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局部中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照射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共对3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其中资料完整并随访满5年的中危患者98例。患者年龄58~84岁,平均74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4~19.0 μg/L,平均11.2 μg/L。临床分期T1cN0M0~T2bN0M0。术前Gle
【机 构】
: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局部中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照射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共对3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其中资料完整并随访满5年的中危患者98例。患者年龄58~84岁,平均74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4~19.0 μg/L,平均11.2 μg/L。临床分期T1cN0M0~T2bN0M0。术前Gleason评分4~7分,平均6.7分。前列腺体积14~65 ml,平均32.1 ml。所有98例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术后随访5年截止,观察生化复发率、无生化复发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补救性治疗方式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随访期间出现生化复发19例,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死亡7例,其中1例45个月后死于前列腺癌复发转移,6例死于其他非相关疾病。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80.6%,总生存率92.9%,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8.9%,无生化复发生存率79.3%。术后下尿路及直肠刺激症状发生率76.5%,尿潴留7例(7.1%),放置尿管1周后全部恢复正常排尿。单个粒子移位2例。未发生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近距离照射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局限性中危前列腺癌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所有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共收集558例GIST患者,其中男性284例,女性27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移植手术并随访3个月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0±7)岁。按术后是否有CMV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对照组(n=158)。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手术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急性肝功能衰竭(P
目的探讨近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002至2006年和2007至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病变解剖特点及治疗方法,按前后两个时间段分为2002—2006年组和2007—2011年组,观察两个时间段手术治疗方法的
目的探讨应用翼状工作通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有51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通过翼状工作通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26例(翼状工作通道组),传统手术入路治疗25例(传统手术入路组)。两组患者的骨折均为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无明显神经症状,椎管内占位≤1/3椎管矢状径,受伤椎体压缩≤2/3。
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前列腺癌的当前热点研究进行概述和前景展望。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人群筛查的价值仍存争议,在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包括经直肠途径和经会阴途径,两种穿刺方式各有优劣。睾酮水平与前列腺癌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睾酮水平变化的监测有助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治疗的1 09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年龄41~84岁,平均67.9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3.2~256.3 μg/L,平均32.7 μg/L。临床分期中T1期占20.09%(219/1 090),T2期占50.09%(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高精度的主动脉瘤模型,用于术前辅助制定复杂腔内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接受腔内治疗的6例复杂主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岁。原发病包括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近肾腹主动脉瘤4例。术前行主动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取数据后,应用FitMe影像三维处理
目的探讨50岁以下患者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年龄≤50岁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4~50岁,平均43.6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01~579.00 μg/L,平均15.5 μg/L;20例直肠指检异常。患者均接受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分区穿刺活检。结果124例患者穿刺确诊前列腺癌14例(11.3%)。PS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我国男性的常见疾病,在发达地区发病率迅速升高,在农村地区生存率较低。针对疾病的分期特点,推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是改善国内前列腺癌生存率的首要步骤。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卫生水平差异巨大,推广有选择性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策略是较好的选择。因此在优化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验证推广侵袭性前列腺癌标志物两方面均应开展深入研究,除此以外,急需开展客观的前列腺癌科普和患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