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虾三变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57岁时有一次题画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己未老萍诗草)这几句斩钉截铁的话,可以说是齐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于创新的艺术宣言。
  齐白石的最脍炙人口的画虾,就是他的创新精神的突出例证。
  齐白石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他晚年曾画《儿时钓虾图》,在画幅上题诗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早就萌发了画虾的艺术种子。但他60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
  62岁时,齐白石自认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进行写生,就在画案的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齐白石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姿势。
  这个时期的工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笔下的虾虽已越过了古人,但和他80岁以后画的虾还差一段距离。总的看来,虾的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虾的透明的质感。
  66岁时,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3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少成8只。
  68岁时,画虾又进了一步。这时的特点是:腹部小腿继续删减,由8只减到6只;以前画虾眼是画两个浓墨点,后来在写生中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齐白石认为对虾写生了七八年,这一笔是创造最成功的,他说:“这一笔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并且也表现了白虾的躯干透明。”这时画虾已达到神形兼备,可以说算成功了。
  但齐白石仍不满足,继续追求笔墨的简炼。70岁后又有意删除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78岁时画的虾后腿就只有5只。
  80岁以后画的虾,才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精确的体态,富有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可以说,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齐白石93岁寿辰的庆祝会上,说:“白石老先生画的虾,可以看出虾在水里游的运动,像活的一样,但他作画的时候决不是对自然事物单纯的模拟。有一次他说:‘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是我不用画这些玩意。’他是有提炼的。”老舍指出的提炼,就是把虾的次要部分删除,对虾的重要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使虾的神情更为突出,所以人们比较池塘里的虾而更喜爱齐白石画的虾。
  (选自《艺苑趣谈录》,龙协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
其他文献
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这是庄稼人的珍禽。她总是殷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给他们鼓劲,为他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我们高卢人的古老铭言;正因为如此,他们把这种平凡的鸟儿尊为“国鸟”。她的羽毛并不美丽,然而她天性勇敢,充满欢乐。  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合在林间栖息,她只好就地筑巢,与野兔为邻,田沟是她的穹庐。当她孵化幼雏的时候要度过多少动荡不定
1 趣味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省略)去后半截,人们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试一试,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吧!  1. 二十一天孵不出鸡——□□  2. 卖布不带尺——□□□□  3. 牵着羊进照相馆——□□□  4. 武松看鸭子—
我在此推荐两个有意思的可以和幼儿一起做的小游戏,它们有助于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意识到某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我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运用过,效果比较好。  第一个小游戏叫作“头发肩膀膝盖脚”,游戏规则是:游戏者根据发令者的指令,做出与之相反的动作。比如,教师说“头发”,幼儿要迅速用手去触碰自己的脚;教师说“脚”,幼儿则要迅速触碰自己的头发;同样,“膝盖”和“肩膀”也是一对相反的指令。在这个游戏中,幼
1 智力图形  观察上面前四个图,你能找到他们变化的规律吗?按照这个规律,第五个图形是下面A、B、C、D、E中的哪个呢?
最胆怯的男孩,也敢  猜一猜宇宙的神奇  最娇嫩的女孩,也敢  数一数夜空的星系  偌大的宇宙  就在幻想的心里  幻想少年的心胸  像宇宙一样浩淼无际  神的传说,外星人的足迹  在少年的幻想里  是同一个美丽的整体  魔幻的飞碟,耀眼的流星  在少年的目光里  是同一个动人的传奇  幻想宇宙的少年  用幻想注释宇宙的奥秘  少年幻想的宇宙  是心灵自由翱翔的天地  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演习  (选
广场一角,有一座活了九百九十九岁的塔。  九百九十九岁的塔已经很老了,老得好像刮一阵风就可以吹倒它一样,为了保护它,人们便在它的周围围上了一圈栅栏,从那以后,古塔再也不能接待游客了。  现在,九百九十九岁的古塔的生活中只剩下孤独的回忆了,那些回忆就像电影一样在它的脑海里不停放映着——  古塔记得,自己的原名叫北寺宝塔,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九百九十九年了,在它的南边还有一座比它老了许多年的塔,人们称那座
“他像一阵旋风,在班级里掀起了时尚的热潮”,用这句话来形容杨煜栋同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脑子里装着无数的奇思妙想,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只要他一开口,总会引来同学们惊呼连连,为此颇有“好人缘”,是班里数一数二的“机灵小子”。  同时,他还有着多种爱好。爱读书,习书法,弹钢琴,打乒乓球,演讲朗诵……兴趣多多,会不会影响学习呢?这倒不见得。广泛的兴趣反而塑造了他阳光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犹如一株拔节
我整个的少年时代,都处于一种莫名的饥渴中。我身上笼罩着蒙昧深切的渴求,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仿佛身患无法医治的顽疾,唯有与大自然的草木江水待在一起,我才觉得安宁。  不止一次,我觉得孤独,内心痛苦,于是走到江边水翁树下,紧紧拥抱大树粗糙的树干,感受着大树木质的体温,从中获得奇异的慰藉。  因为常抱着水翁树,我与它成了亲人,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懂得,它是树叶精灵欢悦的歌唱。朝阳照耀绿叶,绿叶格外明
这两个孩子喜欢玩地球仪,他们把它扒拉得转了一圈又一圈。他们闭上眼睛,用手指随便指向地球仪的某个地方,如果指到的是北京、马达加斯加或墨西哥,他们就会到图书馆去找讲这个地方的书来读。  他们喜欢读书,乐在其中,他们窗口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是借着书的“光芒”,他们发现自己就在中国的长城附近,或与海盗一起倾听着大海的涛声,住在古埃及的金字塔旁,与因纽特人一起在冰封的湖面上乘雪橇,亲自参加古代的奥林匹克
一個小偷把魔术师的帽子偷了。一瞧,多神奇的帽子啊!于是,他把手悄悄地伸了进去——拿出了宇宙大爆炸后的碎片,拿出了史前大巨虫,拿出了还在吃早饭的霸王龙,拿出了汉代的宝剑,拿出了抗战时期的手雷……看!最后把帽子的主人摸了出来……  指导老师 何文敏  杨鹏点评:哎呀,这是2118年的科学博士,他急着赶车去月球上班,结果被你从帽子里摸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