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这是个数学问题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3D打印机怎么办?其实只用一张纸,也能创造大千世界——
  大家还记得以前大脸兔介绍过的折纸达人刘通吗?区区一张方形纸,不剪不裁不拼贴,却能被他折出万千造型。他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栗子君说是“算”出来的,你信吗?
  强大的折纸几何学
  拆开一件折纸作品,将其还原为一张纸,可以看到纸上布满一条条折痕,构成许多几何图形。这其中蕴含着大量数学概念和原理,例如你学过的相似、轴对称、点对称、全等、比例,以及将来可能要学的迭代、递归等等。
  据说在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就懂得运用几何知识来折纸,同时他们也用折纸来研究几何问题。到19世纪,欧洲人也开始将折纸用于数学和科学研究。
  折着折着,人们发现,折纸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比想象的多得多。在几何作图方面,折纸甚至能甩尺规作图几条街,许多任务,比如作正七边形、三等分任意角、求2的立方根等,尺规作图没法完成的,折纸都能搞定。至于将一张纸等分成13、15、17……份,对刘通这样的折纸玩家来说,不过是基础的入门技能。
  这还不算,还有更猛的——跟刘通同为世界顶级折纸大师的美国大叔罗伯特·朗,竟然开发出两个折纸软件Tree Make和Reference Finder。依靠7條折纸公理,这两个软件可以计算出用户想要的任何造型的折痕展开图,以及正确的折叠顺序!
  什么公理这么逆天?不用说,它就是咱们今天的教学重点——
  藤田—羽鸟公理
  中国人发明的折纸,自隋朝传入日本后就立刻受到热烈追捧,最后还成了日本的国粹。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又把眼光投向了折纸中的数理问题,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研究热潮。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成果,大概就是“藤田—羽鸟公理”。
  这一组公理共7条,其中6条由日裔意大利数学家藤田文章于1991年提出。藤田指出了折纸过程中的6种基本操作,用来定义纸张如何折叠。10年后,另一位数学家羽鸟公士郎又补充了一种操作。于是这7种操作被合称为“藤田—羽鸟公理”。经罗伯特·朗证明,它们涵盖了折纸过程中的全部折法。下面我们来看看7条公理的具体内容。
  公理1:已知A、B两点,可以折出一条经过A、B的折痕。
  本操作非常好理解,即相当于过任意两点作一条直线。
  公理2:已知A、B两点,可以将点A折叠到点B上去。
  这一操作也很简单,即相当于作出已知两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公理3:已知a、b两条直线,可以把直线a折到直线b上去。
  在本操作中,只要直线a、b不平行,那么折痕就相当于是它们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
  公理4:已知点A和直线a,可以沿着一条过点A的折痕,把直线a折到自身上。
  不难看出,这一操作相当于过点A作直线a的垂线。
  以上4个操作非常简单,但你可别小看它们,会用的话已足以解决一些难题了,比如——n等分任意线段!先以三等分线段为例,步骤如下。
  ①取一张长方形纸(比例随意),记为矩形ABCD,将点A折到点C上,点B折到点D上,折痕交于点E。
  ②过点E将边AB折到自身上,折痕与边AB、CD分别交于点F、G。
  ③过C、F两点进行折叠,折痕CF交BD于点H。
  ④过点H将边AB折到自身上,折痕JI交边AB于点I。点I即边AB的三等分点。
  证明也不难,都是学过的知识,大概思路如下。(温馨提示:几何头大的同学可以跳过,不过栗子君建议还是看看,因为真的很有趣)
  更厉害的是,若重复步骤③和④,经C、I两点折叠,折痕交BD于点K,再过点K将边AB折到自身上,得到的点即边AB的四等分点;继续以上过程,可将AB五等分、六等分……
  怎么样?见识到公理的威力了吧?然而有趣的还在后面。
  公理5:已知A、B两点和直线a,可以沿着一条过点B的折痕,把点A折到直线a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过一个点有两条能把点A折到直线a上的折痕,即这一操作可以有两个解。
  公理6:已知A、B两点和a、b两条直线,可以把点A、B分别折到直线a、b上。
  这个操作更猛,最多可以有3个解。等上高中学了解析几何,你会知道其意义有多重大——这就相当于解一个三次方程!
  也正因为如此,折纸操作才变得灵活无比,功能无比强大。相比之下,尺规作图最多只能有两个解,自然难望其项背了。
  公理7:已知点A和a、b两条直线,可以沿着一条垂直于直线b的折痕,把点A折到直线a上。
  这一操作,相当于过点A作直线b的平行线,交直线a于点A’,折痕垂直平分线段AA’。
  折纸,用刘通的话来形容,是一种“分配的艺术”——它不像绘画、雕塑等是通过加减法来造型,而永远必须在“1”张纸上进行构想和创作,“一次成型”。所以折纸必须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配。以上7条公理,为精密计算折纸操作提供了可能,在其基础上,全世界的折纸极客们各显神通,开发出千千万万种玩法。
  下面咱们一起来体验几种炫酷的玩法。快,准备好,让栗子君看见你的双手——
  更多操作猛如虎
  玩法一:n等分任意线段。
  这是一种比前面介绍的更简单的折法。先以七等分为例。
  ①取任意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得到将纸八等分的折痕。
  ②过右下角的顶点将底边往上折,使得左下角的顶点落在左起第1条折痕上。
  ③将折起的底边对准其他折痕一一折叠。
  ④打开,得到的折痕将底边等分成了7份。
  简单不?自己试试将纸五、十一、十三、十七等分吧。
  玩法二:三等分任意锐角。
  ①取一张长方形纸,记为矩形ABCD。在边CD上任取一点E,∠EAB即为要三等分的角。
  ②在边AD上任取一点F,过该点将边AD折到自身上,折痕为FG。
  ③将边AB折到线段FG上,折痕为HI。
  ④将点A折到线段HI上,同时点F折到线段AE上,此时点H的对应点为H’。将纸打开后再经点A和点H’进行折叠,折痕AH’即为∠EAB的三等分线。
  会分了没?如果要三等分的是钝角,又该如何分呢?
  玩法三:三浦折叠。
  该折法由日本人三浦公亮发明,它之所以大大的有名,是由于解决了困扰工程师们许久的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的收纳问题,堪称折纸助力科研的典范。其强悍之处在于可将物体折成原大的几十分之一,然后实现秒开秒合。折叠方法非常有趣,咱们看图说明。
  好玩吗?哼哼,以上不过是折纸学问中的沧海一粟。你能玩出什么新创意呢?要不然先从看折痕图复原大师作品做起好了。
  最后送上刘通最著名两个作品的折痕图,就算懒得动手折,涂上色挂到墙上欣赏也美美的啦。
其他文献
一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政府应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应创造条件把这种推动转化为经济区域进行产业功能转换的自身动力,使产
他说,祖国的需要就是他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他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他的人生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师昌绪,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60多年前,一个中国留学生致信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并将这封信印成传单向美国人民散发。《波士顿环球报》在头版头条印上他的照片,这位年轻人成了美国轰动一时的新闻
期刊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开始逐渐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的 数量开始急剧性的增多,项目的 性能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市政工程项目的 类别变得越发的丰富,想要进一步的促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加.自来水管道工程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以及供水质量.在自来
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全世界的地位日趋领先.我国的各种经济建设工程、利民工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在这些丰功伟绩的背后,我国水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是加强水利规划管理,规范水工程建设行为,保障流域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维护河流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在流域管理中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履行
我国一直以来都将农业作为经济的主要支撑,由此可见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农业的种植更离不开水利的灌溉,在大力促进我国经
星挡赛rn唐一菱 15岁rn就读学校: 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rn指导走师:李萍rn部分获奖经历:“童心如歌”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展特等奖;“童心如歌”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