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斑块中的表达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CD4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D40与MMPs表达的相关性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32例次,根据术前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及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分为易损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标本中CD40及MMP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易损斑块组CD40和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稳定斑块组显著增高(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亦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增高(P<0.01);CD40 mRNA与MMP-2mRNA(r=0.43)、CD40 mRNA与MMP-9mRNA(r=0.90)之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40不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可能通过调控MMP-2、MMP-9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TT)之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7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入院进行320排螺旋CT的灌注成像(CTP)检测rCBF、rCBV和MTT,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rCBF、rCBV和MTT之间的关系。随访患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术中超声和(或)神经导航指导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神经功能损害情况。结果术后影像学证实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9例,其中应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技术定位肿瘤组肿瘤全切除8例,单独术中超声组肿瘤全切除4例,单独神经导航组肿瘤全切除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间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法治疗的1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18例复杂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9例,不规则动脉瘤8例,1例椎-基联合处夹层动脉瘤采用双股动脉入路,一侧予支架辅助,另一侧予微导管辅助,成功栓塞后双侧椎动脉保持通畅。动脉瘤有少许残留,半年后再补圈栓塞后痊愈。结果1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Willis环前部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Willis环前部动脉瘤585例(612个)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0级32例,Ⅰ级120例,Ⅱ级218例,Ⅲ级176例,Ⅳ级27例,Ⅴ级12例;影像学均显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早期手术(发病3 d内)107例,亚急性期手术(发病后4~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9例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颅内感染病例总计9例(2%),发现颅内感染后均行腰椎置管引流术,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监测脑脊液及头颅CT情况。7例患者48 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诊行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鞘内交替注射万古霉素和美罗培
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10例(12个动脉瘤)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12个动脉瘤中,7个位于Willis环,2个位于基底节区,3个位于侧支吻合动脉;责任动脉瘤9个,非责任动脉瘤3个。7个Willis环动脉瘤中,6个行血管内栓塞或手术夹闭,1个保守治疗;2个基底节区动脉瘤均给予保守治疗;3个
目的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中,观察岩静脉形态特点及其对手术显露的影响,分析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经小脑水平裂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其岩静脉的主干及属支情况、进入岩上窦的位置、术中电凝切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岩静脉主干有1~3支者分别占22.3%(21例)、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