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巧妙的“问”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巧设提“问”
  走进课堂确实不难发现这种现象:有的提问过浅,学生随口而出,看似热闹,其实“无须动脑”;有的提问过深,学生很难回答,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提问表达含糊,令人摸不清头绪,无从回答,使得师生彼此尴尬;有的提问形式单调,提不起学生兴趣,令人索然无味。但这并不能说明课堂提问这一方法过于陈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提问不当所致。我们听到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呼唤,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忽视了“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语)的教诲,丢失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没有艺术的教学,是枯燥的;没有艺术的提问,是乏味的”。身为教师,理当成为“善问”“巧问”的智者,只有把握“分寸”,才能问出精彩。
  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激情。然而在教学时,有时情境的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如在《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一课中,我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教学伊始,是一幅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情景图。开始试讲时,就由教师陈述的方法来过渡,课后发现这样教学一带而过,学生意犹未尽,并且全部都是教师在讲。第二次再讲,我找来了一个故事短片,动画和讲解结合。进行第二次试讲,短片的预设很吸引学生眼球,可是短片占据时间过长,剩余时间不能充分解决重难点知识,而且学生只顾看短片忽视了学习新知识。于是,决定把这段短片取消,还是由教师讲述这个故事但描述的要精彩一些,“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神通广大,可他也经常闯祸,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孙悟空把蟠桃全都吃光了,七仙女一个仙桃也没摘到,纷纷向王母娘娘告状。”并提出问题:“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你能用加法列式吗?”“还能用乘法来表示吗?”这次创设了“知”“情”“意”“趣”于一体的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为后面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打下伏笔,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内容
  课堂提问如果问得过早,学生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起不了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提出问题。一节课中,不可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热烈,一味到底问个不停,使课堂教学变成提问式教学,其效果必将适得其反。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备课时在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环节,我预设的问题是:“0×7=7×0=等于几,为什么?”“0×3、9×0、0×0等于几怎样想?”“像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还能说一说吗?”“你发现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可是试讲时,问题的时机是把握了,可学生对乘法的意义说的不到位,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出现了很多计算的错误。课下,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原因,发现乘法的意义没有真正的理解,导致“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只是记忆,所以计算时出现了错误。通过反复思考决定设计这样的问题:“0×7=( )、7×0=( )都表示什么等于几怎样想?”同桌讨论,指名提问,“像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还能举一个例子吗?”“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虽然只是简单地添加了几个字或是改变问法,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一听便能很好地说出了乘法的意义,“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学生顺理成章的概括出来。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508×3=的计算方法时问:“十位上3和0相乘应该得0,为什么不得2?”学生的回答更加精彩只是简单的一句话:“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再加上个位满十进上的2,所以得2不得0。”学生能这样运用正是道出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真谛。这样的问题是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究处设问,层层深入,问得及时、恰当,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收到了有效的教学成果。
  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40分钟的课堂,需要我们潜心经营,需要进行有效提问,并在课堂中问出精彩。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爱国一小)
其他文献
十分荣幸,近期笔者被选派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南省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培训使笔者进一步了解了当今鲜活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校科学管理的最新成果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动态,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学学校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学校校长有了更多的现实思考。  正视农村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安全。农村学校办学环境相
上海锅炉厂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1025t/h亚临界压控制循环锅炉,第一台安装在石横发电厂(5号锅炉),1987年6月30日并网发电。运行2年后,末级再热器发生局部超温爆破。经过分析
期刊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注册资金13200万元,员工近600多名,总资产数亿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制药企业。2004年6月25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
<正> 0 前言1955~1965年是日本电力工业恢复、引进、急剧成长的年代。1965~1975年是火主水副、燃料革命和大型化跃进的年代。1975~1985年是环保问题、燃料问题与核电之间的协调
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握笔姿势、笔顺规则、笔画要求等都需要慢慢渗透,这难免枯燥乏味。在信息技术手段下研发出写字教学微课,并尝试运用于教学中,可为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具有独特的一面。一年级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在孩子初学写字时,就应该让其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时做到三个一:身子端正,眼离笔尖一尺;握笔正确,手指握笔处离
本文主要介绍上海锅炉厂利用计算机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方面所作的一些研究。
目的探讨松萝酸钠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其促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细胞划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松萝酸钠(0.34,0.68,1.37,2.74μmol&#183;L^-1),观察不同作用时间(4,8,24h)后,药物
目的 介绍分子印迹技术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综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各类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对近几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全面地回顾和整理,阐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物传递系统中
目的制备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70注射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拟定处方及制备工艺,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建立质量标准并对3批产品进行检查。结果3批产品均符合所建立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