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源于问题的产生,始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才会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激起学习的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采用问题情境的形式来呈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想问“为什么”,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对此教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的魅力,创设追求新奇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们说“今天先让你们来当小老师,来考考老师,看谁能考倒我。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可以快速的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有些孩子想难倒我,故意说很大的数,结果我不但说得对而且快,引发孩子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窍门,带着渴望和兴趣进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在学生的认知突破上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识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学中采用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把问题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并且在学生认知结构最近发展的知识为素材,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抓住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为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和相应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并提出要求:“想想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最好把他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可以怎么做?为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和探究,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自己想要的图形。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来这样引入:“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有很多,能把你所知道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告诉同学们吗?”孩子们有的说:“人民币上有一行字母和数字,那是发行的代号和年代。”有的说:“把一百元的人民币对着光看有一条金属线,如果没有那就是假钱。”还有的说:“人民币上还有一个角上有一个或几个小黑点,是供盲人辨认的。”……孩子们在相互的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既开阔了知识的视野,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质疑则是思维的导火索。数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自觉地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主动参与获取新知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在实践操作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虽属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很抽象的。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活动,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发展。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操作活动来理解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
  问题1: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否用“邻边相乘”的方法?
  学生把各自制作的长方形框架沿着对角拉成越来越扁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这一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学生逐渐意识到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没有改变而面积却在不断变化,从而否定地回答了问题1。
  问题2: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通过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剪拼拼,一会儿都成功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对问题2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问题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课中创设的操作情境,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层层递进深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先排除最容易发生的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错误,再正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思考结合,最后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个问题和相关操作活动可谓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既展现学生对这个重点知识的建构过程,也凸显了学习数学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魅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同的问题情境,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兽药监督、是指兽药监督职能部门即各级农牧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兽药管理法规,对被监督部门其中包括兽药研究、生产、经营和使用部门的兽药实行的监督。兽药监督与被监督是兽药
倡导以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为教育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强化学生元认知策略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意识培养提供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构建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的相关成果,依托思辨能力层级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不像其它阶段摄入的基础性知识比较多,而是主要以深层次的知识为主,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关注。针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是重中之重,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本文主要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探究能力 方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课改实验的稳步推进,我们广大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快速进入角色、尽快成为新课改中合格教师的挑战。教师的高瞻远瞩、观念更新,教师的锐意改革、教法创新,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渗透 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
【摘要】按新课标的要求,在美术教学时应注重美术欣赏、审美情趣发展,同时在课堂上也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开放、创造、锻炼独创维能力,增加美术欣赏兴趣。  【关键词】欣赏 能力 提高 情感 文化情境 创新 发散性思维  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即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由局部到整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再不断反复的循环,
种衣剂(亦称包衣剂)技术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十大农业增产技术措施之一,是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即提高“三率”中种子包衣率。由于我省是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
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是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兴起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解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江雪》
【摘要】作文教学,应从七年级抓起,贵在坚持,将写作的练习自然渗入到每个单元的任务型教学中,让孩子们自然养成写的习惯,我们还要坚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不要让写作成为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乐写。  【关键词】英语写作 书写习惯 信息输出 乐写 评价  英语写作是人们运用英语文字,符号进行记录,信息传播及表达情感等思想交流的语言活动,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写的能力培养是英语学科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在高喊着“低碳”。我们在关注社会发展的“高能耗”的同时,课程改革中的“高能耗”也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敲响了警钟。回过头看看我们以往的课堂,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创新”:导入要费尽心思设计的新颖独特,多媒体课件要制作的精美绝伦,习题的形式要与众不同,板书要别出心裁。因此我们往往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表面上看,我们的课堂是“活”了,有太多吸引孩子的地方。然而,学生在这浮华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