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和谐原理,设计数学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原理是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一条普遍规律,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人工系统,都应呈现和谐的特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显然应体现和谐性,本文从应用和谐原理的必要性、基本策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三方面阐述了和谐原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和谐原理;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原则
  
  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利用和谐原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就是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使教育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一、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和谐原理的必要性
  
  “和谐课堂”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营造、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是知识的互动、情感的融合和正确价值观的主动发展,构建和谐的初中数学课堂,既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要求。
  
  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其强调“个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化成“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才能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就要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落到实处。
  
  2.从有效教学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来看,它们都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本导向的
  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识的和谐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和谐统一,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个智力正常的青少年都有可观的心理潜能和成才可能,只要教育措施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因,激活其心理状态,就能发挥其潜能,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应用和谐原理,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师生和环境产生愉悦的“心理磁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状态。
  
  3.从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来看,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全心全意为真、善、美服务
  我们追求的和谐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以及与教师平等的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传统的数学课堂,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不考虑超负荷训练的数学课程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太多的阴影,从而造成学生“消极”的心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欢畅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从而通过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这方面讲。“和谐课堂”的创设也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和谐原理的基本策略
  
  创设和谐课堂需要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老师态度和蔼可亲,教学形式新颖多样,讲解具体生动,学生思维活跃,情绪稳定。师生互动默契,那么,怎样才能创建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初中数学课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正如莱纳所言:知识是无法传递的,传递的只是信息,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业已存在的差距,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教师以“亲和”的态度、“商量”的口气、“帮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于不知不觉之中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畅所欲言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式,通过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动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讨论起问题来毫无疑虑,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发展。
  
  2.创设理解、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
  常言说得好:理解是最高的奖赏、最大的鼓舞,一个人的激励力量与其所体验到的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理解程度一般是成正比的,理解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智育发展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尤其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学生,赞赏每一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名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质疑和自我的超越……教师只有理解、尊重、赞赏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样,学生只有尊敬教师,才能虚心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实践证明,当教与学的关系和谐时,教与学的效果也最为突出。
  
  3.创设形象,直观、易懂的认知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数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易于接受的、乐于接触的认知内容,对中学数学学习来说,每节新课有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和知识难点,借助形象与直观促进学生理解,达到课堂的整体和谐,可以说是被绝大多数数学教师普遍接受的策略之一,由于直观形象反映了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因此教师通过图形、图像或图表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一些抽象的、概括的或难以理解的数学结论或问题,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表示有时会变得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
  
  4.创设合作,探究、交流的数学活动
  合作、探究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主动地发现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主动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另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一些高层次的结论,如数学思想、规律、定律、法则、公式等,否则只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的和谐课堂。
  以上仅从几个侧面探讨了和谐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但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师生实际、教学环境的软硬设施等条件精心设计,灵活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都是体现和谐原理的教学策略。
  
  三、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和谐原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命题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学习过程中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毅力,好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常常是前面的知识没弄懂,就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这样日积月累,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不能继续学习的地步,以至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在选取教材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授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机水平,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强大的动力来推动、促进、调节数学的学习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稳步前进。
  
  2.面向全体原则
  和谐教学的一个重要宗旨是使每一名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实际上,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志趣等方面上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经常研究每一名学生的学况,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真正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分层提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或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与身心不断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学生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进入高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享成功;同时,在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要允许有不和谐的声音的合理释放,教学和谐并不意味着教师为了达到表面的一团和气而扼杀所有个性的体现,那种以“牺牲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的教学法与“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这样的数学课堂也并非是和谐的。
  
  3.激励创新原则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适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和“纵横驰骋”,教师的公开批评、阴沉的脸色、讥讽训斥等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流露出紧张的神色,很难想象,缺乏鼓励的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过程进入抑止状态的教学,是怎样的一个“和谐”的教学?
  和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施“和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努力使和谐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理想家园。一个充满信任与呵护的温暖天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互动平台。
其他文献
晴朗的夜晚,经常陪伴我们的是一轮皎洁的明月,这轮明月时而弯弯,时而圆圆。小时候我们经常会依偎在奶奶爷爷的怀里听“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州故事。月亮上面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会有圆缺变化?它为何总是那一面儿朝着我们?这些问题始终围绕着我们。现在让我们揭垂它的面纱,了解一下月亮的真实面目吧!  月球俗称月亮,在我国又叫太阴。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半径比1/4个
随着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青年教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三复习教学工作中来. 第一次参加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对于许多青年教师而言,都是一件让人即紧张而又十分激动的事. 如何能使自己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自己所教学的班级成绩优异,怎样做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高三教学是困扰许多青年教师的问题之一. 结合我多年教学体会,从以下两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心态方面
2010年7月6日上午,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凌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计算教学课,我被工凌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深度研读、把握,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深深地折服和吸引了,尤其是王凌老师选上的是一节计算教学课,要知道要想把计算课上“出彩”很难,然而,王凌老师做到了,感叹、钦佩之余,心生许多感悟。    教学片段    师:你们在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的举手,生活中买很多东
天问  “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总称,它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作的一首长诗。诗中探讨了日月星辰和天地万物的变迁,“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用“天问”来命名行星探测任务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的执着,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  在《天问》一诗中,屈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想使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实行有效教学。实行有效教学的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设计。数学学习具有人类一般学习的特征,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数学学习既遵循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也会因为其具体的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John R.Anderson.1947-)对知识在人的头脑
有效的课堂来自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的特点,一般的数学教师很难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 究其原因,课堂上的提问均是“打乒乓”式的一问一答,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课很少很少,提问只是教师的专利,学生最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对,是的。”  一开始我见到他,正碰上他要去机场接一只猫。这样的活儿可不常有,一年也只能遇到10次左右。我请他带我跑腿一天,他欣然接受。接猫之前,他还要跑两单别的任务,分别是去取电信证明、商标证明,接猫之后还得去医院取个DNA证明。我向他一一确认今天的跑腿工作内容,他不断地回答我:“对,是的。”  这是他的一种职业习惯,但也与我有一种距离感。后来,我们熟稔了,这句话他跟我说
夜幕降临,当你抬头仰望满天繁星时,是否想过,在浩瀚的宇宙中,也许有一个星球和地球一样存在著生命?此刻,那颗星球上的生命,是否也在仰望宇宙呢?  除了太阳系内的行星,夜空中我们看到的数不尽的繁星几乎都是恒星。整个银河系约有3000亿颗恒星,这些恒星大多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有的甚至比太阳大几十倍、几百倍,只不过它们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传到地球上的光就显得非常微弱了。  行星本身并不具备发光能力,金
坐飞机时,随着飞机不断升高,我们的耳朵会出现堵塞感,甚至产生短暂的听力障碍及耳道疼痛。这是因为随着飞机在空中不断攀升,空气越来越稀薄,机舱内外的气压都会越来越低。这时,我们中耳内的气压会高于机舱内的气压,中耳隔壁的鼓膜就会向外耳道膨胀,使我们感到不适。  人的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中耳内空气的压力是通过咽鼓管和大气压力保持平衡的。而咽鼓管平时只做“备用通道”,一般不
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实践证明。恰当、出色地运用提问艺术,对于活化知识、培养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掌握和科学运用课堂提问这门艺术呢?    一、关注提问内容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魔力”