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础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让体育学习使学生受益终身。小学体育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中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实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体育教学要求及小学生思维认知特点,从多方面讨论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生 自主锻炼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28-01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体育锻炼意识却没有显著加强,我国成年国民整体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小学生肥胖率超过了26%,评价每四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且这个数值仍在在不断上升;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未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及格或正常水平,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是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但仅仅通过一周三至四节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运用一定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让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成果,倘若学生根本就不对体育学习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或仅仅是完成了教师规定的學习任务,那么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也就沦为空谈。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以此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乃至课后锻炼中来。一方面,不同学生由于个体思维、情感及身体素质不同,其表现出来的喜爱偏好也就不同,如男生往往喜欢篮球、乒乓球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而女生大多喜欢健美操、瑜伽等体育项目,倘若长期在课堂上让男生练瑜伽,肯定大部分难生对体育学习毫无兴趣。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选用多种体育项目,构建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以此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采用游戏教学法、幽默风趣的语言等,通过不断变化、创新教学方式,让体育教学课堂保持“新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创造良好的体育学风
  小学生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教师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学风,让学生以体育锻炼为荣,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自主锻炼意识。其一,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其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竞争,充分发挥体育中的竞技精神,让学生之间即是对手又是朋友。例如在教学乒乓球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组合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组内联系,在乒乓球学习快结束的时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间赛,并将比赛成绩计入期末考核之中。通过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在学习及体育锻炼过程中建设友谊,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好胜心,让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到乒乓球技能训练过程中来,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其三,教师之间有意识地进行沟通,如组织进行班级比赛、定期举办校运会、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等,通过如此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体育、搞锻炼的良好风气。
  三、在教学中不断渗透自主锻炼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渗透,从思想层面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锻炼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阐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其次许多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没有很好的形成,或者知道要锻炼而没有坚持进行自主锻炼,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体育精神,被自身惰性打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不怕苦、不怕累、有毅力,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发展学生体育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坚持下来。最后将课堂所学运用至体育实践之中,实现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长足发展。例如在教学瑜伽时,教师要先向学生详细道出瑜伽对人的精神面貌、情绪调节、身体健康、身材保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利用瑜伽学习对学生定力、毅力等养成作用,辅以家长监督,让学生每天在家坚持练半个小时,坚持一个月,并记录好这一个月身体或精神上的变化,最后让学生自我进行对比。小学生认知有限,对大道理往往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受,增强其说服力,切实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在耳濡目染中塑造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四、必要的评价考核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高超的体育锻炼技巧,在课后积极进行自我锻炼,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于自我锻炼意识;也有的学生表现出学习不积极、训练过程偷懒、课后几乎没有体育训练等情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状态给予全面而积极的评价,从内心关注学生体育学习与身心健康成长,在保护学生学习自信、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与完善,促进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形成。同时,教师也要构建健全的体育评价考核体系,将自主锻炼意识、学习积极性等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准,纳入期末考核成绩之中,以此从宏观教学上督促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
  五、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应体现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原则,落实好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关于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策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发挥其引导作用,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教学方式,培养好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栋.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0).
  [2]胡玉.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运动的习惯及方法[J].文理导航旬刊,201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去除复杂背景影响,提高角斑病病斑分割精度和速度。[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b*通道图像采用大津法进行初分割,去除大部分背景和噪声。再对目标部位的灰度图,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KSW熵阈值分割法进行二次分割,得到病斑的二值图像,并计算病斑面积,最后与叶片面积做比得到病斑密度。[结果]该方法计算的病斑密度与方格板手动计算的结果的绝对误差约为0.02,而病斑的分割速度提高了45%以上。[结论]该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也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不少学生、家长、老师也都十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而在数学的学习中,课堂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最佳方式。但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新的数学练习设计与传统的数学课堂练习有所不同,老师需要灵活的依据新的知识架构、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但不能忽视的是,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笔者将
【摘 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融入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去,是对幼儿进行一种民族文化的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引进武术文化,既可以丰腴运动课程的内容,又可以促进幼儿在健康、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把武术溶入到幼儿体育教学当中,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从而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關键词】武术区域活动;自主性;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全国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大热点话题。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关键词】教育融合 环境分析 创新模式 可行性  【中图分类
【摘 要】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现阶段日语教学,总是很容易侧重于单词和语法,忽视听力教学。在充分考虑现有教学设施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看图听力部分,我从教材的选择,授课模式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关键词】日语 看图听力 分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8-02  1.引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生理、心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不僅会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会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HIS已较普遍,PACS正在建设中,近一、两年又提出实现全面集成的数字化医院的要求.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多数医院已有的信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