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指导法”在中职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解决的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面临的税收问题。消费税与增值税关系密切,同样在我国税制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消费税的计算是进行消费税纳税申报的前提,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以及税法课程的抽象性和乏味性,希望通过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中职税法教学中实施读书指导法的必要性
  在中职税法教学中应用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根据读书指导提纲进行自主学习与检测,从而获得知识点。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读书指导法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税法课程的枯燥性。首先,中职学生的基础较薄弱,积极性欠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如果在课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学生显得懒散,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同时利用读书指导提纲这个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税法课程里的法律条文抽象,并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有点束手无策,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举步维艰。读书指导法最大的亮点在于读书指导提纲的设计,把复杂的税法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例,循循诱导,学生容易理解重点知识,把读书与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应用读书指导法的主要策略
  在中職税法教学中应用“读书指导法”,主要分为“细读与指导、思考与检测、整理与内化”三大步骤。这三大步骤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体现以导助读、重在导法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细读教材,教师进行指导
  在税法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笔者会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罗列知识框架,从整体上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细读教材的同时,动手划重点知识或加圈关键字。
  税收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税法条文。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示范。比如说,在讲授“消费税应税销售额的确定”这一课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哪些内容,然后示范拟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以树状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理清思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设计题目检测自学效果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设计《读书指导提纲》,第一部分设计思考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内容;第二部分设计检测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检测题的设计遵循具体、直观、易理解原则,多采用单项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形式,还原税额计算公式的原型,避免出现问答题。学生通过完成题目,检测自学效果,同时体会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印象。
  (三)学生整理知识,教师引导进行知识内化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内化,把握税收知识体系,把知识要点理顺,完善思维导图,能根据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回忆。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成,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读书指导法教学实例设计说明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中专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学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时曾接触过消费税,能进行消费税的简单计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主动性欠缺,但在课堂上基本能够配合老师。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能说出从价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能识别一般销售、视同销售与委托加工三种情况下应税销售额的构成。
  2.能力目标:能应用从价定率计税方法,准确计算消费税;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消费税计算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消费税计算的学习,养成依法纳税与诚信纳税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3分钟)
  导入对话情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①天河城销售化妆品给顾客这一零售环节需要缴纳消费税吗?②假设化妆品是魅力化妆品生产企业销售给广州天河城的,如果李小姐想要知道化妆品价格里含有多少消费税,你能帮她算一算吗?需要有哪些知识储备呢?
  通过对话情景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自主学习与新课探究(20分钟)
  分发【读书指导提纲】,布置学生完成【读书指导提纲】的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①一般销售,应税销售额包括哪些内容?②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需要缴纳消费税吗?③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需要缴纳消费税吗?应税销售额如何确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税销售额如何确定?
  【读书指导提纲】根据学情来设计,首先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教材知识。问题设计突出教学重点,有层次,学生阅读教材有目标。同时,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引导拟画思维导图,如下图:
  3.学以致用,案例探究(18分钟)
  布置学生完成【读书指导提纲】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设计题目让学生检测自学效果,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如检测学生对一般销售情况下不含税销售额的公式确定时,设计了如下题目:某实木地板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销售给消费者个人实木地板,开具普通发票,收取含税价款6400万元,同时收取包装费117万元。实木地板消费税税率为5%。该企业需要缴纳消费税吗? 不含税销售额为()万元。(单项选择题)
  A.6400 B.6400 117 C.6400 1171 17%
  由此可以看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设计采用公式结构,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思考,最终推导出正确的公式。相比直接给出最终计算结果让学生进行选择的设计,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学情,化难为易。
  4.归纳总结(3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总结知识可以采用知识树方式或列表方式,显得更加形象具体。对原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完善,如下图:
  5.拓展延伸(1分钟)
  布置预习任务,更新补充知识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下节课作铺垫。
  四、运用读书指导法的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结构是: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与新课探究——案例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读书指导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目前,中职税收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各个税种的计算与申报为主,学会计算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基础,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学会运用公式进行税额的计算。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一味灌输知识,学生显得被动,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中职税法教学中运用读书指导法,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读书指导提纲,讲究问题的设计形式,化抽象为具体。这正好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以生为本原则。
  但是,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读书指导法,或者只是强调学生的读,忽视教师的指导,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运用该种教学方法的时候,避免简单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希望这种方法能够成为税法教学的常规,逐步推进到各个税种的计算,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教学中,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反思,才能紧跟现代教学理念,提供更多的教学经验。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其他文献
一、《电子技能实训》教学面临的现状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是一门学习各种元器件的性能、各种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的专业基础技能课。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传统的“老师做示范,学生跟着做”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课前预习流于形式,实训效果不佳  长期以来,虽然老师有要求预习功课,但是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欠主动,加上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较欠缺,课前预
一、目前中职旅游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很好地填充了旅游专业学生在电子商务和在线旅游方面的知识空白。然而旅游电子商务涉及面广,知识点庞杂,再加上缺乏实操手段和教学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纸上谈兵,难以将理论结合实际,使得这门课程向来重理论、轻实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实操教学途径,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并进,是中
一、引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架起德育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立交桥,让德育回归生活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只有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德育课的真实和实用。  笔者结合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尝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探索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努力打造有生活味的德育课课堂。  二、中职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我国著名教
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目前国内中职会计教学仍然处于按学科内容框架进行的阶段,按工作岗位的技能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对东莞市A校2015~2017届会计专业共计1036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实地跟踪,获取第一手的会计岗位技能需求调研数据,根据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做到“课岗对接”,引导中职会计教学实践。一、东莞市会计岗位技能需求调研分析  东莞市A校每年
一、教育和产业发展背景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
亚斯贝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是的,笔者认为,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必然会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它是塑造班级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图腾,是生发学生个性、自信与魅力的坚实土壤。一、以环境、企业专班资源为抓手,布特色的班级环境文化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为加强中西部职业学校的合作与交流,11月5—8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中层干部和专业教师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就旅游专业、学前专业、外语教学进行教学技能和专业理论的相互学习,对班级管理和专业设置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其他方面的合作学习与交流。  在座谈会上,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黄伟钊副校长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重点介绍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学前专业、烹饪专业的發展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其自身优势正在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让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扛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教书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相契合,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作为职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数众多,2016年全国有近1800万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二是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落者;三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困难家庭。可见,因其生源的特殊性加之学生大多处于14~17岁的青春叛逆期,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变化和波动较大,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信等是这一类学生群体的特点。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