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浅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目前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引言
  国家相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约束和指导事业单位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资金,这就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分为项目经费管理和公共事业经费管理两部分。项目经费管理主要指对重大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公共事业经费管理包括行政办公、津贴、医保以及职工工资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科研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
  一、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各部门在项目经费申请、下发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大了对科研的投资力度,为我国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一部分科研单位本末倒置,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索要科研经费上,增加各种不必要的消费,严重浪费了科研资源。在管理科研项目时,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达成共识和妥协。项目课题组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经费的来源上,忽视了提升经费效益的必要性;科研管理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申报和立项上,缺乏对经费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不关心经费来源及使用,而且核算过程中较为笼统,没有将不同项目进行分类核算,降低了经费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财务部门缺乏与课题组的沟通和交流,降低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不利于科研单位的长远发展。
  2.缺乏对项目经费预算的有效监管
  科研单位一旦确定具体的科研项目后,就要着手编制经费预算,延伸经费使用预算至实施环节。项目的完成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预算编制的影响。在对经费进行预算的过程中要保持其与项目目标的一致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金。但是,课题组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经费,往往弄虚作假,编造预算,财务部门只负责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了解科研项目实际情况,也难以有效控制和监督经费预算工作,最终造成项目实际支出金额与预算金额存在较大出入,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缺乏明细的科研项目支出统计,财务监控难以开展
  缺乏对科研项目支出的有效监管。第一,课题经费长期以来实行课题负责制,课题组长享有经费支出的权利,课题人员可以随意支出与课题相关的费用,缺乏对课题经费的宏观掌控。而且,在对事业支出进行核算时,课题的间接费用也被纳入在内,降低了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经费报销未按规定进行,违规现象屡禁不止,课题小组直接负责项目经费的审批工作,他们在对发票等进行审批时不遵守审批流程,加剧了财务监管的难度。第三,一部分科研单位结束科研课题或者办理业务结算较为滞后,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科研项目资产和资金严重浪费
  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科研的作用,将较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中,科研项目经费逐年增多,科研人员将自己争取到的资金纳入私人账户或者以其它借口转出资金。某些觉悟不高的科研人员以个人名义承接科研项目,浪费了大量单位资源,但是所获资金并未转入本单位,浪费了大量国有资源。各课题组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项目经费列支不明晰,重复采购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1]。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环节
  (1)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国家而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约束,使得编制预算过程中有章可循,杜绝主观随意性,从制度层面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事业单位而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制定出更为详尽、充实的科研经费管理细则,包括规定报销比例、范围,明确课题负责人、科研人员以及财务部门各自的职责等。要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的顺利进行,就要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提高履职能力,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不断解放思想,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保证科研项目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公正性、系统性。例如,在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时,要从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损耗情况以及原值出发,将各项费用平均分配到科研项目成本中。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保证科研成本核算的真实、可靠,推动科研的顺利进行。同时,科研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向财务人员汇报最新科研动态,保证财务人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3)增强成本意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机制。当前,事业单位缺乏对成本核算的重视,成本要素支出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对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水电费等间接费用缺乏重视,在分摊过程中较为随意,界限不清、交叉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科研人员的成本效益意识不强,将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科研结果上。由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划定经费支出的具体范围,保证审批程序和开支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科研经费使用环节
  (1)改善科研经费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划分课题负责人、科研人员以及财务部门在经费管理中的职能。只有保证职责划分的科学、明确,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交叉管理和多头管理的现状,从而保证科研经费效益的最大化,推动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要积极解放思想,为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提供参考意见,减少设备重复购置,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损耗和闲置,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内容的学习,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要求科研人员解释及说明某些不合理发票的前因后果,一旦理由不充分,财务部门应无条件的拒绝报销。
  (3)定期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作报告。科研项目一般周期较长,经费核算一般在项目结束时进行,由此,财务人员难以有效监控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也无法保证科研预算的贯彻执行。建立并完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便利了财务人员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能进一步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率,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一旦发现预算与经费执行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人员要予以高度重视,将具体情况上报科研项目负责人,对出入情况及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保证科研项目财务支出的科学、合理[2]。
  3.科研经费结算环节
  (1)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项目决算意识。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定期举行科研经费相关讲座,进一步普及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树立起科研人员较强的决算意识,提高科研人员的经费预算觉悟,使之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对于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及时予以纠正,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有序开展。
  (2)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惩戒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就要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惩罚和约束机制,对不合理使用或者浪费科研经费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和惩罚,不断纠正科研人员的行为,将科研经费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事业单位要从宏观上把握科研项目最新进展,加强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以及项目进度等相关情况的审查和监督,考核其是否符合规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
  (3)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结算制度。事业单位在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结算制度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明确规定结算内容和结算时间。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科研经费结算制度的相关条款,准确认真的做好项目经费结算工作,缩减结余经费的挂账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部分结余资金,提高科研经费的效益。科研项目完成以后,财务部门要及时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保证科研经费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财务部门要切实履行其职能,定期审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保证财务支出的科学。同时,财务部门要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科研经费审批、立项以及执行等情况,加强对科研经费去向及使用的监督,并将具体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在审计和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妥善解决问题,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推动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3]。
  三、结语
  事业单位要切实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就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认清自身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正视问题和缺陷,不断以科学技术武装头脑,妥善解决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付宁.我国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2]刘国恒.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之我见[J].管理观察,2014(10).
  [3]丁秀枝.林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3(34).
其他文献
有一次我乘出租车,在一条小路上遇上了堵车,堵了半天,车辆刚有些松动,路旁突然蹿出一辆小货车挡在我们前面,局面一下子又混乱了,前堵后拥,各个方向的车交错在一起,成了连环扣
【摘要】民族化是世界所有国家对艺术的最终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民族艺术的灵魂。作为艺术创作者,运用本民族所独有的艺术方式来描述现实生活,使艺术作品充分体现民族感情,从而具备相应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民族化”,而话剧作為从西文国家引入的艺术形式,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话剧;民族化;戏曲;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一、话剧内容民族化的表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读写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进步.本文对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口头创作、仿写、续
当初,从国营厂跟着柴总出来干的有十几个人,我是其中一个。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我国建设市场不断摸索和推广的工程承包模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内工程界人士的认可和青睐.本文通过分析EPC总承包模式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从独特的角度
一、齐河县的总体情况齐河县位于德州市最南端,与省城济南隔黄河相望;辖13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人口63万,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享有“温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纽曼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科84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为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