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重要任务让男性休产假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男性有着一项似乎让很多国家男性羡慕的福利:带薪休“产假 ”,且“产假 ”很长,还是必须的,因为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不仅如此,让更多的男性休 “产假 ”,俨然已成日本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进行了目标规划。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 “2011年度平等就业基本调查 ”显示,日本男性休 “产假 ”比例达 2.63%,比上年度上升了 1.25个百分点,创下 1996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新高。
  目前,日本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工作歧视以及政府政策不配套是许多日本妇女选择不生育的原因。倘若当前的低生育率情况持续下去,到本世纪中叶日本人口将缩减 20%,将近一半人口老龄化,国家的医疗和福利系统将不堪重负。
  为了改善日本年轻夫妇中生育率逐年下降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距日本政府规定的到 2020年比例提高至 13%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日本法律中有关于男性休 “产假 ”是這样规定的,允许男性在孩子出生之后享受长达一年的假期。日本政府希冀以这种强迫男性履行职责的方法使他们更加熟悉有关儿童培养的问题,也可以使妈妈们不再惧怕多生几个宝宝,从而提高人口出生率。但问题是,休“产假 ”的男性只能拿到平时薪水的一部分,这使在家里充当 “经济支柱 ”角色的父亲们 “望假兴叹 ”。宝宝出生正是用钱之际,收入减少,很难让日本男性无后顾之忧地休 “产假 ”。
  另外,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父亲们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必须递交一份报告,将自己如何利用时间、对自己在家庭中地位的感想等问题记录下来,还要向同事们 “传授 ”自己学到的育儿经验。
  改变生育率低的最大障碍是日本的社会态度。在日本,父亲不因为孩子出生而请假已经成了一种工作文化,父亲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被看做是 “没有用 ”的表现。日本厚生省表示:“必须改进男性和社会上认为育儿是女性的事情的看法。”
  如果日本政府要完成提高男性休 “产假 ”比例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消除日本男性重回职场后工作情况恶化的担忧。
其他文献
哪个女子不希望能在一个如天堂般的地方,和心爱之人情定终生。  不过哪里才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三亚依然充满了铜臭味和拥挤的人潮;马尔代夫如今充满了动荡和不安;普吉、巴厘已经逐渐流俗……其实在南太平洋之上,就有这样一个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它让高更、毛姆、马龙白兰度、妮可基德曼……都迷醉于那里的阳光和海水之中,也因为那里的浪漫风光被人们称为“爱之岛”——它就是大溪地(塔希提岛)。  很
期刊
大約二十年前,我在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买了一个紫檀大方凳,因为仅是单只,还迟疑了一下。今天听起来价钱的确不贵,三千美元,但当时我也咬了一下牙。待方凳运至北京,我才得以细细端详,发现这只方凳还真是不错。首先尺寸大,六十厘米见方,宫廷风格,连一般不做工的座面边框也都精心雕刻了回字纹;腿足处做工独特,变形如意云头外翻;牙板类似玉器的雕工延续至腿部,十分少见。我心里美滋滋的,只可惜另一只失散,仅得一只。  
期刊
可以穿裙子的季节,是女人最美的时间。其实这个时候也最容易让男人浮想联翩,谓之“意淫”,这是现代的说法,在古代中国文人的嘴里叫做“看景”或者“赏花”。把女人看作景致,比作一朵鲜花,应该是中国男人的创意。  类似的浪漫发明还有很多,有的还成为过去女性的标志之一,比如小脚。  小脚,文雅的说法叫“三寸金莲”,我曾亲眼看过这样的三寸金莲,前年仙逝的95岁大妈便是一双小脚,尖尖的,小小的。这双脚,据说是大妈
期刊
很多年前看舒淇刚出道时拍的三级片,觉得十分不喜欢她,甚至讨厌她。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接受她的,已记不清楚,只记得在《改变1995》里,黄舒骏念道:“老外说,台湾的女人,舒淇最美。”当时看到她的一张照片,深以为是。  在赵文卓和甄子丹的争端中,舒淇被卷了进去,网络上一片谩骂之声。令人想不到的是,很多人攻击舒淇的方法和对她表示不满的原因,竟然是挖出了她早年的艳照。  这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  
期刊
微博  dolce小裁缝 http://weibo.com/dolcemay/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77519201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爹可真有远见。自小他就期望儿子别从事音乐,去做个不至于挨饥受饿的老师似乎更靠谱。他说,尽管两者都穷,但如果教书让人死气沉沉地活着,那么搞音乐却会让人生气勃勃地死去。  然而,慈父的意愿却被高度近视、瞎得像只
期刊
他是全美“最著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被称作新闻“巨人”,他用“华莱士式提问”塑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4月8日这一天,他停止了向世界发问。    迈克·华莱士在93岁时停止向世界发问。  过去半个世纪里,他的名字一度让骗子和流氓头疼。他所服务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的广告称,如果有四个单词让这些人从心里害怕,那一定是“迈克·华莱士在此”(Mike Wallace is here)。因为这
期刊
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大多数美国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美国,使得星巴克在中国具有在美国没有的某种奢华和自我放纵意味。许多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去星巴克,为的是体验某种生活方式而非喝杯咖啡。星巴克懂得如何利用中国人的优质体验需求,将其在美国的大众形象转变为在中国的高档形象。  星巴克只是紧盯中国的西方消费产品企业之一。美国服装零售商盖璞、美国鹰等公司也已宣布将中国新兴中产阶级视为实现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这
期刊
如果说商业院校是男人的世界,那么中国女性对这点断然不予理会。  GMAT是全球商业院校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组织该考试的管理硕士入学考试协会(GMAC)的报告称,过去 5年来,年轻女性的积极参与令参考的中国学生人数激增逾 200%。GMAC亚太地区主管茱莉亚 ·赫瑞丝说,“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工作被视为稳定的长期职业选擇。”  该领域顶尖院校学费高达每年 8.7万美元,但收入增长让更多的中国父母有
期刊
深夜,又一次应酬结束。当我把自己疲惫的身体拖到沙发上之时,视线突然触碰到了茶几上摆放的那张几年前拍的照片:温暖的阳光下,一只慵懒的猫伏在斑驳的灰墙上回头张望。原来,自己也曾经痴迷过这种无用的闲事,拎着相机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只为拍下一张瞬间让我感动的场景:也许是一间颇有情调的咖啡馆;也许是路边行色匆匆的异乡人;也许是隐藏在时光中的一栋建筑 ……没有任何目的,却有十分快乐。  可是现在,那
期刊
一个网络写手,从博客起家,越写越红,最终拉了几位“哥们儿”建了一个网站,更加“火”起来,不断引来投资,几年时间成为一个媒体帝国……这样的故事,每每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撰稿人想入非非。  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 2012年普利策奖名单中,《赫芬顿邮报》抢得头筹,荣获报道奖。这是第一家盈利性的网络媒体获得这一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同时也展示了网络对媒体的深刻塑造力。  《赫芬顿邮报》在美国早已大红大紫,但能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