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1例新生儿先天性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新生兒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及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的92001例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结果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检出率为1/3286;苯丙酮尿症(PKU)检出率为1/7667。均高于全国八大城市平均发生率。结论葫芦岛市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的高发地区,应进一步提高筛查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儿,防止患儿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先天性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31-02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1]。苯丙酮尿症(PKU)、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我国目前法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我国《母婴保健法》明确要求至少开展这两项筛查[2]。PKU是一种以智能发育不全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CH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痴呆原因之一。两者在新生儿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误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则是不可逆的,只有通过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才能预防其智力发育障碍。现将我市2008年——2012年新生儿CH、PKU筛查情况报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92001例,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分别滴入新生儿筛查专用滤纸上,血滴渗透滤纸背面,每个血斑直径>8mm,无污染、无重叠,待自然干燥后形成干血滴标本,放入防潮袋中,置于4℃冰箱保存。于7-10d内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严格验收并在1周内由专人完成检测。
  1.2筛查检测方法
  1.2.1PKU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新生儿血苯丙氨酸浓度(Phe)。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苯丙氨酸浓度等于或高于120μmol/L(2mg/dL)者,重复测定原标本后,召回复查确诊,血苯丙氨酸浓度等于或高于1200μmol/L(20mg/dL)者诊断为PKU。
  1.2.2CH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筛查切值为:≥10mU/L,重复测定原标本后,召回采静脉血测定T3、T4及TSH以确诊。2结果
  2.1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筛查92001人,年平均筛查率82.4%,筛查率从2008年的74.3%上升到2012年的91.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1。
其他文献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对于细胞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浓度的调节主要由核苷酸环化酶的合成和磷酸二酯酶(PDEs)的水解作用之间的平衡决定。PDEs在人体内分布广泛,生理作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研究发现,PDEs家族至少包括11种成员,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及血细胞、腺体等细胞内。其分类主要根据对底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的敏感性和钙/钙调素的
【内容摘要】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英语的语言能力和英语的学习能力较弱。同时,初高中英语教材的难度跨度较大。为此,笔者以阅读课为载体,从词汇,背景知识,体裁知识等几方面入手,开展衔接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阅读教学 衔接 词汇 背景知识 体裁知识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差别  1.教材中阅读材料:初中教材内容相对简单,阅读材料篇幅短小,易于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篇幅增长,词汇量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化学性炎性病变,是一种非细胞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明显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乳腺良性疾病之一。中药对本病治疗作用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其病变脏腑在肝、肾、脾、胃、冲任,重点在肝脾,病机关键是肝脾失调,痰瘀毒互结。临床运用疏肝健脾,解毒散结,佐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行之有效。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疏肝健脾;解毒散结;佐以活血化瘀;中医药疗法  d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门诊保健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60例儿童,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对两组儿童CBCL量表进行测试患者各项因子分数表明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3个月后实施CBCL量表进行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90—01  骨髓炎是骨骼受到化脓菌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病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感染可由开放性骨折伤口直接感染到骨骼,也可由血流转移到骨骼,或直接从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来,其中以血源性最为常见。急慢性骨髓炎在急性发作时往往出现大量脓性渗出物,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的浸润、破溃,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延长疾病周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