其的内心认同感和接受度都很低,表现为心理上排斥和行为上抵触,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以心理接受通道假说为视角,初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困境
  (一)价值观与社会认同
  价值观是客观事物与主观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客观事物对主观个体的作用和主观个体对客观事物作用的反应。价值观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个性价值观要成为社会共同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能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体现了人民的普遍利益诉求,因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但却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认同困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困境概述
  当前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普遍流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主要障碍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认同困境:1.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存在认识误区,把科学规律当作主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对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然而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经济和物质活动,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因而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国家主观要求,很难体会到其科学客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足够的关注兴趣和实践勇气。2.人们对核心价值观体现的共同利益诉求认识不足,把共同利益诉求与个体利益需求隔离开来。市场经济可以激发个体内心的利益需求,通过竞争以获得个人利益的满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却容易导致集体的共同利益诉求被忽视。共同利益诉求被忽视就容易导致民众对体现集体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观被排斥和拒绝。推卸责任和极度自私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得到真正贯彻:上级命令下级学习,下级交付下属办理,下属布置给百姓,百姓忙着挣钱,核心价值观“溜冰”般被踢向了社会最边沿的角落。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利益诉求缺乏深刻认识,把眼前利益当作长远追求。急功近利反映了社会“浮躁、唯利”的不良心态,人们难以静心去思考和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眼前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长远利益被人忽视,国民心理上对其存在怀疑和抵触。
  二、心理接受通道假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困境的分析
  (一)心理接受通道假说的简要介绍
  心理接受通道假说是笔者201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在心理上存在正、负两种心理接受通道(简称正、负通道),负通道是人自然属性的表现,即本能,其通透性高,作用呈正反馈,且对正通道作用产生强干扰;正通道是人社会属性的表现,即理性,其通透性低,作用呈负反馈,且对负通道的干扰作用很弱。正、负通道作用进入心理整合系统后,心理整合系统按照“利己”原则对刺激作出心理反应,即心理效应(心理感受):“利己”则“愉悦”,易为个体接纳;“不利”则“痛苦”,个体强烈排斥。社会道德法规对心理整合系统的价值评判具有重要影响下,“价值评判”指导“行为输出”。
  图1 心理接受通道假说的模式图
  该理论还认为,负通道接受负性刺激,负性刺激多为本能刺激,“利己”元素浓厚,容易通过负通道引起强大的心理效应,由于其作用存在正反馈机制,因此负性效应经久难消;而正通道接受正性刺激,正性刺激多为理性刺激,“利他”元素浓厚,通过正通道后产生弱效应,且通过正反馈机制后效应迅速减弱,正性效应短暂难留。由此可见,人在本质上不过是“利己”超过“利他”的高级动物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不可提倡,但却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该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尽管“利己”或许体现所有生物的本性,但是我们仍然不主张过度放纵本性,毕竟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个体与群体是相伴而生的。所以,我们认为适度自私合理且可以理解,但“自私”与“无私”相对平衡才能塑造健全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
  (二)假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困境的分析
  以心理接受通道假说为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困境的成因,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1.负通道高通透性与过度刺激,是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困境的根本原因。负性刺激多属于动物本能类的刺激,负通道通透性高,接受负性刺激的作用后产生强效应,强效应进入心理整合系统并改变其效应比重(负性效应远大于正性效应)。同时负性刺激效应多“利己”,易被心理整合系统欣悦接受,进而对正通道效应产生强烈干扰,所谓“学坏一朝易,学好十年难”。“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属于负性刺激且符合“利己”原则,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正性刺激,偏重“利他”,因而很难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当前社会“利己”的负性刺激太多、太强,严重干扰了“利他”正性刺激,多数人心理整合系统正、负效应严重失衡,即心理内稳态遭到严重破坏,国民普遍出现了严重社会心态失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得到广泛认同。
其他文献
摘 要 虚假诉讼涉及的范围较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虚假诉讼入手,通过实地调研,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分析虚假诉讼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具備的特点,概括为诉讼要件的合法性、诉讼主体的复杂性、虚假行为的违法性三个方面,着重体现虚假诉讼违法性的特点,凸显本文打击虚假诉讼的写作主旨。制定对策必先究其原因,本文主要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为研究视角,分析为何会滋生虚假诉讼,主要原因有三个,利益的驱使是根源,法院
摘 要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向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安全及可预见性的核心制度,是成员方解决政府间贸易争端的强制性及排他性的合法渠道,是一种以法律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本文试从GATT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过程入手,并从争端解决方式,处理步骤,约束力方面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四方面对GATT和WTO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在
摘 要 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增设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正式将“恶意欠薪”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和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具有深远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它拓宽了劳动者维护权利的途径,提高了对用人单位的威慑力,有利于巩固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恶意欠薪 劳动报酬 入罪  作者简介:堵久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
摘要 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人民法院办理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案件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时由此产生的行政审判程序、裁决与执行的公信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唐山市近年来房屋征收与补偿案件办理情况的若干思考,提出了新形势下提升人民法院办理房屋征收与补偿案件公信力的建议。  关键词 房屋征收 补偿 司法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
摘 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浙江省土地征收补偿的现状并研究浙江省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分析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式提出完善意见,以期达到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补偿安置方式 农民权益  作者简介:杨关峰、王思旻,吉林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法官员额制改革将是近年来法院系统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的时间紧迫、难度大,关系着未来我国法院能否建立起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的法官队伍。法官员额制改革使得现有的法官数量大幅度减少,将使案多人少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改革阻力,推动法官员额制改革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法官员额制改革的背景和面临的改革阻力,提出设立员额制外普通法官的设想,赋予普通法官一
摘 要 上杭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政府、企业及个人对环境污染的权利与义务。水污染之严重目前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在防治水污染这个环节,政府环保部门、排污企业及公民均具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本文认为明确各环境主体的权利义务,对从根源上思考并寻求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 环境主体 水污染 权利义务  作者简介:朱建芳,福州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
摘 要 近年来企业拖欠工资等情况经常发生,法院受理欠薪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处理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临安法院2012年以来受理的欠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类案件的特点及案件数量大幅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法院处理该类案件存在的困难,对该类案件如何进行应对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更加妥善的处理该类案件,维护临安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欠薪案件 法院 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金晶,浙江省临安
摘 要 《雇佣劳动与资本——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在这12小时中这个工人制造了一个机器零件,这一零件所需的铜铁等原料为20马克,燃料煤及其他的费用需要1马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3马克的工资,总计这一零件的花费“20 1 3=24马克”。这一零件使资本家从购买者手里获得27马克,这样就比他的实际支出费用多出3马克。这6马克就是“劳动的价值”。可是,对于工人来讲,12小时的劳动所获得的的价值量
摘 要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参与将有利于弘扬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也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社会事务、政府事物中去,但同时,在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对民意的忽略时有发生。本文结合杭州市地方政府车辆限牌决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