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你永不会远去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钟扬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钟扬妻子、同济大学教授张晓艳深情回忆了她和丈夫共同走过的33年风雨历程,以下为报告节选。
  这两个多月来,所有的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会说,张老师,你必须坚强。是的,我必须坚强,而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坚强。
  我和钟扬一起走过了33年,共同经历过很多风雨,唯独没有考虑过生离死别。我一直觉得钟扬没有理由走,因为我们上有4位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一双未成年的儿子。
  我和钟扬1984年一起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钟扬是学无线电专业的,后来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将计算应用于荷花分类的研究,没有想到这个工作的开端,让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植物学的研究中。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先后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和留学。当时选择回国的人很少,但是钟扬从没有纠结过这个问题。2000年,复旦大学的陈家宽教授找到了他,希望请他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当老师。当时钟扬虽然刚刚30岁出头,却已经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的副所长了。但他一直有一个教师梦,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陈家宽老师的邀请。
  后来钟扬又成了援藏干部,孩子照顾得很少。我当时宽慰自己:等他三年援藏期结束,也就回来了,情况会越来越好的。可是每一期的援藏结束,他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继续——第一次是要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第二次是要把西藏当地的人才培养起来;第三次是要把学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鐘扬刚刚到西藏大学的时候,那里连硕士点都没有,他对我说,他心里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梦想都是需要付出心血、付出牺牲的。对孩子的培养和付出,钟扬虽然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但是他这样做,并不是逃避父亲的责任,而是为复旦、为西藏、为国家培养了更多人,那也是他的责任,更大的责任。
  在钟扬走后,我在家整理旧照片才发现,我们全家最近的一张全家福竟然已经是12年前了。虽然钟扬陪伴我们的时间很少,但是我们全家人的心始终是紧靠在一起的。
  回首33年,从与他相识、相爱,直到今天,有太多美好的回忆。直到我们在这里缅怀钟扬,我依然感到,他并没有远去。钟扬还在的时候,有时到了凌晨两三点,我会想,他怎么还没回家呢?是啊,他工作太忙了,也许现在还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忙碌着呢。
  国家的教育事业是他一生的牵挂。我们家人商量,准备把他的车祸赔偿金全部捐出来,用于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我想,这是我们家人能为钟扬未竟的事业做的一点事,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其他文献
甘薯这一朴实无华的物种,却身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晚归的人们行色匆匆地奔走在都市的街巷。突然,一缕混合着烟熏味的甜香不经意间从路口飘散过来,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循着愈来愈浓的香气而去,一个硕大的铁桶出现在眼前,土黄色的块根在大铁桶上冒着热气,块根边缘流出的蜜汁在昏黄的路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拿到手上轻轻一捏,微烫的块根柔软而富有弹性,掰开后黄色略显透明的瓤使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放入嘴里,即
期刊
一次次刷新人类认知极限的物理大师杨振宁,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隐姓埋名数十年的“两弹一星”功勋,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上天入地的“天宫二号”“蛟龙号”的科学家,  还有离开上海扎根大西北数十年的“西迁”教授们……除了创新、探索未知,  他们身怀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敢于自信、敢于堅守、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着青年一代奋勇前进。
期刊
2015年,《物理》杂志专访了杜祥琬院士。在这篇《我心目中的于敏先生——对话杜祥琬院士》的文章中,杜祥琬回忆了与于敏相处的细节、氢弹实验现场场景,也谈到了他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以下为对话的摘录。  1965 年初,整个核武器研究院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突破氢弹原理。我正好1964年底从莫斯科回来,加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  1966 年12 月28 日的首次氢弹原理试验,我在现场。12 月是
期刊
南仁东老师逝世后,同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的天文学者陈学雷发文悼念,以下为文章节选。  我相信FAST团组的同事们一定会讲出很多关于南老师和FAST的故事。这里,我只想追忆一下我和南老师的几次接触。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南老师是在2005年,FAST那时还没立项,但在天文界已赫赫有名。当时我刚回国到国家天文台工作不久,南老师邀我去他办公室聊聊,在走廊里离他办公室还老远,就能闻到从他屋里传出的烟味(他
期刊
2017年,朱枞鹏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深情讲述了他与天宫二号的不解之缘以及中国航天业坚实的脚印,以下是演讲摘录。  我有一个孩子,它已经离开我一年零23天了,我花了5年时间孕育它,但我从来没有抚摸过它,甚至跟它连一张合影都没有,这个孩子就是天宫二号。  从1993年我来到航天五院,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争八保九(争取1998年,最晚不超过1999年),把中国的载人飞船送上太空。这是我们
期刊
许多了解黄大年的人早就在担心他的身体。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不情不愿地办了住院手续。  2016年12月9日早晨,黄大年到医院做检查。妻子张艳和他的博士生王泰涵、周文月陪着他。“那天你问我的问题,我给你讲解下。”黄大年在病床上盘起腿,不顾静脈上还插着预留针,拿起笔记本就开始为王泰涵讲课。  2016年12月10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黄大年的病情被证实—胆管癌。他平均每年要出差130多
期刊
裹着科学外衣的流言,不能信,也别再传播了。  “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吃主食死得快”“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去年这些流言是否也出现在你的朋友圈?  1月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宝国揭晓了网友投票选出的“2017十大‘科学’流言”,1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流言进行了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流
期刊
采访屠呦呦有多难,相信每个试图尝试的人都深有体会。“得奖是过去的事,采访已经说得很多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搞研究,不是接受采访。”老人的拒绝往往坚决而不讲情面。  我们这次的采访也是一样。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展板上,我们看到青蒿的图片和说明。为了采访,我们也查阅了很多关于青蒿、青蒿素的资料。  在与屠呦呦团队的互动和沟通中,我们逐渐对青蒿、屠呦呦、青蒿素、屠呦呦团队和青蒿素精神有了更
期刊
2017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6329米,成为继“蛟龙号”作业类潜水器下潜7062米、“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10767米之后的又一项新纪录。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号”水下机器人,则于2016年夏天进行的深渊科考中成功应用,最大潜深达到10767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我国自主研制的“海角号”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
期刊
据统计,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毕业生25万余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工作,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培养出的33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安交大入选全國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2017年11月30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西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