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馆在实践公共性的职能中承担着文化建设和传播的社会责任,为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服务,并且通过学术交流和艺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美术馆的休闲式教育职能以及反思性的教育职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应该适当地调整美术馆的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关键词: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职能
  美术馆作为当今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藏、研究、教育的职能,其中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美术馆公益性程度的“硬指标”。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普通公众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起到繁荣国家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对美术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观众既需要欣赏艺术,希望在美术馆得到其他文化空间得不到的教育,又关心美术馆所展现出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与画廊、艺术商场等到底存在怎样的区别。和其他的文化空间不同,美术馆本身就具有公共艺术教育职能,能够让人们进行反思,与创作者进行交流。当下美术馆所发挥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越来越重要,值得人们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一、公共教育中的休闲式教育职能
  休闲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观赏美术馆能够感受到幸福、舒适。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观看展览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艺术中心。很多人走进美术馆不仅仅是为了看艺术、看展,也可能是为了挑选一些艺术书籍或艺术衍生品,甚至有可能是为了喝一杯咖啡,体验美术馆的艺术氛围。为此,美术馆需要展现出本身所蕴含的休闲性这一功能。以罗中立美术馆为例,其外部结构设计融入了非常多的地方文化元素,将梯田、粮仓、院落等不同的村落符号,以及中国传统意义中的审美意象,运用在了美术馆的外观设计中,使得罗中立美术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不仅如此,美术馆在设计时为了能够体现出休闲性,融入了很多卡通造型以及时代元素,使其更加贴合时代和大众的审美,符合当地的艺术生态语境。这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实际例证,更是美术馆休闲公共教育职能的展现。罗中立美术馆,既继承了传统,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真正实现了公共教育功能。在进行美术馆外观设计的过程中,其外部的艺术墙面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在2013年时,罗中立美术馆获得了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这一殊荣。由此可见,美术馆所展现的公共教育功能也能够为城市景观、城市文明带来积极影响,提升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审美品位。这些都是休闲式公共教育职能中的一部分。公共教育并不是填鸭式的俯视大众的一种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互动和体验,比如参观艺术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让观众亲身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去,感受艺术的魅力。美术馆在进行公共休闲式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颜色、灯光还是墙面布置等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艺术性,使人们在欣赏美术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进而感悟到生活中的美以及生活中的乐趣。好的美术项目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休闲的快乐,并且成为人们艺术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公共艺术教育中反思性教育的展现
  艺术活动不仅仅展现了一个艺术家自主创作的方式,也展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对自身的思考。为此,美术馆还具有反思性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由于美術馆是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能够容纳多元社会政治伦理的文化空间,可以构建公共政治多元化的精神维度。不同的美术馆在举办画展时,内容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文化活动本身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文化活动都依托于民主、依托于社会,但是艺术与艺术之间本身是有区别的。在当前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艺术作品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展现自身独特的创造力,释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美术馆存在的目的是传播艺术并且提高人的艺术素质,而商业机构则能够不断地促进消费,使得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美术馆本身的纯艺术传播以及形成的商业发展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美术馆在当前更多的是通过作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性,以及创作者对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以及批判性,强调的是多元化的观点形成的争议,利用自由和多元的展览进行体制化的反抗。与此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政治性、历史性、抑制性,不断促进人权以及人道主义的实现。人们在走进美术馆时,就已经进入了公共政治生活的舞台,应该实现从平民到公民的转化。开展深层次的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唤起公民对不同内容的批判以及反思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美术爱好者能够通过美术了解到社会发展,通过创作展现出自己的思想。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观赏者或是创作者,都可以利用美术馆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美术馆感受到反思教育的重要性。
  三、服务公众的教育职能
  (一)服务公众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都认识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所具有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美术馆。这些美术馆更加注重与公众的联系,展现了与公众的良好关系。例如,在1999年理论家史蒂芬维尔就曾经针对美术馆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其认为美术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做到从关注物到服务人。当前有很多美术馆都将其办馆的理念逐步从原本的以展览和藏品为中心,转向为以观众为中心。特别是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发展速度飞快,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向社会以及公众提供服务的机构。美术馆作为公共服务的机构,要求美术馆内所有的工作人员本身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一切工作都需要为公众服务。工作人员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应明确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参观美术馆时,很多参观者都是为了通过美术馆获取更多的艺术知识、历史知识等等,或者从中获取更多的乐趣。美术馆不应该是艺术品的孤岛,而应该展现出自身原本的实用功能以及环境美感。美术馆中所有的藏品不仅要供人欣赏,还要让人们通过美术馆了解到文化在某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这才是当前美术馆所要发挥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要求美术馆除了需要展现出展览的学术性、教育性,还需要将展览融入整个策划系统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美术馆展现的信息所传递出的艺术价值。使得每一个人走进美术馆时,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艺术作品更多的背景性信息,这也是美术馆融入艺术公共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二)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公共教育质量
  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作为精英艺术的大众化传播,美术馆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在美术馆馆内建立Wi-Fi以及蓝牙覆盖可以使观众利用美术馆所构建的App实现智能导览。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利用各种不同的App进行学习或者是工作。观众在到达美术馆后可以自主连接Wi-Fi,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直接进入美术馆的页面,从而了解自己所看的每一幅画,以及每一幅画背后的含义、创作者的背景等。使得观众每走到一幅作品面前都可以听到有关这幅作品的相关讲解,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路线。在App讲解的过程中,要求对每幅作品的作者简介、作品内容进行阐述,而作品的风格、流派、作品的明细等资料则可以由观众进行自主的选择。由于美术馆的画作需要观众自主欣赏,在当前利用App进行介绍时,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语音这一种形式,在观众欣赏时为观众讲解,直观地传递信息。而在观众离开美术馆后,可以利用美术馆中针对不同画作所形成的视频、图片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分析和理解,让优秀的展览成为永远的展览。
  综上所述,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艺术也正逐步向着跨文艺、跨领域的方向发展。如今的美术馆定位在公众,目的是让更多的公众关注,比如在展览策划上主题更加鲜明,在展示方式上更有视觉冲击力,在教育上采取多种手段,打通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的关系。美术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要吸收国内与国外优秀美术馆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到美术馆本身的专业性以及为大众服务的正反两个不同的方面,了解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邵梦娴.浅析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对学校美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08-109.
  [2]李婷婷.从美术馆社会美育职能谈现代美术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美术文献,2020(1):107-108.
  作者单位:
   厦门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看重。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在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新事物相结合。在各大高校中相应地开设各种地方特色舞蹈课程,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与关注,更好地推广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不断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瑰宝。文章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探索推广舞蹈教学的方式,与新鲜事物相结合,将课程设计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在舞
期刊
摘 要:舞蹈实训是高校舞蹈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舞蹈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支持。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的舞蹈实训室不断发展,已有了不俗的成果,但仍存在观念、资金、舞蹈创编教学欠缺等问题。进一步研究高校舞蹈实训室管理,使其更能满足舞蹈实训教学的实际需求,更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舞蹈;舞蹈实训室;教学管理;教学发展;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2019年度实验(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壁画艺术在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壁画艺术在当今社会如何推陈出新,探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试图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呈现方式寻找壁画艺术发展新的突破口,使之成为集大众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艺术综合体。  关键词:壁画;影视作品;艺术形式  壁画艺术作为一种公共性比较强的艺术形式,它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化建
期刊
摘 要:作品《生存》主要以拟人的舞蹈语言进行作品的编创和探索,开发拟人的身体语言,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生存》中的艺术形象是表达作品中心思想的前提,也是使得舞蹈作品具备审美意蕴的基础。文章从《生存》中舞蹈语言的审美规范和舞蹈语言的技术运用两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作品所蕴含的创作理念予以总结。  关键词:《生存》;舞蹈语言;形象塑造;创作动机  舞蹈语言的沟通交流是由能够表现舞蹈思想、表达舞蹈情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很多动画中都融入了当代社会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动画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越来越多拥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动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章以2019年上映的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满足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华文化;动画元素  注:本文系江苏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类型片中动作片受到观众们的广泛关注,对于动作片制作的演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香港动作片的发展历程的剖析,探究动作片制作的演变并预测未来动作片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动作片;类型片;武术指导;功夫哲学  当下电影市场中,动作电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很大程度源于观众们对于动作电影中武打场景的喜爱和动作电影自身带有的视听的丰富可观赏性。华语动作电影的发展中香港制作的动作电影类
期刊
摘 要:合唱对歌唱技巧的要求很高,同时具有很高的参与度。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合唱还可以反映出主体的音乐水平。合唱成员的声音技巧直接影响合唱效果,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反映在音高、音准、节奏和音调的变化中。只有具备熟练的声乐演唱技巧,才能使音乐感染听众。因此,必须重视在合唱中使用声乐演唱技巧。文章对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了将二者融合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巧;合唱;音乐  
期刊
摘 要: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较强,涉及音乐、美学、哲学、心理学等,与这些学科存在着交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随着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完善,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对音乐艺术实践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推动音乐艺术实践的深入有效进行。文章就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相应研究,探究音乐美学下的音乐艺术实践工作开展状况。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湖南卫视舞蹈竞技节目《舞蹈风暴》为研究对象,从节目创新点和节目策略两方面分层次详细分析该节目成功的原因,以期促进同类舞蹈竞技类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风暴》;电视竞技节目;创新点  《舞蹈风暴》是湖南卫视节目中心推出的顶级青年舞者竞技秀节目,第一季共12期,豆瓣评分高达9.2。如此优异的口碑及社会反响,在我国综艺节目市场当属新标杆,值得推敲与学习。  一、节目创新点  (一)技
期刊
摘 要:如今影视剧市场异彩纷呈,各种形式的影视剧层出不穷,IP影视剧由于其新颖独特的性质成为影视圈炙手可热的形式,诸多企业看到IP影视剧辉煌发展未来,因而便花大价钱购买IP版权将其拍摄为影视剧,受到诸多原著粉的追捧。IP影视剧获得大量受众群体关注主要是依靠宣传团队前期的大量宣传,所以需要制定规范的宣传体系。在影视剧尚未正式播出之前,主要是平面宣传的形式。IP影视剧作为一个品牌,需要重点关注演员和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