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通过采取合适的解题技巧,攻克阅读理解的难关。
  【关键词】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浏览高中英语试卷,可以得出这是“阅读理解”的天下。直接关系阅读理解方面的分值共计90分,占试卷总分的69%。此外,剩下分值的25分写作题也与阅读理解间接相关,大量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阅读理解能力决定高中英语成绩的高低,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阅读理解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历史地理、科技风土、娱乐体育、人物故事等方方面面,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描写、可以记叙、可以说明、可以议论,甚至可能是新闻报道或小说节选。但无论选择什么题材,以何种体裁来表现,阅读理解的题型不出细节题、词义题、推测题和主旨题四种。在四种题型中,细节题和词义题属于客观题型,从文中一般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多是一些细节方面的时间、数字等;推测题和主旨题属于主观题,必须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才能得出答案,命题源于文章中一些复杂句子或首尾段落。
  一、细节题
  这类题型主要针对文章的细节之处,比如时间、地点、特征等,是用来考察学生在通读过程中对细节的敏感度。细节题的答案一般都在文中,当然并不一定是原句,可能经过了近义词的转换或者是简单的加减运算,做此类题切忌望文生义。
  细节题的常见提问方式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false(except that…);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not mentionged)in the passage;what(who、when、where、why)…;诸如此类。
  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注意四点:1.词语定位,在命题时,常常会用同义词替代文章中的词语,分析题干时,学生需要抓住这个关键词语,然后迅速找到其对应词语在文章中的位置,从而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2.wh检索,当使用who、what、when、where、why等提问时,学生应注意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事件、地点、原因等,检索出与问题相对应的信息;3.rue或not true题型,当遇到这类问题时,学生首先应浏览四个选项,然后迅速返查选项在文中的出处,比对选项与文章细节的吻合程度,找出问题所需要的解答;4.计量题,计量题是细节题的一种,在阅读理解中屡见不鲜,然而,这类题考查的不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学生对细节的注意力,比如常见的时间、距离计算,遇到这类题型,学生需把握住关键性的信息,不要张冠李戴。
  二、词义题
  词义题是针对某个词或短语的意义进行命题,所提问的词或短语或者是很陌生或者是有深一层的意义,这种题是用来考察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
  词义题的常见提问方式有:the word…refers to…;the underline word/phrase means…;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in meaning to…;等等。
  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必须找出上下文所蕴含的关键线索,概念、阐释甚至是关联词和标点都不能错过,有时,还需要借助学生的日常经验。常用的办法有:1.寻找相关定义,命题人会根据作者给出的相关定义进行命题,因为作者提醒读者需要注意或者是作者认为有难度才会给出具体阐述,这里,学生需要注意“that is,refers to,that means”等短语;2.对比定位,为了表示截然相反,作者会运用反义的短语来进行表述,命题人抓住作者的强调心理,让学生进行作答,在这里,学生需要关注的是“while、but、rather than、though”等词或词组;3.运用构词规律,在英语中,有一些惯用的前缀和后缀,比如“anti、auto、circu、com、er、ood、less”等,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前缀后缀猜测词语的意义;4.联系生活常识,有些时候,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选择,因为再深奥的文章也是来源于生活,脱离不了作者的经验。
  三、推测题
  推测题是针对作者的态度、观点、写作手法等进行命题,询问文章为明确表达出来的深层意义,用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这类题型的难度较高,学生常常失分较多。解答推测题,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理解表面意义,初步理解文章,这是推测的基石,如果学生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都有困难,推测就更无从谈起了;2.深度挖掘,由浅进深,由表及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归纳,不能浅尝则止,推测题显然不是文章已摆在明处的事实,也不能随意猜度,推测题是以文章为依据的,简单地说,推理是根据文章已有线索进行猜测,不能不猜,也不能乱猜;3.不能以自己的态度来作判断,推测要忠实于原文的事实,要是作者想要表达而未宣之于笔的意义,学生切忌以自己的态度来取代作者的观点,因为或者是学生的态度会有偏颇,或者是作者的观点可能与众不同。
  四、主旨题
  主旨题是针对文章的中心或题目进行命题,用来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这种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但难度不是很大。主旨题的常见提问方式包括: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the general theme of the text is…;what’s the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passage;the…paragraph mainly discuss…;等等。
  阅读理解是对学生词汇量、能力和解题技巧的综合测试,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这一大关,必须从点滴做起,积累词汇、培养能力、总结规律。在一定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在考试时才不会乱了阵脚,进而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晓兰.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J].201l.
  [2]张明.浅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J].2011(12).
其他文献
采用Penomenex氨基柱为分析柱,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HPLC-ELSD)测定油梨种子中不同可溶性糖的方法,并比较了热处理对油梨种子中不同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
肥胖竟是基因惹的祸?原来“FTO”基因能让吃的食物增加能量;“FTO”基因变异的孩子更喜欢吃脂肪、油、甜点类的食品;肥胖儿体内的“多巴胺受体基因”偏少……让我们一起来解
功能会话的语言,语法现象比较简单,比较口语化,生活化。功能对话中时态一般有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将来时态,进行时态,一般没有比较繁杂的时态;口语的语法结构比较简单,词汇也比较简单。因此功能会话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时,一定不要把简单的讲复杂了,这一点火候要把握好。现在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是如何将功能会话教学与语法教学有机相结合的。  一、功能会话教学如何有机的与语法教学结合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利用到达和服务与时间的反函数 ,获得了一种计算与ATM交换连接的最坏情况延迟的直接算法 .在借鉴经典的强实时系统静态优先级调度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分区算法来计算ATM交
在英语中,介词是最活用的一类词,属于功能词,其特点是语义较多且较为抽象复杂,因此介词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介词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教师可以
Instruction English language attracts worldwide attention,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function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business,education,politica
期刊
【摘要】合作式学习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它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合作式学习教学法的内涵,着重探讨了现阶段合作式学习教学法在英语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教学法 英语教学 策略  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中,高等教育发挥着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一堂好的教学,既要重视科学性,也要重视艺术性,那么如何通过课堂表现教学的艺术性呢?  一、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课堂讲授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语言水平在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说话要讲究艺术,相声演员的表演往往引人入胜,主要是靠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和扎实的基本功。在讲课时,也要讲究课堂艺术,才能吸引和感染学生,达到理想
陶行知说过:“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利于上课专心听讲,良好的教学常规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终生享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如何通过建立小学英语课堂常规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对英语非常好奇,因此课堂上的他们既活跃又好表现。他们想着早一点开口说英语,这样的热情对
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both an important cours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ut also a necessary skill which global citizens must own.How to def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