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大阳古镇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写道:“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因此,“九州针都”实至名归。
  走在古巷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个个“金榜题名”的故事,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彰显着曾经的荣光。
  近些年来,古镇上只有李连五一个人还在独自坚持卖针。而手工制针的流程,也只有六七名老人知道了,这一技艺,已濒临失传。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虎尾山之阴有铁矿。”谁也想不到,这简单的一句话,记录的却是中国冶铁业上的一个传奇之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阳镇境内已经发现铁矿,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而当地的虎尾山矿区则开采至今。凭借冶铁业而兴起的大阳镇,曾一度号称“三晋第一镇”,冶炼业的发展,为各种手工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还诞生了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传奇——“九州针都”。
  一根小小的手工钢针,曾让许多人发家,进而富甲一方。如今,大阳镇遍地留存的豪宅大院,几乎都是当年居民们靠制针、卖针发财后修建的,现存的五里长街,也由此成形。
  位于古镇东南角的天柱塔,是大阳的标志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据说用了27年才完工。塔高108尺(约36米),整体为九层八菱锥体,层层出檐,每层檐角下都悬有铜铃。超厚的塔壁中间,隐藏着一条砖砌的螺旋楼梯,可以直通顶层,并且每一层都有窗户,从不同高度俯瞰大阳的青瓦房,爬得越高,视野越开阔,别有一番风情。
  汤帝庙,是大阳人心中一处重要的信仰寄托之地,供奉着中国古代的圣王之一、商朝建立者——商汤。穿过西大阳古街,一座古朴粗犷的元代风格大殿,豁然展现在面前。前檐立着两根巨大的木柱,木柱上方支撑着三根粗壮的原木大梁。一位老人对我说:“这座成汤殿是汤帝庙最古老、最精彩的大殿,其中最精彩之处,就是上面这根荆木大梁。你知道荆木是什么吗?就是编箩筐的荆条木。”闻听此事,我大吃一惊:荆条木一般不是只能长到直径五六厘米吗,但这根荆木大梁直径却达1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从明代开始,手工制针业在大阳崛起,并迅速发展。最初,人们用土圆炉来炼钢,以提高钢的延展性,然后拔成钢丝,再加工成钢针。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工匠们后来又发明了更高效的制针法:用坩土做成丝状模具,把铁水注入模具,锤打成型后,再经过深加工,就变成了“扎把铁钢丝”,然后截丝、分段,经过反复锤打、捻细、打孔、钻磨、抛光等工序,最后制成针。   在制针业鼎盛时期,大阳有300多个作坊,当地人人自称是制针师傅的传人,每家每户都是小针坊,大人小孩都磨针,针行、针会也比比皆是。许多外地的淘金者,也纷纷涌向大阳,轰轰烈烈地加入了手工制针的行业。
  大阳钢针经数十道工序的手工打造,自然工艺精细,质量上乘,与广东佛山的制针业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几乎分割垄断了中国制针市场,并远销中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记述:“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九州针都”的盛誉实至名归,有歌这样唱道:“小小钢针做得精,卖遍天下四大京。东京卖到汴梁地,西京卖到长安城,南京卖遍应天府,北京卖遍顺天城……”
  见有客人围观,老伯就放下挑子,从箱子上拿起一块桐木制成的“公道板”,又从箱中取出一盒钢针,随手捏出一撮,便开始唱起《卖针歌》:“古阳阿县老针店,大街朝东有门面。油漆柜台金字匾,招牌挂在门外边。要问谁家钢针好,李记针行错不了……”歌刚唱罢,老人信手一甩,一排明晃晃的钢针就齐刷刷地扎在木板上。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得知他叫李连五,今年 68岁了,在大阳老街开了一家卖针店。如今,他每天都挑着担子,在大阳镇的大街小巷走上一圈,他的《卖针歌》和一身极具明清特色的商贩打扮,已经成为大阳镇的一张名片。
  “针要卖得好,吆喝少不了。我家祖辈都是在大阳镇上卖针的,传到我这已经是第七代了。当年他们就是唱着这首《卖针歌》走街串巷,将大阳钢针卖到全国各地……如今我这样做,其实也不是为卖针,而是想让后人更好地了解‘九州针都’的辉煌历史,铭记这门古老的制针手艺,将大阳的钢针文化传承下去。”说到卖针,李师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里带着深沉,还有一些失望——他非常担心“卖针人”这个古老的行当,也会随着手工制针的衰落而消失。近些年来,古镇上的卖针人纷纷转行,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不过,李师傅只是卖针人,他告诉我,如今镇上唯一能按古法制作手工针的老人,叫裴向南。
  随便问了一位古镇居民,我就找到了位于西大阳的裴向南家。得知我是专门探访手工制针技艺的记者,裴师傅马上打电话叫来两位朋友,从厢房里搬出风箱、蒸笼、火炉、铁砧等工具,拉开架式,准备制针。
  借着生火的间隙,裴师傅带我参观了他的手工制针展览馆。展览馆只有20多平方米,中间摆放了许多炼铁及制针的工具和资料,四周墙上的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九州针都”的发展历史,以及手工制针的步骤。裴师傅告诉我,裴家祖上从道光十七年(1837年)开始做针,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几年前他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遗产“手工制针”的传承人,但现在大阳镇里也只有六七名老人了解手工制针了,这一古老的技艺濒临失传。
  这时,院子里的师傅已经准备停当,裴师傅坐在火炉前,将一块铁板埋到在炭火中,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不一会儿,铁板被烧得通红,裴师傅与另一位师傅协同劳作,用铁錾裁下一条宽约0.5厘米、长20厘米的铁条,重新烧红后,慢慢锤打成尖尖的锥状针坯,截断后便成为一根钢针毛坯,接着在尾部冲眼,用锉刀和磨石打磨尖端。我以为这就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才完成三分之一的工序。只见裴师傅拿出一些半成品钢针,放入热锅里翻炒,“铁锅炒钢针”简直颠覆了我对钢铁加工的认识。炒了一会后,他舀来一瓢水倒入锅里,这道工序叫“热淬”,目的是增加钢性和硬度。此后,还要将钢针埋到以松木炭、发酵的豆豉和黄土混和而成的配料中,放到蒸锅上蒸一段时间。通过火蒸除锈、增亮后,还要进行粗抛光和细抛光,至此一根钢针才算完工。裴师傅还告诉我,由于他目前主要以表演为主,所以一些工序都简化了,真正的手工制针所号称的“72道工序”,事实上并没有夸大。
  最后,裴师傅有感而发:“我有幸生在‘九州针都’,也有幸从父辈那学到做针的工艺,所以有责任将这段灿烂的历史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大阳!”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俗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意思是“救人一命,比建造一座七层佛塔还要功德无量”。不过,当佛塔内收纳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时,那么这座浮屠也就非一般的佛塔可以比拟——这就是在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出土的铜浮屠。  铜浮屠的出土纯属意外。1987年4月,文物部门在修缮因大雨而崩塌的法门寺明代砖塔时,在石塔地基下面发现了唐代地宫,地宫内保存了大批的唐代文物。工作人
在湘西,苗族花带是苗女编织的一种精美艺术品。花带色彩艳丽,图案纹样丰富多彩,是湘西民间手工艺中的精品。对于苗女来讲,编织花带是她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花带也记录了她们的美丽和哀愁,是她们一生成长的证物。  每天上午9点,有一位苗女会背着竹背篓出门,穿过凤凰古城人来人往的虹桥,下到沱江边上,在江边找一块三四平方米的空地,卸下背篓,拿出里面的竹晒框一字排开:上面挂满苗绣荷包,手工土布,织锦手
滔滔黄河造就了“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使之成为地球同纬度上最大的湿地。  乌拉山自然景观的精萃,集中在有“塞外小华山”之称的主峰——大桦背。  梅力更山脚下,有一座唯一用蒙古语诵经的喇嘛庙……  中国境内有成千上万条纵横的河流,其中脾性最暴躁的,莫过于携带着滚滚泥沙,以“善决”、“善徙”而闻名的黄河。在数千年的决口和改道迁移的过程中,这条浑浊的河流,创造了广袤的冲积平原和复杂的故道体系。这些地方,尽
杞国被楚国灭亡后,大禹后裔姒氏为了躲避楚国的追杀,改“姒”姓为“ ”姓,流亡关中,数朝以后才辗转迁徙到河南清丰县和山东郓城县。图为山东郓城县 楼村的 钟家祠。  第一次看到“佀”(si)这个字的人,多半会不认识,而且十有八九会把它认成“侣”字,也更加不会有人想到,这其实还是一个姓氏,并且来头不小——佀姓人是大禹的后裔。  明代陈士元撰写的《姓希》一书中,共收录了3635个姓氏,其中和大禹有关的姓氏
苍坡村别称“文房四宝村”——“文房四宝”指的既是村子的布局,也是苍坡村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文脉象征,蕴含着耕读传家的文化气息。  芙蓉村以“七星八斗”的思想進行规划设计,不仅实用性极强,还隐喻村寨上可纳天上星宿,下可佑子孙人才辈出,如繁星璀璨的美好心愿。  岩头村的丽水街让无数人流连忘返,当地还流传着一句“不游丽水街,枉到楠溪江”的俗语,可见其魅力非凡。  溯楠溪江而上,一路后退的不仅是如画的青山绿水
曾几何时,中国近海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渔民出海常常满载而归,而如今,即便是号称中国“传统四大渔场”的渤海湾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也名存实亡,陷入了“无鱼可捕”的危机。  造成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沿海经济在发展中乱象丛生,导致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二是渔民违规捕捞,致使鱼类资源过度消耗,近海生态系统退化。  改善近海环境、恢复渔业并非易事,相关部门尝试过诸多办法,但时
玫瑰庄园的女主人帕尔默·安妮外貌美丽,但内心畸形,似乎永远燃烧着欲火,每天晚上,她都会把英俊的奴隶招到卧室,供自己尽情释放淫欲。  对于新来的那位英俊的簿记员,安妮打算用美貌来让他自投罗网。因此,她开始精心打扮自己,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寡妇模样,以求博得对方的怜爱。  安妮死后,其怨灵一直游荡在玫瑰庄园,而那些被她所杀害者的亡灵似乎也不断飘来荡去,以至于多年来,庄园的种种灵异传闻层出不穷……  在加
六月的长白山,冰雪消融,花团锦簇,放眼望去,高山之巅有雪皆白,有草皆绿,有花皆红,好似一幅“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白山来”的长轴天然画卷。  在这清爽温润的季节里,多姿多彩的长白山脚下,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宝马村更有一处令人称奇的绝妙花园——长白山牡丹园,它就像一个硕大的花环镶嵌在长白山绿色的长廊里……  2009年,从好友刘忠堂的摄影图片里,我才知道长白山还有一个牡丹园,当时我很惊奇,因为在我的思
当人们手持各式各样的水晶杯开怀畅饮的时候,可能很难想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用上了水晶杯。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里,就陈列着这样一只水晶杯,它透明、闪亮的外形,让现代人不禁惊呼“穿越”。  这只水晶杯的发现,和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有关。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他们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工作人员挖到一米多深时,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像《欲望都市》中的四个女人一样,把男人们留在身后,飞往自己心中那个“一千零一夜”的地方,购物、SPA、享受美食、看帅哥……不必忍受男人的唠叨,只有彼此间在旅途中聊不尽的八卦与感悟。在这场属于闺蜜的旅行中,有些回忆将伴随着青春一起珍藏。  闺蜜间的旅程,往往是不走寻常路的,如果把旅行目的地定在泰国,芭堤雅和普吉岛绝对不会被列入行程。我们所前往的地方私藏了泰国大半的美,而有99%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