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基与羧基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两种阴离子型纳米指纹显现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e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包埋[Ru(bpy)3]2+的纳米SiO2,赋予指纹显现试剂高效光致发光性能和绿色环保优势;尝试使用氨基前驱体和氨解反应两步法,制得羧基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通过巯基前驱体和氧化反应两步法,制得磺酸基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并综合比较了羧基修饰和磺酸基修饰两种表面修饰路径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染料和包埋产物的紫外可见区吸收峰值分别在452.43 nm和476.06 nm,羧基修饰和磺酸基修饰纳米SiO2的平均粒径约为40 nm,DLS粒径分别为122.4 nm和110.1 nm,Zeta电位分布峰值分别为-33.16 mV和-34.99 mV,两种体系对于悬浮液酸碱度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正交试验考察两种材料显现潜在指纹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稀释比例1:3、pH值2.9、浸显时间5 min,稀释比例1:5、pH值3.5、浸显时间5 min.此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显现效率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纺织品成分标签是纺织品技术法规严格控制的内容之一.论文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棉/涤混纺织物中棉含量进行分析.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用于消除由颜色、纹理和厚度等差异引起的纺织品光散射和光谱基线漂移;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迭代保留信息变量(IRIV)三种特征变量优选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用于棉含量近红外简化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经IRIV变量优选方法处理后,建模变量数减少到6,PLSR模型的RP和RMSEP分别为0.909和9.721.
由于MEMS磁力计自标定过程无法实现与MEMS加速度计间未对准误差的估计,提出一种利用加速度计矢量作为辅助信息,对磁力计的误差参数及磁力计与惯性单元间的未对准误差参数的一步估计方法.首先.对加速度计进行标定处理;然后,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力计间点积不变的性质,构造误差参数模型;最后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完成对误差参数的迭代求解.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本文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估计出的磁力计误差参数的误差在10-4量级,标定后的磁力计与加速度计所在的惯性单元间的旋转角稳定在苏州磁倾角47.5°附近,完
视觉SLAM技术在动态场景中存在定位漂移和创建地图扭曲的情况,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掩模技术的双目SLAM算法,运用视觉几何约束法在动态场景中得出动态特征点,将检测出的运动物体区域作为图像掩模.在ORB-SLAM算法中引入动态区域掩模分割和剔除动态区域的功能,可以保证相机的定位和构图不受动态场景中的运动物体的影响.根据动态特征点和分割结果在动态场景中用矩形框标识出动态区域掩模,剔除特征匹配中动态特征点,从而可以降低运动物体对SLAM算法精度的影响.经实验得出,改进算法较双目ORB-SLAM算法在动态场景中
采用传统方法对微地震电磁信号实施监测控制时所用的时间较长,且监控到的微地震电磁信号幅度曲线与实际幅度曲线之间的误差较大.为此,论文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和超声传感的微地震电磁信号远程监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源模块、NRF2401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和超声液位传感监测模块组建单片机和超声传感单元,并采集微地震电磁信号.根据相邻道地震信号间的相关性,对微地震电磁信号做相关性运算,去除微地震电磁信号中存在的噪声,有效提高监测准确度.由于其他地震波与直达波的性质存在差异,为此,该研究在分离直达波的基础上,重建震源激发信
为解决振动下惯性随钻测量(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MWD)方位角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位漂移在线闭环补偿方法.考虑陀螺仪随时间漂移而加速度计长时测量稳定,利用多传感器分布式信息融合,获得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测量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在钻具坐标系下的向量误差,建立存在振动的方位陀螺漂移PI控制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函数逼近理论的新型神经网络结构,通过优化权值直接确定法(Optimized Weights Direct
尽管背压路由优化了传感网络的吞吐量,但其也存在数据包传输时延大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时延感知的背压路由(Delay-Aware Backpressure Routing,DABR).DABR路由估算数据包驻留在队列中的时间(驻留时间),并依据数据包队列积压差和驻留时间决策路由,优先传输驻留时间长的数据包,进而在不损害网络吞吐量性能前提下,缩短数据包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DABR路由提升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并降低了数据包传输时延.
为了解决传感器故障识别过程中识别效率低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外部载荷位置预测的光纤传感器故障信号识别方法.通过合成外差算法和傅里叶变换解调和去噪传感器信号;采用本征模函数提取不同故障下信号特征,并将其分为状态信息和扰动分量两部分,计算二者之间的近似性,结合线性模型提取故障信号特征向量;利用系统灰色性故障识别方法和外部载荷位置预测传感器多角度负载并进行融合处理,构建灰色关联矩阵计算其与标准数据之间的贴近度,完成光纤传感器故障信号识别.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故障信号解调、去噪以及识别方面均具有明显的
本工作开展了钢网片-聚乙烯(PE)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中低速动态拉伸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其破坏状态、强度特性和能量吸收特性,并研究了纤维体积含量、钢网片层数和拉伸速率对其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E纤维和钢网片的添加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变形能力与耗能能力.相对于基体材料,钢网片-PE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为显著的增强和增韧效应.钢网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PE纤维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纤维体积含量、钢网片层数和拉伸速率均对钢网片-PE纤维水泥基复合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在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中,普遍存在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临时抵御问题和最优解问题.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攻击方法和抵御方法.目前大量的文献都针对抵御算法展开研究,而很少有学者研究攻击方法.在网络安全领域只有更好的了解攻击,才能掌握抵御技术.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MDP)的攻击策略生成模型,利用该模型生成针对某种抵御方法的攻击策略,接着以协
研究了偏高岭土对蒸养(60℃蒸养12 h)钢渣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偏高岭土后,蒸养钢渣偏高岭土复合水泥胶砂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最佳掺量下能够与纯水泥胶砂的力学性能持平.偏高岭土加速了蒸养钢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并加速了硫酸盐消耗,促进AFm相的形成.蒸养钢渣-偏高岭土复合水泥体系中C-S-H和C-A-S-H凝胶量增多,生成碳铝酸盐相固定活性Al2 O3,有利于稳定钙矾石相.同时,偏高岭土显著改善了蒸养钢渣水泥体系的孔隙分布,使基体更加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