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摧龙八式”转化“问题学生”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拜读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与营销小说《输赢》之后,感触颇深。个人认为,不仅在营销中要有“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有“以学生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在转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更应该有这种理念。
  一、“摧龙”第一式——分析学生
  多方位考察,做好学生分析。在实施“转化”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学生有效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行表现、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等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梳理。
  二、“摧龙”第二式——建立信任
  赢取学生信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石,如果不能建立信任,“转化”便是纸上谈兵。为此,教师必须坦诚相见,信任学生,用信任才能换来信任。
  三、“摧龙”第三式——发掘需求
  发掘需求是转化“问题学生”的第一个阶段。当师生建立了信任关系之后,便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清晰地发掘需求,为学生创造自身价值。学生需求是转化的核心。要想提高发掘需求的能力,教师必须学会用心倾听,用目光观察,同时必须掌握开放式、排除式、因果式、提示式以及总结式提问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四、“摧龙”第四式——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为了去除“问题学生”的畏惧心理,课余时间有意无意地找其闲谈,让其帮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不公开点名批评,发现有所进步及时表扬,课堂上经常用眼神来鼓励。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使其自信自强。
  五、“摧龙”第五式——目标设计
  对于“问题学生”,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发现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受到表扬,小小的心灵里希望被老师、家长肯定。老师可以帮他们制订一个他能够完成的目标,一天比一天高一点,让他每天都有想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体验学习的快乐。
  六、“摧龙”第六式——呈现价值
  转化“问题学生”一是动之以情,教师要保护学生自尊,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二是晓之以理,教师应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那些被大量消极因素所掩盖的长处。
  七、“摧龙”第七式——赢取承诺
  转化流程进入学生承诺阶段,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时,帮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整个成长变化的历程,让他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打消一切顾虑。此时,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引导他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并让他做出承诺。
  八、“摧龙”第八式——巩固成果
  巩固教育转化成果,是“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些学生,千万不能急,应以一种医重病的心态去治疗。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教师要以“师者,父母心”的星星之火,逐渐燃烧他们深邃的冰寒之心。在做教育转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巩固成果,构建教育转化长效机制,增强转化工作的实效性。
  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门艺术,要做持久、艰辛的工作。作为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做法,凡事多一点虚心、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反思意识,让教育走向科学、让教育充满智慧。
  责任编辑:晏祥辉
其他文献
蓄势,作动词解,就是蕴育能量,积蓄势头;作名词解,就是所蕴之能,所蓄之势。蓄势,是事物运动或发展过程中的准备状态,蓄势愈大,运动或发展就愈迅速愈强劲,效果就愈圆满愈能达到预期。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能努力避免过于平直无趣、平淡无奇的教学状态,十分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蓄势,或适时填补经验空白,架起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桥梁;或巧妙运用激趣手段,引发跃跃欲试的求知欲望……以下扼要列举数例,具体说明几种蓄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本内容很长、情节丰富的课文。对于这类文章,学生读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教起来难度较大。那么,如何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建构“板块”。品味意蕴  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建构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比较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才能把词语融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血有肉,具有生命的活力。  一、把词语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  1.在整体把握文本中理解词语。  词语教学不能孤立于文本而存在。教师在呈现词语时,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
期刊
教材简析:  《欢庆》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展现隆重而热烈的国庆场面的小诗,凝练的语言中承载了优美的意境,短小的篇幅洋溢着高涨的爱国情怀。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大自然为祖国妈妈献礼的美丽景象,后半部分表达了中华儿女深深的爱国情怀。二年级的学生富于想象,他们学习诗歌,总是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去领会诗歌的意境。对他们而言,“爱国”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诗句展开想象
期刊
让学生多读文本,可以从文本中受到好思想、好品质的熏陶、启发和感染,也能从文章中学习、借鉴作者的巧妙构思、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练笔,做到读与写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从多读多记中积累词汇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中的优美词语、佳句和名人名言,要让学生做到“五个一”,即画一画,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记一记。让大量的优美
期刊
教材简析:  《我最好的老师》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怀特森先生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课文结构清晰简洁,开篇先具体描述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接着概括地描述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写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明晰“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和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一个人的特点的写作方
期刊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教得有“趣味”,就要遵循游戏法则,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运用竞技游戏,培养发散思维  现行美术教材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教师要结合教材创设游戏化的情景,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玩一玩的过程中参
期刊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低和知识经验不够丰富的局限,决定了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特点进行引导,准确把握引导的度。  一、情境:相机引导的土壤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交流、思考的情境,在情境的辅助下,自然而又不露痕迹地引导,将其“引导”的艺术发挥得淋
期刊
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主要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灾旱,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星星。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情节却起伏生动,紧扣“变化”为读者展示了无私广博的爱带
期刊
好的教学个案,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有鲜活的事例、真实的记录、深刻的反思、全面的分析,可以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促进共同成长。  一、让个案研究成为教师知行合一的“桥梁”  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