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诊并且病例资料完整的900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707例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2.9%,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合并包膜侵犯、多发病灶、双侧病灶均与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年龄<45岁、最大肿瘤直径>5 mm、多发病灶、双侧病灶及合并包膜侵犯均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

结论

具备发病年龄<45岁、最大肿瘤直径>5 mm、多发病灶、双侧病灶及合并包膜侵犯等特征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高,建议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PIVKA-Ⅱ和AFP检测试剂盒,分别对72例治疗前的HCC患者(HCC组),5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0例CHB患者(CHB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PIVKA-Ⅱ和AFP的检测效能,并确定PIVKA-Ⅱ检测HCC的
目的初步探索HBV核心蛋白抑制剂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JHS)抑制HBV复制的机制。方法以HepAD38细胞为研究模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浓度GLS4JHS,作用下细胞内前基因组RNA(pgRNA)和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水平的变化;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cccDNA微染色体上招募的核心蛋白及宿主组蛋白的变化。结果随着GLS4JHS浓度的增加,cccDNA和pgRNA的量依
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微小RNA、长非编码RNA,其通过作用于不同靶点共同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表观遗传已成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期刊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常见抗结核药物原发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19例临床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前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抗结核药物原发耐药发生率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初治/复治、肺结核分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9例患者完成药物敏感试验,38例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象,占31.9%;其中单耐药14例(11.7%),多耐药9例(7.6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治疗的基因C型CHB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对早期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91例HBV DNA≥1×105拷贝/mL的基因C型CHB者服用ETV 0.5 mg/d 10~13 d。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PLR及其他单个因素与病毒降低幅度之间的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