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历史学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每一个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教师,只有明确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优势和误区,采取切实而有效措施,走出误区,才有可能合理使用该项技术,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服务。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它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教学过程情景化等有利条件,可以寓教于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误区
  尽管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倾向
  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违背“目的性”教学原则,任何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的。在历史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管课堂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一味追求形式,单纯为使用而使用,结果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差。
  2.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多媒體演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现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不少一味追求教学材料的数量,教学密度过大,屏幕切换过频,繁多的资料使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多余的动画转移着学生的注意力,繁杂的音乐效果震得学生脑袋疼,一节课时间在这些因素的白白流逝,教学的重点、难点未得到解决,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直接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
  3.生搬硬套,华而不实
  多媒体的演示通常会借助一些相关的录象资料进行,教师需要靠录象的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来充斥学生的大脑,进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印象,在有效时间内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于是,有的老师片面去追求这样的效果,找到了一些并不是和本节课十分贴切的资料展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在观看完相关资料后,不知道用处何在,只是觉得挺乐和而已,老师的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使学生摸不到头脑。
  4.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视为一堂课的核心,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这就颠倒了教师与辅助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多媒体设备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发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实质是人驾驭物,发挥物的优势而服务于人。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将多媒体视为板书的替代品。因为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把课本和板书抛到一边,认为多媒体课件本身就是以前上课时所要书写的板书,这就降低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甚至于抹煞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此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往往因时间关系,未能给学生一个消化和吸收信息的时间,导致学生未能系统的梳理和掌握知识。
  三、对症下药,走出误区
  1.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定位在“辅助使用”上,不要追求形式,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要在教学中突出历史学科特点。毋庸讳言,先进的教育技术会拓展历史学习的时空,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能更高效、更便捷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更完美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摆正多媒体技术在整个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合理运用这一技术。我们要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这一手段的优点之一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历史课堂教学容量,加大教学信息传播密度。但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传播信息,其第一位的任务是历史史实的学习和历史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2.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强化了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直观性。这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发展智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教师只是简单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文字、画面与音乐,而这种转化只是对史实内容的一种简单演绎,一种肤浅解说。例如,一堂历史讲解课,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精美的图画,并配上文字和音乐,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解,学生虽然学习了历史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但多媒体技术在这堂课中的作用仅仅是让学生在看一系列图画、听一些音乐中完成了历史学习任务。这一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实际上失去了主动思考、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而历史学科既是社会学科,也是思维学科,要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训练历史学科能力,就必须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挖掘历史形象性的东西,避免简单化。在一般情况下,形象直观的画面所反映的东西,往往不能与历史内涵同日而语。换言之,形象优美的语言描述的历史史实所包涵的丰富多彩的意蕴不是简单的画面所能体现的,特别是当这种语言经过老师富有情感色彩、形象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对联想和想象进行了补充以后,更非画面所能比拟的。
  3.重视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历史教学做到声像结合,给人以听觉加视觉的直观、形象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给人以更多的感官上的轻松愉快,这有利于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的快捷,但这种结合又缺乏传统教学中的把全身心融入历史语言描述所形成的至纯至美的情境,缺乏对历史材料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影响和制约了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决不能以生动的文字、优美的图象和动听的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历史的领悟。
  4.课件制作与具体历史教学实践要紧密联系,避免“两张皮”的现象产生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关键是课件,没有课件,再好的硬件也只是花瓶。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必须有与历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的支持。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请电教教师帮助开发的规模小、针对性强、非系统化的多媒体课件,更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结合教学实践,以“生成性学习”为教学过程导向,以“e+信息时代”为教学改革契机,以“知识学习的‘三度”’为教学设计依据,以“表现性评价”为原则,对初中生物学教学进行思考和重
用60Coγ射线300Gy处理湘辐87-12/湘早籼20号F2代干种子,经多代选育,育成了优质早籼水稻新品种湘辐994,该品种产量一般为6900~7250kg/hm2,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2003年通过湖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科学,针对许多实验并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整呈现的现状,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知识,从而建构生物学概念。虚拟实验是最有效且接
【摘 要】新课标对教材定位为“生活即语文,语文亦即生活。” 强调语文知识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3)努力提高教师的感召力。《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
<正> 我们厂是1953年建起来的。当时,只有三十七名工人,十七台木制布机,属于手工操作的地方小织布厂。三十年来,我们厂由小到大,由穷到富,从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化大生产。现
档案材料是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务等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具有考察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等方面的文字材料,真实客观的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宝贵的财富,因此,加强学校档案管理,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目的时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为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提供重要的
围绕基因工程课堂教学存在的四点疑惑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教师更深入理解基因工程过程,优化基因工程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为研究桔梗对左氧氟沙星(LVLX)在健康鸡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72只健康鸡随机平均分成2组,Ⅰ组单剂量灌胃给予左氧氟沙星(10 mg/kg);Ⅱ组左氧氟沙星(10 mg/kg)与
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实验知识体系,以及同屏技术实时展示实验结果和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既能感受到实验的轻松氛围,又能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