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竞技节目《舞蹈风暴》创新点及节目策略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湖南卫视舞蹈竞技节目《舞蹈风暴》为研究对象,从节目创新点和节目策略两方面分层次详细分析该节目成功的原因,以期促进同类舞蹈竞技类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风暴》;电视竞技节目;创新点
  《舞蹈风暴》是湖南卫视节目中心推出的顶级青年舞者竞技秀节目,第一季共12期,豆瓣评分高达9.2。如此优异的口碑及社会反响,在我国综艺节目市场当属新标杆,值得推敲与学习。
  一、节目创新点
  (一)技术创新
  “风暴时刻”是《舞蹈风暴》一个技术亮点,即对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某一动作的时空凝结,是见证官们评判选手能否晋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我国电视为PAL制式,帧速率为25fps ,即每秒钟25帧,也可以理解为每秒钟有25张连续的画面。《舞蹈风暴》比赛现场为圆形舞台,由128台摄影机进行360度实时拍摄。因此,全场128台摄影机对同一时刻动作进行捕捉即可得到128张照片,将这些照片依次展示即可360度观察同一时刻不同角度的舞蹈动作。
  在人们惯有的认知里,舞蹈是运动的,是转瞬即逝的艺术,而这种时空静止的方式让观众以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和感受舞蹈的魅力。虽然此技术在一些电影情节中有所应用,但广泛运用到综艺节目中还属首次。别具一格的舞蹈动作设计外加独特的视角,让每一个“风暴时刻”都熠熠生辉,与此同时这对舞蹈演员的要求就更高了,它对任何人都不会宽容,即技术动作必须完美,这也成了该节目的一大特色。
  (二)结构创新
  1.去主持人化
  与众多主持人串场的节目不同,《舞蹈风暴》没有既定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起连接作用的是何炅。虽然何炅是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但在《舞蹈风暴》里,他并不承担主持任务,他的身份是“风暴伙伴”。整个节目空间场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舞者大厅,一部分是比赛现场,何炅始终在舞者大厅与舞者们在一起。在上场比赛之前何炅都会与舞者聊天,了解他们的情况。舞者上场比赛时,何炅依然在舞者大厅,与剩下的舞者一起观看舞者比赛。何炅没有参与节目进度及评分的把控,这使得节目少了规则的限定,多了些人情味。
  2.纪录片风格
  第一期节目开始,何炅画外音起:“我很庆幸,能成为这些年轻舞者的伙伴。他们才华横溢,极度热爱舞蹈,拥有艺术家的修养和魅力。现在,我终于能把他们介绍给全世界了。”随后,何炅以旁白的形式说明节目形式,同时介绍五位“风暴见证官”。纵观整个节目,好似一个纪录片,观众跟随何炅的脚步在舞者大厅了解每一位选手,随后关注舞者在舞台上的表现,表演结束观众又随着舞者回到舞者大厅,时进时退,观众是追随何炅的步调在前行。
  二、节目策略
  (一)打造专业性的舞蹈比赛
  1.多舞种百花齐放
  《舞蹈风暴》不是单一舞种的竞技,是多舞种的大聚集。参赛选手擅长的舞种各异,有芭蕾舞、拉丁舞、中国舞、古典舞、当代舞、现代舞、街舞等。在大部分人心中,舞蹈是触不可及的高雅艺术,但该节目却可以将各门类舞种汇聚到一起,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2.众舞者百家争鸣
  与众多竞技节目不同,《舞蹈风暴》播出省略大部分海选环节,留下者皆是精英,每一位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再加上他们非凡的创造力,使得每一支舞蹈作品都如同艺术品一样,值得反复观看和推敲。很多人都是各自领域的行业翘楚,看他们之间的较量可谓欣赏“神仙打架”。
  (二)营造融洽的情感关系
  1.和睦的后台氛围
  与比赛现场圆形舞台相呼应的是何炅所在的“舞者大厅”,舞者们在舞台表演之外的时间基本都是在舞者大厅里,这个有限的空间充满了无限的温暖,原本是竞争对手的他们,很多时候都表现得亲密无间。舞者们会一起期待“大神”的表演,他们会为待定选手感到惋惜,他们也会将晋级舞者抛向空中以示庆贺。
  2.不以“苦情戏”为卖点
  《舞蹈风暴》没有复杂的赛制,也没有花哨的舞美,而是纯粹针对舞蹈本身,拍摄的重点也放在了舞蹈上。舞者介绍环节也没有过多去挖掘舞者们的家庭故事或是训练的艰辛,而把重点放在舞蹈的编排以及舞者对“风暴时刻”的创作上,由此减少了节目组对参赛选手背景故事的策划,让整个节目的核心都集中在舞蹈本身上,让观众更加关注舞者的舞蹈创作历程及所传递的情感。
  (三)“风暴见证官”角色定位明确
  1.严师——沈伟
  在见证官中沈伟是对舞者评判最严苛也是最严厉的,很多舞者上台前都是期望沈伟能为自己推杆。而正是沈伟对选手们的极高要求,才使节目更具专业性。在第七期,郝若琦与王雪柔的表演让所有人直呼精彩,后台舞者甚至直言久久不能从她们的舞蹈中走出来。但沈伟却指出她们不要过多把表达用在表演上,更多的是要通过动作去演绎。同时他指出,舞蹈不能变成单纯为戏剧和文学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严师对舞蹈艺术的极致追求才保证了节目的专业性,这也给了从业者最朴素的价值观引领。
  2.控场——扬扬
  节目最开始对见证官的介绍中是这样评价扬扬的,“资深舞蹈电视节目制作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台的舞者大厅是何炅在引领舞者进场及迎接赛后选手退场,而整个比赛的评选现场节奏几乎都是扬扬在把握。每一個舞蹈的“风暴时刻”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影响舞者去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很多舞者表演结束与见证官们交流到忘我,见证官们也忘记还有“风暴时刻”这个评选项目。每当此时,扬扬都会引导大家一起观看,由此保证比赛环节的完整。同时扬扬还在很多时候起到了现场主持人的作用,如对人气选手张艺凡及傅弘毅的鼓励“年轻就是资本,你们的巅峰时刻还没有到来,十年二十年地跳,你也会站在舞台的最顶尖!”
  3.真性情——沈培艺
  在节目中沈培艺对舞者们的要求是严苛的,她在指导舞者编排时是忘我的,全情投入已经不在乎自己的表情与状态,她的眼中只有对艺术的追求。同时,沈培艺也是博学的,她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在与舞者交谈过程中金句频出。沈培艺也有可爱的一面,每一次HiZam表演结束她都像个快乐的孩子,点评他们的舞蹈时她会自己重复音乐的旋律,再复述他们的舞蹈编排。节目组也很调皮,经常做沈培艺观看HiZam时的表情集合,这让观众感受到她的真实与纯粹。
  4.综艺担当——刘宪华、彭昱畅
  节目有一个很大的争议点就是“刘宪华与彭昱畅适不适合当见证官”,很多人认为不合适,因为他们不是科班出身,对舞蹈认识的专业度不够。但也正是因为这点,他们在舞台上更具代表性,舞蹈是欣赏的艺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内行的门道,而他们俩恰恰代表了很多不懂舞蹈的普通观众的视角。他们俩人占一票,其他三位专业舞蹈从业者各占一票,这样使得最终的结果更具包容性。
  每一位见证官都极具个性而又不做作,他们对艺术追求尽善尽美,对舞者们悉心指导,一方面教会了观众如何去欣赏舞蹈艺术,另一方面他们的惜才爱才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见证官与舞者之间纯洁的情谊。
  三、结语
  我国综艺节目发展方兴未艾,《舞蹈风暴》正是众多繁星中璀璨的一颗,这也给未来的综艺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舞蹈风暴》以“风暴时刻”为节目特色,以文化为内涵,以情感因素为支撑,它不仅普及了大众对众多舞种的认知,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同时不过分夸大苦情戏,不过分炒作,尊重舞者的辛勤苦练,鼓励舞者追求艺术,这些都是正能量价值观的引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讲,“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因此,杜绝泛娱乐化,综艺节目应如《舞蹈风暴》一样有“营养”,别让我们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2]波兹曼.娱乐致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刘龙姣,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贾若,东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岳敏君谈起,通过厘清他们的艺术发展脉络,分析他们艺术商业化过程中的可行之处,以此来阐述艺术与商业跨界融合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探析他们的艺术商业化成就,给中国当代艺术商业化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艺术;商业;融合;徐冰;岳敏君  一、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艺术与商业结合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只依靠自身的微薄力量,而是需要整合大众、媒体、商业三者
期刊
摘 要:视、听、触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从基本功训练中,要重视视、听、触的协同与应用。通过探讨钢琴教学视、听、触能力的重要性,“视”是演奏的基础,“听”是鉴赏音乐的前提,“触”是把握演奏层次感的途径。在演奏指導中,要重视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由慢至快,灵活协同视、听、触能力。结合不同作品风格,增强钢琴演奏表现力与感染力。教师要做到分解示范,找出影响学生视、听、触能力的难点,克服不良演奏习惯,以达到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看重。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在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新事物相结合。在各大高校中相应地开设各种地方特色舞蹈课程,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与关注,更好地推广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不断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瑰宝。文章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探索推广舞蹈教学的方式,与新鲜事物相结合,将课程设计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在舞
期刊
摘 要:舞蹈实训是高校舞蹈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舞蹈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支持。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的舞蹈实训室不断发展,已有了不俗的成果,但仍存在观念、资金、舞蹈创编教学欠缺等问题。进一步研究高校舞蹈实训室管理,使其更能满足舞蹈实训教学的实际需求,更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舞蹈;舞蹈实训室;教学管理;教学发展;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2019年度实验(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壁画艺术在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壁画艺术在当今社会如何推陈出新,探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试图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呈现方式寻找壁画艺术发展新的突破口,使之成为集大众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艺术综合体。  关键词:壁画;影视作品;艺术形式  壁画艺术作为一种公共性比较强的艺术形式,它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化建
期刊
摘 要:作品《生存》主要以拟人的舞蹈语言进行作品的编创和探索,开发拟人的身体语言,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生存》中的艺术形象是表达作品中心思想的前提,也是使得舞蹈作品具备审美意蕴的基础。文章从《生存》中舞蹈语言的审美规范和舞蹈语言的技术运用两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作品所蕴含的创作理念予以总结。  关键词:《生存》;舞蹈语言;形象塑造;创作动机  舞蹈语言的沟通交流是由能够表现舞蹈思想、表达舞蹈情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很多动画中都融入了当代社会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动画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越来越多拥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动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章以2019年上映的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满足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华文化;动画元素  注:本文系江苏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类型片中动作片受到观众们的广泛关注,对于动作片制作的演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香港动作片的发展历程的剖析,探究动作片制作的演变并预测未来动作片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动作片;类型片;武术指导;功夫哲学  当下电影市场中,动作电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很大程度源于观众们对于动作电影中武打场景的喜爱和动作电影自身带有的视听的丰富可观赏性。华语动作电影的发展中香港制作的动作电影类
期刊
摘 要:合唱对歌唱技巧的要求很高,同时具有很高的参与度。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合唱还可以反映出主体的音乐水平。合唱成员的声音技巧直接影响合唱效果,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反映在音高、音准、节奏和音调的变化中。只有具备熟练的声乐演唱技巧,才能使音乐感染听众。因此,必须重视在合唱中使用声乐演唱技巧。文章对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了将二者融合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巧;合唱;音乐  
期刊
摘 要: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较强,涉及音乐、美学、哲学、心理学等,与这些学科存在着交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随着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完善,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对音乐艺术实践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推动音乐艺术实践的深入有效进行。文章就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相应研究,探究音乐美学下的音乐艺术实践工作开展状况。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