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导服》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课堂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多媒体技术。在《导游服务技能》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弥补了实践教学的不足,受众范围更广。多媒体技术的加入,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强,教学容量得以最大化拓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强化。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导游服务技能》 情境创设 教学内容 职业素质
  
  《导游服务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导游服务规范及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导游技能,具备提前预防和灵活处理旅游事故的能力,从而最终具备独立带团的能力。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实训课程来锻炼学生。由于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局限,《导游服务技能》的理论课程仍占主要地位。又由于学校缺少相关配套教学实践设施,例如:导游讲解所需要的实训仪器、设备、器材或实训基地,学生实训大规模难以开展。虽然学校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外出实习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毕竟还是只针对部分学生的,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仍必须待在学校里。因此,实践实训就很难推广、普及,针对这种情况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结合在一起,使得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生动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教学传递的信息量大,可以反复操作,学生较容易接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减少了上课的板书时间,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以思考、实践、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导游服务技能》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部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声音、图像、文字等资料,有意制造悬念或提供有关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课堂上来。
  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老师上课,学生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并习完成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头到尾都是接受者,师生间极少有互动,更不用说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导游服务技能》课程需要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处理故障的能力,需要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继而考虑如何妥善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案例,比如说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走失。简单的文字案例显然是无法吸引学生的,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游客走失的视频或者是平时组织学生拍摄一些相关视频。上课的时候将游客走失的视频结合文字介绍播放给学生看(暂时不播放导游处理的措施),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处理故障的方法,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得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并以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学生的解决方案上点评、总结。在整堂课的最后将没有放完的视频放完,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方案和视频中的解决方式,比较优劣,最终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来抽象的文字材料生动起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去解决问题。利用分组讨论、表演,最后与视频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得出最佳方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对于导游操作技能的掌握。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外延
  在《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中,涉及许多关于旅游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交通知识、出入境知识、货币知识,等等。书本上的内容往往点到即止,学生在实际带团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类知识过于匮乏,甚至会影响到带团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大大节约了老师在花在板书上面的时间。另外,多媒体技术传递的信息量较大,可以尽可能地拓展课本知识。例如在讲到航空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可以介绍一般的航空知识如航班、购票、退票等知识以外,还可以结合本书中所有涉及航班飞机的知识来授课,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说常熟地区的全陪常常会带团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旅游目的地。通过图像或者视频介绍上海虹桥机场的结构布局,模拟全陪导游如何协助游客登机的相关服务程序,将学生的前后所学知识构建起一个完整系统,而不仅仅局限于本章本节。
  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在机场出现的趣事,比如说以2010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发生的“情侣吻别,吓瘫机场”这种案例来补充课本上未提到的乘坐飞机的各项注意事项。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进行授课,增加了课程的容量,拓展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能够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的带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知识补充。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情感因素在《导游服务技能》教学中无处不在。接待游客时导游需要以真诚的心给予游客热情周到的服务;在讲解导游词时导游员必须怀着强烈的自豪感为游客介绍美丽的家乡;在处理游客要求时,导游员要本着耐心、细心、热心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处理,等等。《导游服务技能》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如接团技能、应急技能、急救技能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导游服务技能》中通过一个个实例讲解、反思,影响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思考,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标,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合格的导游人员,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自我意识非常得强,以自我为中心。导游必须以游客为中心,时时处处为游客着想。要完成观念的转变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导游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往往都泛泛而谈,对于学生观念的转变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带团过程中会发生不尊重游客、忽视游客利益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像等途径介绍优秀导游的模范事例,比如说湖南导游文花枝“我是导游,先救游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导游人员爱岗、敬业、以游客利益为重的高尚的品质。除了介绍正面的例子以外,在平时备课时还应注意收集一些导游员中的反面教材,比如说屡次发生的导游员强迫游客购物,谩骂、殴打游客。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评判,从而了解导游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样的方式更直观、更生动,可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慢慢形成理性认识,逐步促进学生职业情感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在教学中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使教师得以安排更多的时间组织讨论、情景模拟和进行教学创造。它的使用给教师的备课和组织教学带来了方便。多媒体教学在《导游服务技能》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多媒体在教学的运用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完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皮连生.教学设计[G].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张际平.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和趋势[G].电化教育研究,1999.5.
其他文献
竞争无时无处不在,从地球上有了生命开始就从未停息。各物种之间,同物种之间都为了争夺空间、资源而发生竞争。人类更是如此,国家之间、种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为了各种利益总是你争我夺,相互竞争。有了竞争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人类的强大。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让人体充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想象丰富,使成功者增强信心,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失败者总结经验,完善自我。只有具备了竞争意识,才能奋发图强、不断拼搏、
摘 要: 教师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高校女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体育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高校女生 体育教学 情感教育    1.引言  现代心理学家与现代教育学一致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的一种积极自觉、充满热情的认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一直是个重要的前沿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采用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知识更新;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西部农村中学体育课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心得    近年来,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
摘 要: 文章通过文献研读、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对当前职业高校体育课和高校课外体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应成为职业高校体育课的有机构成,且课外体育俱乐部是理想的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模式,应把课外体育锻炼融入体育课程,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职业高校 课堂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构建    1.引言  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高校实施教育部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影响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问题,为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的系统研究,以及更好地将体育教学方法理论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影响因素    1.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要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教学中的种种弊端,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 要: 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教与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演练。这给下一步深度教学增加很大难度。因此我们要广开思路寻找适合当前教学境况的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 硬件组装 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此,教师掌握预防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错误动作 预防 纠正    预防和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从开
摘 要: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城区学校教学软硬件较好,能够基本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学任务,但是在相对贫穷的农村地区学校,硬件配套不能达标,同时师资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