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县托里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38)
  体验是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体验作为“体验课程”和教育学中的一种话语,值得每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探究;体验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美术活动的方式都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是一种活动和结果,作为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已被我国教育学者所关注,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变革亮点。
  1. 体验是《美术课程标准》上的突破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美术课程标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毋庸质疑,它对美术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体验、自身理解、自身解读,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对不同的人必然是不同的。因此,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师生真切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体验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它更关注了学生学习时的体验,体验也使美术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论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领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到陶冶,丰富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不难看出,《美术课程标准》也是美术课程观上的一次变革,它必然对教学改革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体验是其个性特征和美术价值观的统一体 从体验的个性特征来看,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气质、需要各不相同、各有侧重,这种个性的本质特征的独特性的不同,必然对事物的前理解不同,故体验也各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体验是个人的、个性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个性的体现,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创造力。因此,丰富而自由的个性是一个社会能产生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艺术作品展示人的丰富性之所在。美术作为造型视觉艺术,在促进人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方面,在促进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价值。美术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艺术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目前从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导向性目标,而非标准性目标,这就意味着在美术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未必达到一个标准,应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个性本质特征的独特性,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差异性,因为差异不仅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正因如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把: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列为教育原则。
  3. 体验是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是以教学活动来设立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种把教学内容由“静态”“平面”转化为“动态”与“立体”的划分,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更突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的重要地位。
  发挥学生主体性必须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它变改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而体验性则是现代学习方式最突出的特征。
  体验是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美术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在创作欣赏者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诉诸心理、生理,又诉诸情感的美术语言:色彩、线条、构图、明暗、加以体验,更需要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到达掌握知识和技能目的,不能以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而是在美术活动体验中到乐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这种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所倡导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疑难。困惑和矛盾,学生只有经历探索新知,才能与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学观是一致的。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他们反对传统教学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这种教学是使学习者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富有创建性教学思想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或心理上虚拟经历,获得认识或情感。这种实践、心理的亲历性正是体验的本质特征。美术教学中,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等方式也是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其他文献
(邯郸市第二十六中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目前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但实际上能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并不多。即使有少数学生能说也是中国式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的地道味儿。  初中英语教学就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陌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以生活为“大教材”,不断操作和重复,最终使学生形成神秘的悟
期刊
高一新生首先接触到的高中语文便是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诗词。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
期刊
(沙河市第一中学 河北 沙河 054100)  【摘 要】科技迅猛发展的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更新的局面,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需要大批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自知责任重大,我们更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
期刊
(福建师大二附中 福建 福州 350015)  近几年本人听了很多的高中物理实验课,发现,大多数高中物理实验课中,一上课,老师先讲一下这个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怎么做等等,都希望学生通过实验得到预先要达到的目的,很多老师害怕学生实验失败。本人觉得这样的实验课就失去其意义,老师都讲完了,结论都知道了,学生哪里还有去发现问题的兴趣呢。还有老师上实验课是因为高考的原因,往往实验做完,接着就在课堂上补
期刊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 Rivers )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 45% 。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110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课程改革提出: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如何对传统教学技能加以扬弃关系到教学的好坏,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重视课堂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而言之:一个观念,两个尊重,四个转变,一个影响。  1. 一个观念——转变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
期刊
(大名县明德实验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探求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的识字教学途径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探求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的识字教学途径很有必要。如何教给孩子正确、
期刊
(招远第一中学 山东 招远 265400)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获取新知并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和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良好的提问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点亮学生的思维之灯。  1.
期刊
(大名县大名镇南关回民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
期刊
(大名县红庙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情感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并非教师概念性的阐释就可以让学生接受或者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采用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共同探究情感领域中的问题,这种获得更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课堂内各种因素的总和。课堂环境是由物质环境、课堂中的人际关系、课堂的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