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计划诞生幕后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嫦娥”不想与谁竞赛,她只想实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奔月梦,她是提升全球华人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催化剂,是中华民族智力与实力的展现。
  探访月球,已然成为当下人类最大的“时尚”:日本的“月亮女神”已经上路。印度人准备“靠近”月球,美国计划重塑“阿波罗”的辉煌,俄罗斯、欧盟也在行动……在“探月热”全球涌动之时,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就要出发了!中华文明中的“嫦娥奔月”传说,就要变为现实。13亿中国人,在浓烈的气氛中期待着这一刻——这是他们历经了几千年的梦想!
  
  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奔月”
  
  上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体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万户”。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将自己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绑着47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这个中国人虽然未能如愿,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写就了这个星球上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如今,他的后人不仅实现了他的梦想,还要将梦想延伸得更远、更远。
  “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让中国人坚信,月球不再遥不可及。
  2004年2月13日,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这些让全世界华人感到振奋的宏伟计划,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眼里,是中国人不懈努力的必然。
  “25年前,我的研究就從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欧阳自远告诉本刊,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时,向中国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样品铸在一个有机玻璃盒内,从外面看起来很大,其实只有1克的重量。有关部门很快找到了远在贵阳的欧阳自远。
  “我们将这1克月球岩石切成两块,一块保存起来,一块用来研究。美国人赠送月岩样品,其实也是在探测我们的测试能力和研究水平,虽然这话没有明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是让美国人很信服。”欧阳自远说,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25年后,尽收中国人眼底的将不再只是一块只有!克的石头,而是整个月球!2007年8月10日,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正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9月16日,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一号”将于24日1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
  
  “嫦娥”计划诞生幕后
  
  我国的探月计划是从1994年才开始的。
  在这之前,有一个小插曲。1992年前后,国内就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当时为了迎接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将其永远“烙”在月球上,以此扬国威、鼓士气:这个设想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还是得到了一批学者的支持,很快便形成了文字向中央打了申请报告,并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完成发射任务。但中央认为,“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最后被否决了。
  后来,“863计划”专家组请欧阳自远递交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到了1994年,“863计划”专家组通过了欧阳自远的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经费。这是中国人花在月球上的第一笔钱。直到2003年底,一份厚厚的正式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
  在欧阳自远的描述中,“嫦娥一号”担负的是“4+5行动”任务——完成4项科学任务:拍摄三维立体月球地形图,探测月球上特殊元素的分布,评估月壤厚度和氦-3的储量,摸清距离地球40万公里的空间环境;实施5项工程目标: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开展首次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最后,“嫦娥一号”在绕月飞行一年,完成预定任务后,将可能主动撞月,拍摄近距离、高分辨率的月球照片,搜集撞击瞬间的相关数据。
  还应提及的一点是,“嫦蛾一号”到达绕月轨道(距地球38万公里左右的太空)后,将向地球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0首由全国人民选出的歌曲。
  
  谁人背后说“嫦娥”
  
  欧阳自远说,在“嫦娥一号”之后,2012年,我国将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2017年,实现机器人月球表面采样返回。虽然“时间表”已经列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真正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即便如此,中国的“嫦娥奔月”还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0月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奔向月球:新的太空竞赛》为题,详细报道中国“嫦娥一号”计划。这一报道称:“自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两度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活动,现在,月球进入了中国的视线。日本、美国的航天竞争老对手俄罗斯、以及印度都十分活跃的探月计划,而所有的探月计划都融入了民族自豪感、国家安全,甚至商业利益。”
  英国皇家航天研究院的资深学者帕特-诺利斯说:“在亚洲,日本、中国甚至印度之间展开了小小的太空竞赛。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而日本则成为第一个成功发射探月卫星的亚洲国家。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英国广播公司在10月3日的报道中称:“尽管中国的太空水平曾落后于他国几十年,但它现在将进行探月,打算发回月球表面的照片……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太空秀。”
  法新社记者在报道中称:“由于中国的太空雄心持续增强,于今年完成‘嫦娥一号’探月行动后,2009年,中俄还将对火星展开联合勘测活动。因此,中国的探月与登月行动,比起印度来应该是走在前面的,甚至可以说,它走在亚洲的最前列。”
  《印度日报》10月7日报道说,印度空间研究院“月球初航-1”项目总指挥米尔施瓦米·安纳杜拉伊,当天意味深长地说:“印度是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家。是否派人登月现在不好说,但中国的派人登月项目却已经确定。”
  更意味深长的是,此前,美国太空总署宣布启动2020年登月计划,但署长格里芬却断言:“中国会比美国更早一步达成登月之旅。”有外国观察家解读说,“这是美国在暗示它已经将中国作为对手了。人们都知道,在上世纪的冷战后期,就因为竞争对手苏联进行太空竞赛的斗志减弱,美国才放缓了进军太空的步伐。如今,喜欢把中国的一切都拉进政治圈子来‘较量’的美国,就像一头好斗的公牛,又重新拉开了太空竞赛的架势。”
其他文献
1952年2月26日上海《亦报》副刊版在显著位置刊出《呸!》一文,署名老舍。《呸!》仅五百余字,却是一篇义正辞严、京味十足的反贪檄文。当时全国上下正在进行“三反”运动,老舍作为一个归国不久,热爱新中国、富于正义感的作家,当然表示坚决拥护。  在《呸!》中,老舍第一“呸”,批驳了“贪污的事,自古有之,何必大惊小怪”的论调,指出“贪污的事儿的确是自古有之,正因如此,才须在今天彻底肃清。人应当一代比一代
期刊
说明:  本榜单只收中国本土之全国性神仙,主要依据神仙之神格高低决定是否上榜及名次,而不依据受信仰程度之高低。    先秦    第一名:黄帝  简评:《山海经》说黄帝是“天帝”,儿子、孙子都是海神。孙子颛项也做过天帝。战国时又贵为五帝之首,还发明了一大堆文化东东。虽然黄帝本人神格不明显,介于神人之间,但儿孙争气,父以子贵,祖以孙贵,登上首席。    第二名:帝俊  简评:帝俊只见于《山海经》,但
期刊
1945年,重庆有人用几个画家、作家姓名巧编成一联,别有情趣。联日:“齐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两石画坛同突兀;许地山,欧阳山,前山后山,双山文苑互峥嵘。”齐白石是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傅抱石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许地山、欧阳山均为现代小说家。上联贯串一个“石”字,作者把人物名中共有的“石”字抽出,还汉字原意解为“石头”,再用突兀来形容石,以赞两人在书画上的突出贡献。下联贯串一个“山”字,把山
期刊
乞丐算得上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职业”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的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环球时报》驻外记者做了个社会调查,发现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裹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各国
期刊
龙思海从不按常理出牌,包括接受采访。  第一次通话,她丢给记者3个问题:“你会唱《辣妹子》吗,你能三个月不说话吗,你会蹲着身子观察世界吗?”  说完,她便匆忙挂断了电话。  第二次通话,她告诉记者这3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辣妹子》是我女儿囡囡最喜欢听的一首歌。  “第二个问题。一个13岁的女孩到城里打工不久,被雇主强奸了,在其后的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询问,一次又
期刊
入秋后,天气渐凉,正是冬瓜生长的旺季,同时也是收获最多的季节,冬瓜亦称东瓜、白瓜、枕瓜。  冬瓜个体硕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冬瓜肉内含蛋白质0.4克,钙19毫克,磷12毫克,铁0.3毫克,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百克含16毫克,为西红柿的1.2倍。说它能减肥,主要是含有丙醇二酸,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增进体形健美具有重要意义。《食疗本草》中说:“欲得体瘦轻健者,
期刊
视车如命的司机忍痛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卡车,五十岁的男人丢掉了一辈子坚守的事业,难道他的晚年就在这种无所寄托的生活中度过吗?  一大早,冯姚急急忙忙搭上从临潼开往西安的班车,一出站,就叫了一辆出租车,赶往自己曾经在广播中听到的那个地方,他抱着一丝希望,一个可以让他重新握上驾驶盘的希望。  在车上,冯姚想起了自己这几十年的辛酸历程,想起了卖车的无奈选择。作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来的人,冯姚不但勤奋,而且很
期刊
郑全铎,陕西澄城人,著名军旅画家,1954年生。1972年入伍,现文职军人。长期的军旅生涯和对绘画艺术的执着探索,从而形成了“自然、浑厚、恣意、张扬”的独特风格。2003年在西安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出版个人画集《绘报》,几年来,有多篇文章和绘画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引起艺术界专业人士和媒体的关注,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评价其画:“有别样激情,大气张扬,绝不平庸”。陕西国画院副院长邢庆仁先生称其画:“
期刊
90%时间先想失败    李嘉诚在1950年开始创业,57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55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诚走向“地产大王”李嘉诚,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擎”李嘉诚,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  12月,台湾《商业周刊》邀请李嘉诚担任客座总编辑,谈成功四讲。  谈风险,他花了90%的时间
期刊
1949年10月,中共在大陆建政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这两位对中国现代史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就再也没有见面。但这并不等于说两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而是以“特殊方式”进行“对话”——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国共两党曾秘密接触。美国中情局(CIA)不久前的解密文件也证实了这段史实。    新加坡记者担任国共“密使”    毛泽东与蒋介石虽然“隔海相望”,但两人都不希望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