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四种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对判断肿瘤微卫星状态的价值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病例255例(常规切片140例,组织芯片1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情况,肿瘤细胞核无着色时计为阴性,着色细胞比例<5%计为局灶阳性,任何一种蛋白表达阴性即判定肿瘤为MMR蛋白缺失,提示肿瘤为高频MSI。全部病例同时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直接检测肿瘤MSI状态。

结果

采用常规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140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8.6%(138/140),对MSI肿瘤检测的敏感度为94.9%(37/39),特异度为100.0%(101/101);与PCR–毛细管电泳法结果不一致的2例均为至少一种蛋白局灶阳性。115例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判读率为91.3%(105/115),可判读病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105/105),检测MSI肿瘤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为100.0%;不可判读病例均为至少一种染色内对照细胞核无着色,10例无法判读。

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种MMR蛋白表达筛查MSI结直肠癌的方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可在日常工作中常规开展。对仅有少数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的病例应高度可疑MSI肿瘤,需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和HIV双重感染者(TB/HIV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开始后1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病监测系统中519例TB/HIV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调查其人口学特征信息、HIV感染情况、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抗病毒治疗(ART)、诊断时痰检结果、抗结核治疗开始后2个月痰检结果、痰标本培养结果、抗结核治疗期和治疗依从性等。采用秩
长期职业接触锰,会引起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锰主要侵害基底神经节,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干扰中枢神经的能量代谢,改变神经递质,激活氧化系统导致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等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对锰所致神经毒性作用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研究锰神经毒性的接触性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及基因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等早期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防治锰的神经毒作用。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核心场域,师生通过各自的话语来实现交往,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对于课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课堂话语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我国课堂话语研究的历史脉路分为萌芽、成长、深化三个阶段,其中萌芽阶段主要是以理论层面的研究为主,采用笔记分析法;成长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课堂话语的具体要素和对比研究,主要采用课堂互动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的混合使用;深化阶
期刊
目的探讨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复习6例胃肠道IFP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44~87岁,中位年龄61岁,平均年龄62岁。2例发生在胃,2例发生在空肠,1例在回肠末端,1例在直肠;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和排黑便。6例IFP镜下形态相似,主要位于黏膜下层,由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构
期刊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独立分型意义。方法对120例胃GIST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HB和SDHA蛋白表达,同时所有病例均进行CD117、DOG–1、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CK)、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部分病例还进行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