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合并气腹症四例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1990-2012年,笔者单位收治4例电烧伤合并气腹症患者,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6~ 58岁,平均42.8岁.烧伤总面积15% ~ 79% TBSA,其中Ⅱ度3% ~ 29%、Ⅲ度7%~50%.高压电烧伤2例、雷电烧伤2例,烧伤部位为面颈部、胸腹部及四肢.入院时间为伤后2~13h,平均6.3h.出现气腹症时间为伤后2~7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移植手术并随访3个月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0±7)岁。按术后是否有CMV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对照组(n=158)。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手术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急性肝功能衰竭(P
目的探讨近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002至2006年和2007至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病变解剖特点及治疗方法,按前后两个时间段分为2002—2006年组和2007—2011年组,观察两个时间段手术治疗方法的
目的探讨应用翼状工作通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有51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通过翼状工作通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26例(翼状工作通道组),传统手术入路治疗25例(传统手术入路组)。两组患者的骨折均为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无明显神经症状,椎管内占位≤1/3椎管矢状径,受伤椎体压缩≤2/3。
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前列腺癌的当前热点研究进行概述和前景展望。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人群筛查的价值仍存争议,在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包括经直肠途径和经会阴途径,两种穿刺方式各有优劣。睾酮水平与前列腺癌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睾酮水平变化的监测有助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治疗的1 09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年龄41~84岁,平均67.9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3.2~256.3 μg/L,平均32.7 μg/L。临床分期中T1期占20.09%(219/1 090),T2期占50.09%(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高精度的主动脉瘤模型,用于术前辅助制定复杂腔内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接受腔内治疗的6例复杂主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岁。原发病包括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近肾腹主动脉瘤4例。术前行主动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取数据后,应用FitMe影像三维处理
目的探讨50岁以下患者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年龄≤50岁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4~50岁,平均43.6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01~579.00 μg/L,平均15.5 μg/L;20例直肠指检异常。患者均接受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分区穿刺活检。结果124例患者穿刺确诊前列腺癌14例(11.3%)。PS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我国男性的常见疾病,在发达地区发病率迅速升高,在农村地区生存率较低。针对疾病的分期特点,推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是改善国内前列腺癌生存率的首要步骤。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卫生水平差异巨大,推广有选择性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策略是较好的选择。因此在优化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验证推广侵袭性前列腺癌标志物两方面均应开展深入研究,除此以外,急需开展客观的前列腺癌科普和患者教育。
目的分析局部中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照射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共对3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其中资料完整并随访满5年的中危患者98例。患者年龄58~84岁,平均74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4~19.0 μg/L,平均11.2 μg/L。临床分期T1cN0M0~T2bN0M0。术前Gle
目的 观察采用瘢痕微粒皮联合异种ADM治疗中厚皮供区创面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4月在笔者单位住院行瘢痕切除加中厚皮移植手术,且手术切除瘢痕面积为1%~ 3% TBSA的患者10例,按照取皮部位相邻、面积比约为1∶1或2∶1的原则,将中厚皮供区取皮后形成的创面分成2组:微粒皮+ ADM组,联合应用瘢痕微粒皮与异种ADM;ADM组,仅应用异种ADM.观察患者2组中厚皮供区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