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新酮/磷酸盐柱[6]芳烃主客体络合行为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溶性磷酸盐柱[6]芳烃(WP6P)为主体,天然药物甘松新酮(ND)为客体,采用饱和溶液法构筑了一种新的ND/WP6P主客体包合物.通过紫外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客体之间的络合行为,结果表明,ND和WP6P以摩尔比1:1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其络合常数为5.160×104 L/mol.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形成的包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及分子对接模拟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ND与WP6P之间形成主客体包
其他文献
以51例健康人、21例冠心病患者以及1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为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两类患者的血浆代谢特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104个内源性代谢物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筛选出8、41和26种可区分健康人与冠心病患者、健康人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潜在特征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在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亚油酸等脂肪酸代谢途径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原理构建了等离子体射流原子发射光谱仪(Plasma jet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PJ-AES),并建立了一种新型固体样品直接分析检测技术,用于大米中镉(Cd)、锌(Zn)、铜(Cu)、铁(Fe)、磷(P)和硅(Si)等无机元素的快速检测.以大米中重金属元素Cd为目标元素,系统考察了PJ-AES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线性范围等性能.此仪器对大米中重金属元素Cd(228.80 nm)的检出限为0.009 mg/kg,可测试的线性范围为0.03~1.72 mg/
设计合成了一种以人血清蛋白纳米颗粒(HSANP)为载体,共运输Ru(Ⅲ)配合物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纳米药物Ru-ATRA-HSANP,用于抗肿瘤转移治疗.该药物在水中和生理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可以被细胞有效摄取,具有较弱的细胞毒性,但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因此,构建了一种稳定、低毒性的抗肿瘤转移纳米药物,有望用于抗肿瘤转移治疗.
利用金硫键相互作用将金纳米颗粒固定在带有硫醚悬臂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TTB-COF)上,制备了一种金属有机复合材料(Au-TTB-COF),用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分析小分子物质.与前期报道的基质相比,Au-TTB-COF将COF材料对紫外光的吸收和金纳米颗粒所具有的促进激光能量转移作用相结合,提高了分析物的电离效率,显著提高了小分子MALDI-MS分析的灵敏度.同时,Au—S键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基质背景干扰,提高了分析的重现性和耐盐能力.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富含大分子物质
微混合器通常为实验室芯片(LOC)的前处理装置,研究其混合机理及结构对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为微混合器的设计加工提供指导.本研究考察了通道雷诺数(Re)在0.1~80时方波型微混合器的内部流动特性,并在分子扩散主导和对流扩散主导阶段分析了通道结构对流体流动及混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通道中Re的增大,流体混合从分子扩散主导过渡到对流扩散主导阶段.分子扩散主导阶段,影响流体混合强度的因素为特征扩散长度,通道宽度比通道高度对混合强度的影响程度更大,通道宽度的缩小可以显著提升分子扩散阶段流体的混合强度.当Re
发展了一种基于分段直接校正(PDS)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的近红外光谱(NIR)定量分析模型转移方法,用于甲醇汽油中甲醇的准确定量分析.首先,制备了20个不同甲醇含量的甲醇汽油样品,并采集其NIR光谱;其次,考察了不同输入变量(800~2000 nm、1100~1900 nm、1100~1700 nm、1390~1700 nm)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PLS校正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在最优化的输入变量(1390~1700 nm)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归一化(Nor)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条件下,分别构建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学生的实际和认知需求作为教学切入点,以生活事例或问题来进行理论教授,创造趣味性和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和品质体悟,进而促使教学质量得以良好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探索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化因子渗入于教学中来,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意义重大。教师应将学生实际和情感需求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创
采用巯基树脂为金属离子吸附剂,分析了巯基树脂对光刻胶主体材料中残留的金属催化剂Pd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在不同温度下,将巯基树脂对Pd的吸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巯基树脂对光刻胶中Pd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此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控制,光刻胶中的Pd和巯基基团化学螯合作用对吸附起重要作用.等温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明光刻胶中Pd在巯基树脂表面倾向于单分子层吸附.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吸附温度升高,巯基树脂对Pd的最大吸附量由12.68 mg/g提高到17
在Fe3O4磁芯上通过逐层修饰构建了葡萄糖-6-磷酸(G6P)功能化亲水磁探针Fe3O4@PDA@TiO2@G6P.聚多巴胺(PDA)可以作为偶联连接剂进一步接枝二氧化钛(TiO2);接枝的TiO2除作为G6P的锚定位点外,还可通过金属氧化物亲和层析技术有效富集磷酸肽;G6P的官能化赋予了纳米球高亲水性的表面,并利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实现了糖肽的捕捉.实
基于具有优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性能的石墨烯隔离的金纳米晶(GIAN)能够在水-有机相界面自组装,待测物分子在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较大以及GIAN能够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待测物分子结合的优势,构建了激光介导的待测物分子的高效富集策略,进而实现了9,10-双苯乙炔基蒽(BPEA)分子的痕量SERS分析.所构建的新型待测物分子高效富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咖啡环效应”带来的信号波动,有望为复杂体系中痕量待测物的SERS分析提供可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